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琵鹭

南北风情

<p class="ql-block">  白琵鹭(学名:Platalea leucorodia)是鹮科琵鹭属的大型涉禽。成鸟喙长而直,上下扁平,先端膨大呈琵琶形,喙表面带密集的横向条纹;夏羽绝大部分白色,头后枕部披散有沾浅金色的丝状冠羽,前颈下部晕染玉黄色;虹膜暗黄色;喙黑色,先端黄色;眼周、眼先、脸、喉部裸露皮肤黄色;脚黑色。</p> <p class="ql-block">  栖息于平原至山地的湖泊、河流、水库、沼泽等湿地,尤喜在河口冲击滩等淤泥或细沙质的滩涂边活动觅食。常成群活动。觅食时在浅水滩涂处边走边左右摆动头颈,微张开嘴用喙的前端探入水底搜寻,触到食物即合嘴捕食。以虾、蟹、蛙、软体类、水生昆虫为食。</p> <p class="ql-block">  白琵鹭在我国北方繁殖的种群均为夏候鸟。春季于4月初至4月末从南方越冬地迁到北方繁殖地,秋季于9月末至10月末南迁。迁徙时常呈40-50只的小群,排成一纵列或呈波浪式的斜行队列飞行。通常鼓翼飞翔,偶尔也滑翔。多在白天迁飞,傍晚停落觅食。</p> <p class="ql-block">  白琵鹭觅食主要在早晨、黄昏和晚上。多在不深于30厘米的水边浅水处觅食,觅食时不是通过眼睛直接捕食可见食物,而是一边在水边浅水处行走,一边将嘴张开,伸入水中左右来回扫动,就像一把半圆形的镰刀从一边到另一边来回割草一样。嘴通常张开5厘米,嘴尖直接触到水底,当碰到捕获物时,即可捉住。</p> <p class="ql-block">  白琵鹭习性常成群活动,偶见单只。休息时常在水边成“一”字形散开,长时间站立不动。性机警畏人,很难接近。常排成稀疏的单行或成波浪式的斜列飞行,两翅鼓动较快,平均每分钟鼓动186次。既能鼓翼飞翔,也能利用热气流进行滑翔,而且常常是鼓翼和滑翔结合进行。飞行时两脚伸向后,头颈向前伸直。</p> <p class="ql-block">  白琵鹭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今年三月中旬在候鸟迁徙期间,首次发现有成群的白琵鹭飞入海流图水库栖息,本篇记录了白琵鹭栖息逗耍生活片段,与大家共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