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的美篇

理解与感悟 <p class="ql-block"> 理解与感悟</p><p class="ql-block"> ——读歌词“世界赠与我的”有感</p><p class="ql-block"> 冯爱国</p><p class="ql-block"> 以前对流行歌曲总是不怎么感冒,一直错误地觉得那玩意不管是 ”曲” 还是”词”总是那么简单苍白没啥深意,唱起来轻声细语地像数白嘴似的,似乎与艺术不怎么沾边,而且昙花一现,流行不了几天就彻底忘得精光,不仅懒得听,更懒得唱。</p><p class="ql-block"> 今年春晚,听了王菲演唱的“世界赠与我的” 觉得不错,终于塌下心来仔细读了几遍歌词,突然觉得偏见是多么的有害,原来通俗歌曲的歌词并不俗气,婉转的曲调娓娓动人,饱含的禅意引人沉思,加上王菲那空灵的嗓音,听起来别有风味,特有感染力。</p><p class="ql-block"> “放烟花” “追晚风” ,极普通的生活场景,极普通的人生经历,但绝不能因普通就小瞧了这些不起眼的经历,它们可是你整个人生经历的组成部分,缺少了这些,就会让你的人生苍白无力。其中一个“借”字凸显其无比珍贵,“借”与“还” ,说得深奥一点,是辩证法的对立统一,缺一不可,是世间铁律,违背不得。所以一定要停下你匆忙的脚步 “停一停,等一等” 在这里驻足欣赏,欣赏你身边璀璨的烟花,享受这晚风吹来的温柔与浪漫,要知道这可是上苍对你的慷慨馈赠,辜负了这些,真的是可惜了!</p><p class="ql-block"> “造梦者”是谁?西方称作“上帝” 我们叫做“老天”,但我觉得,不管是上帝还是老天,若无我们自己的努力,哪来的“好梦”从天而降?从这个意义上说,“造梦者”也有我们自己的份,当然值得“称颂”。</p><p class="ql-block"> 不管是低声细语的“虫鸣”还是震耳欲聋的“雷霆”,均是来自大千世界的美妙天籁。记得小时候,有人问到老者的年龄,那些老头、老太太总会脱口而出:“就要去听蛐蛐叫啦”他们把生死看得很淡, 可见小小昆虫的低声吟唱早已深入人心,妙不可言。蛐蛐的低声细语与闪电雷鸣的振聋发聩是有声世界的两个极端,一个细小,一个巨大,它们的存在让有声世界热闹非凡五光十色,让我们的感受充满立体感——因为,它们都是上天“赠”予我们的“真情实感”。</p><p class="ql-block"> 人类对情感的寄托往往钟情于月亮与晚星。那个远离我们三十八万公里的巨大“银盘”千百年来被文人墨客反复吟唱,早已让我们耳熟能详。“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酩酊大醉之时,因思念他的胞弟写就的千古名句,至今读起来仍让我们感到莫名的心潮澎湃。如今,900多年前被苏东坡写过的月亮在我们的歌词里又出现了—— “赠我弯弯一枚月,也赠予我晚星 ” 低声吟唱此句,突然让我忆起儿时的一段经历:</p><p class="ql-block"> 六十多年前,我读小学二年级。那时,整个国家还很穷,就连我们的语文课本也是用粗糙的纸张印刷装订,课本很厚却又很轻,显得很笨拙,足见纸张质量的低下。可特别显眼的是书中有一张特别白净的铜版纸插图,这张精美的图画,画了一个巨大的弯月,像一艘精致的小船高高地挂在遥远的天际,小船的周围是繁星和彩云,画面特浪漫,色彩特靓丽真的是美不胜收。两个小朋友身着雪白的衬衫,鲜艳的领巾在胸前飘荡,他们欢快地骑坐在弯弯的月亮上,怀抱鲜花满脸灿烂,一个小朋友高高地抬起右臂指向远方,满脸的兴奋与庄重,似乎在惊叹远方的美景带给他的惊喜!画面下配有一首小诗,小诗更美,读之令人浮想联翩,至今记忆犹新,尚能倒背如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弯弯的月亮</p><p class="ql-block"> 小小的船</p><p class="ql-block"> 小小的船</p><p class="ql-block"> 两头尖</p><p class="ql-block">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p><p class="ql-block"> 只看见</p><p class="ql-block"> 闪闪的星星</p><p class="ql-block"> 蓝蓝的天</p><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前的弯月因与今天的歌词联想而在脑际重现,足见艺术带给我们的想象是多么的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 ”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 此话在民间流传甚广,其认可度应该不会低于百分之百,估计也没人会与之抬杠。可在我们的歌词里却把生病也说成了是上苍的“赠予”,恐怕有些难以接受,可读完歌词你会恍然大悟:倘若你不幸染病,不必沮丧也不必担忧,天若助你,必先磨你,让你经历小小的磨难,在挫折中体验搏击风浪的起起落落,感受摆脱困境的跌宕起伏,这,不正是完整人生的必经之路么?而且不久你就会慢慢痊愈重振雄风,再为你不断成熟的人生注满丰沛的情感,让你阳光灿烂,让你充满希望。把这些说成是上苍对你的眷顾和赠予,有啥难以接受?若不懂这些,又怎么会理解手摇风铃的藏族同胞虔诚的内心和充满祈盼的目光?一个“赠”字显得轻巧与洒脱,唱出了对人生的积极态度。</p><p class="ql-block"> 至于说到“赠我一场空”中的“空”字怎么理解,这恐怕要涉及到宗教与哲学,其内涵肯定博大精深,思来想去,只是朦胧地觉得,这个“空”字绝不是物理学上一无所有的意思,而是人生意义上的至高境界。可鄙人才疏学浅,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就只能靠“悟”啦。</p><p class="ql-block"> 歌词的第二段同样用列举的方式截取生活的不同片段,反复吟唱生活的丰富多彩,抒发对生活的理解与感叹。如“唱情歌,听晚钟”在懵懵懂懂中感受心潮澎湃或平静如水,当你获得成功,说明你的努力没有白费,当然值得庆幸,为自己鼓鼓掌,加加油当属必须,但,千万不要忘了“天赐的恩宠”,有拥有也要有回敬,“礼尚往来”永远也不会错。</p><p class="ql-block"> “小小一扇窗”为你打开开阔的视野,让你欣赏大千世界的姹紫嫣红,坚实的“屋顶” 为你遮风挡雨,护佑你多彩的人生顺风顺水,抵达成功的彼岸,让你的人生像一首优雅的小诗,坐下来不慌不忙悄悄品读,你会吃惊地发现,精彩不单属于他人,与你自己也同样密切相关。然后新朋旧友聚集在蓝天白云之下畅想你们的过往,憧憬你们的未来。此番风景,无论怎么想象都会令人心驰神往,令人陶醉!</p><p class="ql-block"> 此时,词作者大约想到了鲁迅笔下的《过客》,突然,眼前一亮,似乎有了新的感悟 —— “过客” 不就是歌词里的“远去者”吗?于是,向“远去者”发出由衷的祈愿—— </p><p class="ql-block">“远去者</p><p class="ql-block">去了远方,</p><p class="ql-block">愿他,</p><p class="ql-block">——都安心” ... ...</p><p class="ql-block"> 至此,歌声缓缓停下,余音袅袅,似乎意犹未尽。难怪王菲唱得那么投入,让我们如醉如痴,渐入佳境,百听不厌... ...</p> <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世界赠予我的(简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