<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南方和西部地区的乡村,曾经有一种木制风车,它不仅是农活中的得力助手,更是几代人共同的记忆。每当稻谷或小麦收割后,老风车便开始了它的使命,将粮食与糠皮分离,留下干净的谷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种风车在北方少见,我的印象中还是在六十年前在青海农场见过的。这是2025年2月到贵州旅游,在卡拉村见到的老风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风车通常由几块厚重的木板拼接而成,结构简单却结实耐用。它的主体是一个高大的木架,中间装有一个可以手动摇动的风叶。风叶转动时,产生的风力将轻飘飘的糠皮吹走,而沉重的谷物则落入下方的容器中。这种设计虽然原始,却极为有效,展现了农民们的智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6年6月去青海寻忆之游,看到互助土族园中的老风车,回忆起儿时在互助国营园艺场时经常见到和玩耍的风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随父母移民青海,在那里的国营园艺场(农场)常常看到父亲和他的同事们在田间忙碌。每当青稞、小麦收割完毕,他们便会推着老风车来到晒谷场。有人手摇动着风车的把手,风叶呼呼作响,糠皮随风飘散,土黄的青稞粒或金黄的小麦粒则如雨点般落下。那时的我,总是好奇地站在一旁,看着大人们熟练地操作着风车,仿佛那是一件神奇的玩具。那时园艺场有好几架风车,农闲时就放在场内生活区的屋檐下,我们玩耍时就好奇的去摇摇风车把手过过瘾。记得有一次捉迷藏,我竟异想天开从风车尾部钻进风车紧贴风叶下,小伙伴们愣是没找到,后来大人们喊孩子回家吃饭,有小朋友说着我的乳名说还没找到人,大人急了一声吼,我赶紧答应从风车里爬了出来。后来想想后怕,幸亏没人去摇把手,否则我必定头破血流。</p><p class="ql-block"> 老风车不仅是农具,更是乡村生活的一部分。每当风车转动时,邻居们也会聚在一起,帮忙摇风车、装谷物。大家一边干活,一边聊天,笑声和风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乡村最温暖的画面。那时的生活虽然简单,却充满了人情味。</p><p class="ql-block">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老风车逐渐被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取代。电动风车、脱粒机等高效工具的出现,让老风车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如今,在乡村的角落里,偶尔还能看到一两架被遗弃的老风车,它们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老风车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它不仅是农活的工具,更是乡村生活的象征。每当我想起那呼呼转动的风叶,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温暖的情感。那些父辈们一起劳作的时光,那些邻里间的欢声笑语,都随着老风车的转动,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里。</p><p class="ql-block"> 老风车或许已经不再被使用,但它的身影和它所代表的那段岁月,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