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梅的美篇

丹梅

<p class="ql-block"> Chinese culture is brilliant</p><p class="ql-block">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淺說小詩《弓橋倩影》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梅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街畔溪橋酷似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楊蘆相伴歷春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輕風暖日臨橋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綠水微波影幾重。</span></p> <p class="ql-block">  以前讀詩,讀到“燕京八景”“杭州八景”“瀟湘八景”,僅見每組詩題,就已心生嚮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更記得幼年的某一天,翻看家中的一本雜誌,雜誌名稱是不是叫《新觀察》,現在已記不準確了。雜誌中載有明人況鐘寫家鄉的“龍崗八景詩”,小詩八首,美極雅極,遂生“學步”“依葫”之想,也作了一組家鄉八景詩,《弓橋倩影》即是其中一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橋在鎮街約兩百米處,是一座磚石拱橋,有些年頭了。它橫跨在清淺流緩的小溪上,溪柳岸草搖曳,行人從橋上走過,享受它的便利,大約不會視它為街鎮一景。僻鄉之美,隱而不彰,可惜可歎!</p> <p class="ql-block">  景物有美而不言,寫作者為其言之,因其美之特征,名曰“弓橋倩影”,——亦即詩題。“橋”是一個審美對象,“弓”是審美興趣的引發,“橋”冠以“弓”,“影”飾以“倩”,“弓橋”生出“倩影”,逐層共顯橋的美姿美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詩之首句,“街畔溪橋酷似弓”,是對詩題“弓橋”的解說,是景物的被發現,被描述,是橋在它的功用價值之外不可漏掉的美。若將此句來一番吟誦,句中的“酷”字至為重要,它負載著橋美如弓的肯定意味,應該重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次句“楊蘆相伴曆春冬”,這是一個“展開描繪”。詩的表現不同於建築工程的考察,僅需呈現建築物的本身,詩的描繪追求的是美感,它不排斥主體之外的陪從。依依楊柳,蒼蒼蒹葭,是曆經歲月之橋的點景,是與橋共曆春冬的夥伴。橋由“楊蘆相伴”構成映襯之美,清幽之美。</p> <p class="ql-block">  第三句“輕風暖日臨橋頂”,是由“弓橋”轉入“倩影”的連接。它可以被看做是一個敘述句,敘述登臨的行動,也可以被看做是一個描寫句,描寫輕舒的感覺;它可以被看做是一個主謂句,呈現的是“以物觀物”,也可以被看做是一個無主句,呈現的是“以我觀物”;視覺不同,感覺會形成差別,——可以“多重理解”待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末句“綠水微波影幾重”,這一句落實詩題的“倩影”。“倩影”由前句的“光”來,它是一種“反映”之美。詞不虛設,“綠水”“微波”更是形成“倩影”“影幾重”的條件。“綠水”使畫面美而清晰,“微波”使畫面產生動感。“影”在這裡,既是一種靜態,也是一種動態,是動靜結合之美。若把“影”看做一個名詞,它是橋在水面上的一個暗影,形成的是一個剪影般的黑白照;倘把“影”看做一個動詞,那將更見“倩影”的迷人。陽光把橋影投射在水面上,水波上橋影不停地微微晃動,促使你的感覺幻化為歌唱中的顫音,二胡中的揉弦,你不得不靜靜聆聽,深深陶醉,繼而細細追尋:透過水面的黑白照,再看明鏡般清澈的溪水中,還有一幅樹草吻拂的弓橋“彩照”。“黑白照”和“彩照”就構成了兩重“倩影”。但,還不止此,水波的滉漾,把兩幅畫面不停的放大、復原,欲流還留,凝定而具動感,閃顫而有層次,這時,眼前便出現了“影幾重”的迷人妙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觀美,還須留下美,大美人人可見,小美常為人所忽易,筆者多情愛美,然不能盡述濃情美意,——自樂、自賞而已。</p> <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8號于美麗大運河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