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作者:吳友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美篇号:60996540</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图片/音乐:致谢网络</b></p><p class="ql-block"> 清晨的办公楼里,键盘敲击声逐渐被算法运行声取代。财务部的报表自动生成系统,客服部的智能语音应答器,人事部的简历筛选机器人……这些场景不再是科幻电影桥段,而是中国职场正在经历的真实变革。</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揭示,56%的职场人已感受到AI浪潮的席卷,而企业高层对此的接纳度高达72%。这像极了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机——最初被视为威胁,最终成为生产力跃升的引擎。如今,基础岗位的标准化工作如同流水线上的螺丝钉,正被AI逐个拧下。招聘数据显示,金融审计、基础翻译等岗位需求锐减,核算、出纳等岗位需求下降,预计70%的基础工作可能被替代,而AI工程师的职位却以111%的增速爆发,财务分析师、战略财务总监等需求上升。</p><p class="ql-block"> 这场变革的残酷性在于,它首次大规模冲击白领阶层。国际人力资源机构Mercer指出,未来20%的办公室岗位可能被机器替代,但新岗位的轮廓尚不清晰。这让人联想到电梯的运作原理——有人被AI托向高处,有人却滞留底层。</p><p class="ql-block"> 39%的职场人担忧收入下降,初级岗位的危机感尤甚。银行柜员、基础分析师等岗位,因工作内容高度标准化,正被AI系统快速取代。就像自动取款机淘汰了大部分现金柜员,AI正在重塑“知识型流水线”。</p><p class="ql-block"> AI来了,我们这些做核算会计的,还有没有未来?以前总觉得会计是个“铁饭碗”,只要掌握了会计准则、税法,熟练操作财务软件,就能安稳地干一辈子。可现在,AI技术的迅猛发展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核算会计,这个曾经被认为不可或缺的岗位,似乎正在被技术一步步取代。</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从事核算会计多年的从业者,我既感到焦虑,也在思考:在这个AI时代,我们的出路究竟在哪里?</p> <p class="ql-block"> 先说说AI对我们工作的影响吧。AI和智能机器人对财会工作的影响是深远的,既带来了效率提升和职业转型的机遇,也带来了岗位替代和技能升级的挑战。以前,核算会计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处理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虽然繁琐,但也算是“技术活”。可现在,AI技术已经能把这些工作做得又快又好。</p><p class="ql-block">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一项报告,会计和财务领域中约86%的重复性工作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自动化。这意味着,核算会计的核心工作内容——凭证录入、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几乎都可以被AI替代。以下是一些具体数据:</p><p class="ql-block"> 自动化效率提升: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可以将凭证录入的效率提高3-5倍,同时错误率降低90%以上。</p><p class="ql-block"> 成本节约:企业通过引入AI技术,每年可节省30%-50%的财务人力成本。</p><p class="ql-block"> 工作替代率:根据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会计岗位的自动化替代率高达94%,在所有职业中排名前列。</p><p class="ql-block"> 这些数据让人不禁感到压力,如果AI能做得更快、更准、更便宜,那我们这些核算会计还有什么价值?</p><p class="ql-block"> AI和智能机器人可以高效处理重复性、规则明确的任务,如账务分录处理: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能快速完成会计分录和科目匹配,减少人工错误。发票识别与核对:OCR技术可自动提取发票信息,提升效率。报表生成:AI能快速整合数据生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准确率较高。</p><p class="ql-block"> 但转念一想,AI再强,它也只是工具,真正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还是人。AI可以替代的是重复性、规则化的工作,但它无法完全取代人类的判断力、创造力和沟通能力。</p><p class="ql-block"> 面对AI的冲击,我和很多同行一样,心里难免有些焦虑。我们担心自己的技能会过时,担心自己的岗位会被取代。但静下心来想想,这种焦虑其实也在提醒我们:时代变了,我们也该变了!</p><p class="ql-block"> 核算会计的工作确实容易被AI替代,因为它的特点就是重复性高、规则明确。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没有出路。相反,AI的到来反而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去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硬币的另一面,是技术红利的爆发式释放。掌握AI工具的中高级人才,薪资涨幅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具备深度学习技能的工程师年薪中位数突破40万元,较传统IT岗位高出53%。这形成了职场“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出局。</p><p class="ql-block"> 这场分化本质上是“技能代差”的显现。低学历群体被替代风险是本科生的2.3倍,而硕士以上人才反而能改进AI系统。这就像驾驶汽车与骑马的区别,当公路时代来临,会换轮胎的人永远比只会养马的人更具生存优势。</p><p class="ql-block"> 这场变革的终局,不是人与机器的对抗,而是分工的重构。AI如同现代版的“算盘”,将人类从重复劳动中解放,转而聚焦于战略规划、情感连接等深层价值。 </p><p class="ql-block"> 企业层面,海尔等先行者已建立“数字员工”管理体系,人类员工负责设定目标、监督伦理,AI则执行标准化操作。个人层面,持续学习将成为生存本能,就像智能手机从奢侈品变为必需品,AI技能也将渗透每个职场场景。 </p><p class="ql-block"> 政府与企业正在构筑安全网。工信部推出的“AI人才能力标准”,细化了56个新兴岗位的技能图谱,为转型指明路径。教育培训机构则推出“三个月AI赋能计划”,帮助外卖骑手转型为智能配送系统管理员。 </p><p class="ql-block"> AI的普及推动财会人员从基础核算转向更高价值的领域,如税务筹划、并购重组等,参与业务决策,提供数据驱动的洞察,通过AI辅助识别异常交易。</p><p class="ql-block"> AI辅助工具(如DeepSeek)可生成财务分析报告、预测模型,但需人类复核。AI决策需保留可追溯性,人类仍需把控风险。AI可节省50%-80%的重复工作时间。财会人员从“数据搬运工”转型为“价值解读者”。</p><p class="ql-block"> 这场职场革命的核心启示在于——淘汰人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停滞的思维。当印刷术取代抄经僧时,谁能想到催生了出版业?AI淘汰20%岗位的同时,正在为新一代中产铺设上升阶梯。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走出舒适区,抓住时代递来的绳索。</p><p class="ql-block"> 那么,核算会计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我觉得有几个方向值得我们去尝试:</p><p class="ql-block"> 1. 向管理会计转型</p><p class="ql-block"> 核算会计更多是记录和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而管理会计则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持。比如预算编制、成本控制、绩效分析,这些工作需要的不仅是数据处理能力,更需要对业务的深刻理解和战略思维。</p><p class="ql-block"> 根据IMA(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的统计,管理会计师的需求在过去五年中增长了20%以上,而且薪资水平普遍高于核算会计。这说明,向管理会计转型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我身边有个朋友,原本也是做核算会计的,后来通过学习管理会计知识,成功转型成了一家企业的财务分析师。现在她的工作不再是简单地记账,而是通过分析数据,帮助企业发现问题、优化决策。她常说:“核算会计是记录过去,管理会计是规划未来。”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 2. 学习数据分析</p><p class="ql-block"> 在AI时代,数据就是企业的核心资产。我们会计人天生就和数据打交道,如果能掌握一些数据分析工具,比如Python、Power BI、Tableau,熟悉AI应用,就能把财务数据转化成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提供更深层次的洞察。</p><p class="ql-block"> 根据LinkedIn的一项调查,数据分析师是未来十年最具潜力的职业之一,而且财务背景的从业者在数据分析领域有天然的优势。我最近也在学习Python,虽然一开始觉得有点难,但慢慢发现,它真的能帮我解决很多问题。比如,用Python写个简单的脚本,就能快速处理大量的财务数据,比手工操作效率高太多了。</p><p class="ql-block"> 3. 专注行业细分领域</p><p class="ql-block"> 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会计需求,比如制造业的成本核算、金融业的资产管理、互联网企业的收入确认等。如果我们能深入研究某个行业的会计特点,在业务前端的开发中,成为这个领域“业财融合”的专家,就能为企业提供更专业的服务。</p><p class="ql-block"> 我有个同事专注于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虽然这个领域的规则复杂,但他通过不断学习,已经成了公司里不可替代的“专家”。老板每次遇到复杂的财务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找他。</p><p class="ql-block"> 4. 提升软技能</p><p class="ql-block"> AI再强,也无法替代人类的沟通能力和情感共鸣。我们会计人如果能提升自己的软技能,比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就能在企业中承担更多的综合性角色。</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和业务部门的同事一起讨论一个项目的成本核算问题。虽然AI可以快速算出数据,但真正能让业务部门理解这些数据背后含义的,还是我们这些会计人。那次合作让我意识到,沟通能力在工作中有多重要。</p><p class="ql-block"> AI时代的到来,确实让我们这些核算会计感受到了压力。但我相信,压力也是动力。只要我们愿意学习、愿意改变,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p><p class="ql-block"> 我常常对自己说:“不要害怕被AI取代,而是要学会和AI合作。”AI可以帮我们提高效率,但真正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还是我们这些有思考、有创造力的人。</p><p class="ql-block"> 未来的路或许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就一定能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毕竟,会计这个职业的核心,从来都不是记账,而是为企业创造价值。而这一点,AI永远无法完全取代。</p> <p class="ql-block"> AI不会完全取代财会工作,但会重塑行业生态。财会从业者需适应技术变革,抓住3-5年转型窗口期,主动拥抱技术,将AI作为效率工具,聚焦高附加值领域,如战略分析、风险管理和业务决策。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驾驭力+商业洞察力+道德领导力”。</p><p class="ql-block"> AI时代,核算会计的出路在哪里?我想,答案就在我们自己手中。与其担心被取代,不如主动适应变化,去学习、去尝试、去突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