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漫记》 黑板报上的成长与友情

乡里闲人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说,解放军是所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代。70年代的部队虽然没有专门的文化教员,也没有专门的文化学习时间安排,但是,提高战士文化水平,特别是语文和写作水平的途径还是不少的。比如,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时事政治,各种讨论会,特别是每周都有的心得体会写作等等。那些小学文化程度的战友则是从学写家信开始学文化的。对于我而言,写作水平的提升还与连队的黑板报分不开,更离不开那位亦师亦友的老兵陈国强战友。</p> <p class="ql-block">1970年下半年,可能是由于我曾经常给连队黑板报投稿的原故,接到了协助陈国强战友办连队黑板报的任务。陈国强,1968年入伍的福建籍战士,一米七多的个头,这在南方人中算是高个子,国字脸,身材挺拔,帅气中透着儒雅。他的字在连队乃至师里都是首屈一指,常常被师政治部和司令部调去抄写重要文稿;他图画也画得好,连队的黑板报从写字到绘图,一直以来都是他一人包办。他为人随和、热情善良、乐于助人,与战友们相处融洽,对新兵更是关怀备至。我初到部队第一次上街,就是他陪着我去的。他会闽南话,对厦门又极为熟悉,一路上给我介绍了许多厦门的风土人情,教我认识各种植物和水果。正如孔子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虽是二人同行,但他无疑是我最好的老师。他是一个积极进取、追求进步的人,尽管字已经写得很好了,但仍然坚持不懈地练字,只要一有空,就会在地上练习写字。他从不因自己才华出众而骄傲自满,看不起他人,相反,在学习上,他总是热情、诚恳地帮助每一位战友。</p><p class="ql-block">起初,按照他的要求,我协助办黑板报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收集、整理和修改战友们的投稿;二是留意并摘抄报纸上的重要新闻。实际上,这正是他给我创造的提高写作水平的好机会。对于我修改过的稿子和摘抄的新闻,他都会认真地进行审定,并给出极具指导意义的评价。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我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p> <p class="ql-block">陈国强对我的帮助不仅仅局限于办黑板报时提高我的语文和文章写作水平,在写字和写诗方面,他也对我倾囊相授。为了让我能更好地办好黑板报,他要求我抓住一切机会练习写字,尤其要写好正楷字,每天还会给我布置一页一百个字的写字练习任务。他常说,字是写出来的,哪怕只有零星的时间,哪怕是在地上、在手掌上,都要写上几个字,看到好的字就要模仿着写。在他的督促下,我的字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他相比,仍相去甚远。</p><p class="ql-block">他的诗写得极好,当我向他请教时,他不仅耐心地给我讲解诗词的写作知识,还将他心爱的一本关于诗词写作的书借给我看。为鼓励我多写多练,他将我写的打油诗登上了连队黑板报。我写的那首《我的阵地在伙房》:“战友挥汗练兵场,摸爬滚打好紧张。我的阵地在伙房,热饭热菜喷喷香。个个吃饱还想要,可惜盆里已精光。”被他登在黑板报上后,得到了师直工科一位干事的认可,认为很好地反映了炊事班的工作情况;几十年后,战友杨浩民在电话里还提及这首打油诗。还有一首经陈国强修改的关于新兵队列训练的打油诗,当时新兵们看了,都觉得对做好队列训练动作很有帮助,内容是“队列训练基本功,横平直列挺胸膛,立正稍息向前看,左转右转不要慌,齐步跑步正步走,军人先要气宇昂”。对于当时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我们来说,能写出这样的打油诗已经很不错了。对我而言,更是极大地鼓舞了我写作的勇气,让我更加努力地寻找一切机会多看书学习,多动笔写作。只是后来在工作和生活中,写文章的机会虽多,但写诗的时间却很少,所以文章写了一些,诗词却仍只是略懂皮毛,偶尔能写出几句顺口溜罢了。</p><p class="ql-block">到了1971年,由三排长提任的副指导员易达刚希望我能独立办出一期黑板报,一来是因为陈国强事务繁忙,二来也是为了让我能更好地锻炼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陈国强也十分鼓励我尽快独立办好黑板报。之后,我尝试了几次,组稿和版式设计还算勉强过关,但字写得实在与陈国强相差甚远,大家的反馈也不太好。毕竟,写好字并非一日之功,无奈之下,我始终未能独立办好一期黑板报,只是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组稿工作基本由我完成,版式设计有时也由我负责,但写字的任务还是得靠陈国强或其他战友帮忙。</p> <p class="ql-block">如今,退伍离开连队已半个世纪多了,陈国强带我办黑板报、教我写文章、改文章、写诗词以及督促我练习写字的情景,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今年,我联系上了几位福建的战友,向他们打听陈国强的情况,他们都对陈国强在部队时令人钦佩的特长和与人为善的个性记忆犹新,都觉得他没能提干,在1973年和我们一起退伍,实在是部队的一大损失。然而,他们也都不知道他现在的状况,这让我深感遗憾。</p><p class="ql-block">在那段难忘的部队岁月里,黑板报不仅是一块展示连队风貌的小小天地,更是我成长的舞台。陈国强,这位在连队里默默发光的战友,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他的才华、他的善良、他的耐心,都深深地影响了我。虽然岁月流转,许多记忆都已模糊,但那段在黑板报前与他并肩的日子,却如同刻在心底的字迹,永远擦不掉。</p><p class="ql-block">部队,这所特殊的大学校,让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担当,也让我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和知识。陈国强,这位在部队里给予我无数帮助的战友,虽然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但他的精神一直在我心中。我做梦都希望能再次找到陈国强,当面向他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告诉他,那些在黑板报上留下的字迹,那些他教给我的知识和道理,都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图片选自网络,特说明并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