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成都的春天比往年来得更早些,特别是三月,摆脱了连日的阴霾后,春光迅速将大地涂抹得五彩斑斓。她用写意将油菜的金黄、麦苗的青绿泼洒到田野,用工笔将玉兰的高雅、桃李的洁白、樱花和海棠的粉嫣细描在窗前。</p> <p class="ql-block">清明将近,大学同窗益才和他夫人小王(师妹)又从深圳回成都扫墓。每年此时我们必有一聚,小王提议本次小聚在京韵金琴老茶馆。</p> <p class="ql-block">周一,依约前往。靠着高德地图,省了开口问路。出了地铁抚琴站,路过一环路边的一个剧院,大门挂有“成都京剧院”的吊牌。右拐走进北京人称之为“胡同”的小街,就见街尽头一座青瓦老院横卧,瓦片镂空的围墙有一“鱼背门”,门上飘着“茶”幡旗,这定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京韵金琴老茶馆了。可经过拆城大变的成都怎么还保留着这样的“老”?</span></p> <p class="ql-block">正疑惑着就见到在院门等候的小王,紧跟着,老吴两口子也到了。又是一年未见,自是亲热无间。</p> <p class="ql-block">走进茶馆,感觉面积有5、600平米,所见之物皆沉淀着厚厚的岁月。房梁是榫卯结构的木架,房柱皆是粗树干,每根木柱上都留着多年被虫蛀的痕迹;众多老木茶桌散布,因其各具时代特色而不适合拼在一起;茶馆里有一小舞台,其背景上方挂着的“望重汝南”匾已被烟火熏得失去了原色,“汝南”是河南地界,如何“望重”于此;茶馆中央一方天井,几株盆栽被艳阳照得雪亮;左面白墙之上挂满各式铜壶和瓷壶,彰显着茶馆的悠久历史;右面墙上,有匾曰“光风霁月”,匾下挂着琵芭等几样有年头且有来头的中国传统乐器……</p> <p class="ql-block">益才已用竹椅围好茶桌,五人坐定。茶倌送来十元一位的盖碗茶,打开盖,飘出一阵往日时光。</p> <p class="ql-block">小王和益才前两日就造访过这里,有些了解。</p><p class="ql-block">原来这座茶馆的前身是黄龙溪古镇的复兴老茶馆,2024年整体搬迁在此重建。因抚琴社区和京剧院联动,故名“京韵金琴老茶馆”。黄龙溪复兴老茶馆始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 - 1861年 ),我们面前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木见证过三朝兴衰啊!想一想,一百多年前,一定曾有几位留着长辫子的男人也坐在这张桌前喝盖碗茶,突然觉得过去并不遥远。</p> <p class="ql-block">是啊,时光如梭,1973年,我们相识在沈阳南湖畔,弹指已过半个多世纪,当年的蓬勃青年如今已须发成霜,但在这更老的茶馆里我们似乎变年轻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有太多的话题聊,从幼年的记忆、校园的趣事、工作的经历到退休后的生活……</p><p class="ql-block">益才身体最棒,是我们班的健身达人。小王爱读书,目前还在老年大学学英语。这几年,他们旅游的脚步不停,国内十大石窟已去过九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正在练习金钱板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老吴明年满八十了,他依赖着夫人李老师过着幸福的晚年。谈起往事,当过三次学院院长的“吴校长”总是滔滔不绝。1961年,他初中一年级,因国家困难而停学,十几岁的他被分到船运公司当船工,背过纤绳拉过船。复学后,他写了轰动全校的“船夫曲”……</p><p class="ql-block">我们都动员他写一写回忆录,我甚至为他拟好了第一篇文章的题目:我生命中的第一首诗--《船夫曲》。</p> <p class="ql-block">中午饭点,各人将脱下的外套和包留在竹椅上,然后随<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王去附近的小饭店。路过一个整洁的公共卫生间,自然方便了。这在国内习以为常的小事放到欧洲的发达国家却不敢想象,去年巴尔干十国游的亲身经历留给我六个字:小偷多、如厕难。正如罗马人所说:“背在背后的包是别人的”,而如厕一欧元的小厕所最让国人不适。</span></p> <p class="ql-block">饭后归来,谈兴未减。时值下午,茶客几乎满座。一阵金钱板声从小舞台方向传来,寻声望去,见一男子正绘声绘色地打板说唱。听说,这茶馆里还常有传统京剧演唱。</p> <p class="ql-block">我早注意到隔壁茶桌有一位奇怪的男子,约四十岁左右,瘦高个,长着一张欧洲人的脸却围着茶倌的围裙。小王告诉我,他是一个法国人,在此体验中国文化,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听此一说,我突然有了一种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小聚要结束了,我们都赞小王找了一个好地方。临别,大家相约明年郫都望丛祠见,顺便一探古蜀文明。</p><p class="ql-block">走出京韵金琴老茶馆,我又回头仔细地端详它,和初见时的感觉不同,它古老的外表里装满了历史的记忆。</p><p class="ql-block">无论城市和乡村的发展,都不能用现代将过去毁灭!中国人的民族自信来源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我们要珍爱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并将这些文化遗产的营养转化为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p><p class="ql-block"> 2025.3.2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