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赓续与传承</p><p class="ql-block">—乙巳年农历三月三.新郑拜祖大典观后.及豫西三日行纪</p><p class="ql-block">引子:“喜欢什么,就会被什么吸引”,这就是吸引力法则。近期我的跋山涉水,注重于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三代考古,结果随之而来的皆是相关资讯。</p> <p class="ql-block">“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是《诗经.小雅.鹿鸣》里面开篇,也是</p><p class="ql-block">今天暨乙巳年农历3月3日 ,新郑拜祖大典上祭司用的语句。</p> <p class="ql-block">上午九点半许,无意中发现手机服务号有直播信息,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画面里。原来,今年的拜祖大典现场直播开始了,解说嘉宾系我认可的考古学家—王巍先生。当今之中国,“家”太多,我崇拜的除了像施一公教授这样科学家以外,就数考古学家了,像李伯谦和王巍等教授。</p> <p class="ql-block">近期我走到过的遗址或者是博物馆,都有王巍先生的影子。譬如说:庙底沟、二里头、郑州商城遗址、殷墟博物等。作为嘉宾主持,今天王巍先生的介绍可谓精彩纷呈。</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新郑人,从43年前在县城上学,了解到黄帝故里,了解到具茨山。并且多次登顶具茨山,到过黄帝宫、嫘祖庙、黄帝迎日峰等地方。今天听了王巍先生的介绍,又对黄帝时代的信息增加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随着,9:50许拜祖大典大正式开始 ,我也渐渐把目光转移了过去。今年的拜祖大典依旧是“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谐和睦”为主题。</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祭祖由:文化方阵、岐黄方阵、台胞方阵、侨胞方阵、企业方阵、同拜方阵组成;每个方阵都由90人组成,一共540位炎黄孙,象征着华夏儿女来自五湖四海。</p> <p class="ql-block">大典开始前,轩辕殿前黄色帷幕缓缓而上,灯光开启,黄帝像启幕。大典共有九项仪程,分别为:盛世礼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共拜始祖、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乐舞敬拜、祈福中华、天地人和。</p> <p class="ql-block">看完了今年整个大典的全过程,仪式结束后,久久不能平静。突然灵感一动,可不可把前几天登嵩山,同我的跋山涉水豫西三日历史文化行结合起来。</p> <p class="ql-block">众多周知,嵩山是位居天地之中,乃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事实上,我23日登的三皇寨的“三皇”,当地人的介绍是“天皇、帝皇和人皇”。这与典籍里的记载的“伏羲、女娲、神农”的关系,估计很难说得清楚。</p><p class="ql-block">接下来说一说最近几天的驴行。</p> <p class="ql-block">上周末也就是3月23日,是春分后的第一个周末,和外甥一家三口人,结伴登了嵩山的三皇寨。这也是我退休后,第一次登嵩山少室比较“虐”的线路。</p> <p class="ql-block">结果登了六个半小时的山,气不喘、腿不酸,检验了,我依然有登高山的能力。于是乎信心倍增,由此,拉开了乙巳年我的跋山涉水序幕。</p> <p class="ql-block">24日一大早,7:15我就如约下楼,带上摩卡启程,依次接上两个退休多年的同事,驱车前往豫西,这是我时隔一个多月再次驴行豫西。</p> <p class="ql-block">二月的豫西三日行,主要有初探仰韶村,和再次零距离触摸二里头。自从仰韶村和二里头村成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后,我就期待着多次光顾。因为我觉得站在遗址公园里,我仿佛跨越时空,与远古的先人们对话,自己生命的长度在拉长宽度在延伸。</p> <p class="ql-block">从我入住的地方,到仰韶村210公里,7:15启程,先走南三环,而后是机场高速,高德导航引导我,第一站接程晓燕大姐,走的是陇海高架,结果一上高架,车流滚滚,七公里左右的里程,走了十五分钟。</p> <p class="ql-block">接到程姐后,第二站是我的老科长,张宏岑大哥(长我11岁),然后,从刘庄上连霍,10:38抵达仰韶村遗址公园停车场。因为,是周一我知道按照惯例,博物馆不开放。</p> <p class="ql-block">停下车后,我引领两个五零后,先走了“安特生”小道,而后沿着遗址公园的指示牌,依次走到“考古体验园”、仰韶村峡谷,仰韶村旧址、第四次发掘现场、第二次发掘工地等。</p> <p class="ql-block">春分时节的仰韶村,惠风和畅,春意盎然。一忽儿走到的是新芽刚发的坡地,一忽然儿是生机勃勃的麦田,再一忽儿是沟豁绵延的黄土叠层,又一忽儿是成片成片怒放的梨花……。</p> <p class="ql-block">特别是,再次站在仰韶村峡谷里,看到数米高的黄土,以及沟壁上的窑洞,仿佛看到了六千年前的仰韶人,或生火煮饭,或烧制陶器、或在河沟里“逮”鱼,或在田野里耕耘……。</p> <p class="ql-block">仰韶村不大,我们一行三人带上摩卡,一个小时多一点,就把遗址公园转了个遍,期间,爱“拔”野菜的晓燕大姐,不知不觉就拔了一袋子“荠荠菜”。</p> <p class="ql-block">回到停车场,我打开后备箱,拿出来久违的野炊餐具,顺便把茶具也拿出来了,我们仨先品了一会“安吉白茶”,随后,燕子姐和老张去洗“荠荠菜”,我整理灶具。</p> <p class="ql-block">不一会,一锅荠荠菜肉丝面就好了,三个人野炊后,我看了看时间不到13:30,前往三门峡湿地公园时间尚早。</p> <p class="ql-block">于是乎,我引领两位五零后,又去安特生们第一次发掘地点看了看,顺便,又看了看仰韶博物馆,长廊里面列出来的从1921年地2021年百年间,中国考古人走过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3月24日15:30许离开仰韶村,向下一个目的地——三门峡湿地公园进发。16:40许抵达目的地,张大哥安排好房间后,我先让两个五零后去房间里面休息,我带上摩卡去公园里面溜达。</p> <p class="ql-block">3月下旬的湿地公园,林木渐渐地苏醒,地上的“芍药”刚刚发出“红芽”,树林里成片的玉兰花虽然过了最佳观赏期,依旧可以看到“亭亭玉立”的花朵 。</p> <p class="ql-block">李和梨花依旧在绽放,丁香花的雅香依旧醉人;翠柳和风依依,榆钱刚刚挂满树枝,树上的鸟儿们唧唧咋咋。</p> <p class="ql-block">置身于这样的环境里,你什么都可以想,也什么都不用想,尽管“消受”就可以了,摩卡俺俩一直消受到18:00整。</p> <p class="ql-block">晚上,张大哥约的老友安排了颇具地方口味的餐馆,席间我第一次听到“老同志”一词,瞬间自我感觉也老了。不是吗?去年12月27日拿到退休的“乘车证”,乘地铁显示的就是“老年人”……。</p> <p class="ql-block">本次出行豫西,是我退休后第一中途旅行,晚饭后,三个“老同志”又沿着公园里面的步道,一直走到黄河边上,一边看留守的天鹅,一边欣赏湖光夜景。</p> <p class="ql-block">25日晨,7:30吃早餐,8:40启程驱车前往庙底沟博物馆,轻车熟路,不足20分钟就到了,九点钟开门后,我们一行是第一批进入者。</p> <p class="ql-block">三年前曾经造访过这里,那个展示柜值得走马观花,那个展柜值得仔细打量,我门清。三年来,我围绕着新时器和夏商周三代,积累了不少资讯,再次光顾,重点是想踏上这片沃土,体验一下先古人的生活状态</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面待了一个多小时,随后,我在博物馆里“淘”到一本,2024年9才出版的《仰韶时代》 ,作者是考古学者王仁湘先生。</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一行在遗址公园里溜达了一圈,11:30许离开,前往平陆品地道的“油泼面”。结果 到了后,发现有个指示牌上写着“为了61个阶级兄弟”字样。由此,我联想到上中学时的一篇报告文学……。</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和摩卡继续消受湿地公园里面的春意,晚上,我们一行在入住酒店左前门水池旁边的一个石桌上,一边喝茶,一边野炊, 一边小酌,直到微醺。</p> <p class="ql-block">26日在酒店里面吃了早餐后,9:00准时发车返程,途径偃师二里头,这是我第三次光顾二里头,主要目的是想买一本介绍有关这里考古发现方面的书,结果到文创产品区一看没有,于是乎,14:50驱车返程。</p> <p class="ql-block">16:05回到家里,至此我的2025年跋山涉水走遍华夏大地.豫西历史地理文化之旅结束了。此正是:豫西行后豫西行,每次感觉皆不同;从东到西逾千里,不论东京或西京;四大古都来作证,河南厚重不厚重。</p><p class="ql-block">公元2025年3月31日 农历乙巳年3月初3日23:30 山痴书于郑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