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地米菜煮鸡蛋的由来?

赵银姣~依然

<p class="ql-block">  三月三吃地米菜(荠菜)煮鸡蛋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广泛流传的是与名医华佗有关。</p><p class="ql-block"> 传说三国时期,华佗在楚地采药,途中遇大雨,便到一老者家中避雨。他看到老者被头痛、头昏等病症折磨,随即替老者诊断,然后在老者园内采来一把地米菜,让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吃后,头不痛了,眼睛也不花了。此方法迅速传开,渐渐在江汉平原一带形成风俗。因华佗给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所以有了“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一年不头疼”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另外,从中医角度来讲,《黄帝内经》提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天受的冻若未及时化解,寒气会潜伏体内,春天阳气升发时,这些潜伏的寒气发作,寒极生热,易引起流感发烧。而荠菜药性平和,能祛陈寒、祛血热,使伏寒无法化为内火,维持人体寒热平衡,所以人们在三月三吃荠菜来预防春天的“温病”。</p><p class="ql-block"> 同时,阳春三月天气回暖但冷暖不定,人易感冒、昏昏欲睡、浑身乏力,荠菜煮鸡蛋能补充营养、调理身体。而且,三月初的荠菜储存了整个冬季的能量,药用价值最高。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三月三吃地米菜这一习俗的形成和传承。</p><p class="ql-block"> 祝福朋友们幸福快乐享受美好的春天,在美丽的季节调理好身体,健康快乐每一天!</p><p class="ql-block"> 欢迎朋友们评论区留言,分享生活中的乐趣故事。</p> <p class="ql-block">文:依然,资讯来源于网络整理。</p><p class="ql-block">视频:自拍,剪映剪辑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