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探源之头是河图洛书

韩鹏

<p class="ql-block"> 华夏文明探源之头是河图洛书</p><p class="ql-block"> 开封 韩鹏</p><p class="ql-block"> 古代中国及各地在编写《国史》《地方史志》时,一般都把地舆、星野文化放在首篇位置来研究。包括明清时期开封的《陈留县志》《开封府志》等,无不如此。</p><p class="ql-block"> 这说明自古形成的地舆、星野文化,是区分一个国家、一个地方所在历法位置的重要依据,也是史志编写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上古时期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也同样不可缺少地舆、星野等方面的历法文化。</p><p class="ql-block"> 由于中国的地舆、星野文化,起源于伏羲创造“河图洛书”等历法文化,伏羲居住“昆仑山”、划分“九州”、定位“天地人之中”,也是以“河图洛书”等历法法则作根据的;又由于“河图洛书”等历法文化,是华夏民族创世文化、文明的源头,若破解了“河图洛书”的发源地,等于破解了华夏民族创世文化、文明的发源地,也等于破解了上古时期“昆仑山”“九州”“天地人之中”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华夏民族的神仙圣人、思想文化先哲、天文地理学家等,无不把“河图洛书”为代表的“道”“易”学文化,尊奉为“文化之根、大道之源、群经之首、万法之宗”。就是基于对“河图洛书”等历法文化,形成的深度认识和世代恪守所形成的最高评价,至今只被效法,无以超越。</p><p class="ql-block"> 既然,“河图洛书”等历法文化,是上古时期“昆仑山”“九州”“天地人之中”产生的历法依据,那么,华夏文明探源的核心与关键问题,就是要找到“河图洛书”等历法的发源地。就是说,“河图洛书”的发源地在哪里,哪里就是上古时期“昆仑山”“九州”“天地人之中”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而现在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则是在失去“河图洛书”等历法文化、及发源地定位的情况下,进行盲目选址、下注考古的。这表明,至今他们连华夏民族文化、文明源头到底是什么,都陷入茫然不知,甚至两相背离的状态,又怎么能指望其探索出华夏文明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直认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缺失华夏民族创世思想方法和历法文化的指导,其探源取得的“三皇五帝”“夏商王都”等中国重大成果,极少能符合自古以来华夏民族根本、固有和基因性的创世观、创世史实际,又如何能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和独有特征,就是出于上述情状况作出的基本判断。</p><p class="ql-block"> 因此,无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都绕不过华夏民族文化、文明源头、即“河图洛书”等历法文化这个根本前提。</p><p class="ql-block"> 更为严重的是,目前中国“河图洛书”文化的研究,也处在缺乏“河图洛书”等历法法则规范,处在失去创世思想方法和科学规律的混乱认定状态,居然还被当作国家文化遗产加以确认,且昭告世人。</p><p class="ql-block"> 这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做法的结果,无益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和创新;无益于中国人文化自信心的真正树立;更无益于中国特色文化强国的建设和发展。从长远来看,甚至可能在中国历史研究中产生极为严重的消极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心和忧虑。</p> <p class="ql-block">河图与五行文化图</p> <p class="ql-block">太极与四象文化图</p> <p class="ql-block">五行五色五帝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