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提到黄冈,人们立马想到黄冈中学;提到黄州,人们立马想到黄州遗爱湖公园,其实黄州还有一位伟人,那就宋朝的大文豪-苏东坡。<br> </h3> <p class="ql-block"> 黄州,这座长江北岸的千年古城,因苏轼的贬谪而被注入了永恒的文化灵魂。元丰三年(1080 年),带着 "拣尽寒枝不肯栖" 的孤傲,苏轼以 "黄州团练副使" 的虚衔在此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却也最璀璨的四年零两个月。</p><p class="ql-block"> 在东坡赤壁的江涛声中,他写下前后《赤壁赋》,让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的哲思穿透时空;在定慧院的月光下,他挥毫而就《寒食帖》,墨迹间流淌着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的生命悲怆。这些震古烁今的杰作,皆诞生于黄州城南的临皋亭、城东的东坡雪堂,以及赤壁矶头的江风明月之间。</p><p class="ql-block"> 这位自称 "东坡居士" 的文豪,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开宗立派,更将农耕文化的烟火气融入诗酒人生。他在东坡躬耕时写下 "雨洗东坡月色清" 的田园诗,在临皋亭宴请宾客时发明 "东坡肉",甚至在安国寺修行时参透 "八风吹不动" 的禅机。黄州的山水草木,见证了一位文人从困顿走向超脱的生命蜕变。</p><p class="ql-block"> 如今漫步遗爱湖畔,九孔桥上的月光依旧照着千年诗魂。赤壁公园里的 "二赋堂" 里,碑刻上的文字仍在诉说着那段 "大江东去" 的豪迈。而东坡赤壁景区的 "酹江亭" 前,络绎不绝的游客们仍在模仿着当年苏轼 "一尊还酹江月" 的洒脱姿态。黄州,早已将苏轼的精神血脉融入城市肌理,让这位 "不可无一,难能有二" 的文化巨人,永远成为这座古城最耀眼的文化符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