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行记

雪韵

<p class="ql-block">  一直钟情于那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无论是在烟雨朦胧的春日,还是在色彩斑斓的秋季,它都宛如江南女子般温婉动人。去年秋天,我曾前往皖南,欣赏掩映在乌桕树下的徽韵;今年春天,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去领略油菜花点缀下的皖南风光。</p> <p class="ql-block">  此次旅行,选择了自驾的方式。因为自由,我们安排了许多未曾涉足的地方,也邂逅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  抵达皖南的第一站,我们拜访了泾县云岭的新四军军部旧址。叶挺将军亲手种植的银杏已吐露新绿,纪念馆内泛黄的电报与锈迹斑驳的枪械,仿佛在诉说着新四军那段铁血峥嵘的岁月。金黄的花海与远山相映成趣,仿佛硝烟散尽后,山河以最温柔的方式铭记着英雄。</p> <p class="ql-block">  从新四军军部旧址出来,我们在泾县停留。泾县城墙边流淌着青弋江,晚霞映红了江水,也映红了江边的油菜花田。</p> <p class="ql-block">  离开泾县后,我们驱车驶入被誉为“江南天路”的皖南318川藏线。这条线路串联起了众多景点,风景秀美且险峻。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核心地段的桃岭十八盘,那狭窄弯曲的盘山路蜿蜒曲折,螺旋状的山路在崇山峻岭间划出惊心动魄的弧线,犹如一条巨龙盘旋于山涧之中。</p> <p class="ql-block">  驰离318线,我们抵达了第一个观赏油菜花的地方——绩溪家朋乡的梅干岭。清晨的梅干岭,晨雾缭绕,种满油菜花的梯田沿山势盘旋而上,徽派古村静卧于花海深处,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遗憾的是高山油菜花的花期较晚,我们未能目睹其最美的色彩,但可以想象,花期最盛之时,这些依山而建的梯田定会化作跌宕起伏的金色海洋,成为徽州水墨画卷中最浓烈的一抹亮色。</p> <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城虽名声在外,但略显商业化,我们仅作短暂打卡后便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  下一站,我们来到了此次旅行中最难忘、最惊艳的地方——石潭村。石潭村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世外桃源、什么叫万里江山。此次旅行,仅此一个地方便已足矣。为此,特意单独创作了一篇美篇《仙气飘飘石潭村》,以表达对它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  来到新安江畔,我们选择驾车沿江赏景。登高远眺凤池村,看游轮划江而过,看乌篷船静卧岸边,看油菜花海依江盛开……</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清潭古桥、三棵树廊桥静静地横卧在小河之上,板凳桥也以简朴的姿态为人们提供着便利。</p> <p class="ql-block">  位于皖南歙县深渡镇的阳产土楼,形成于明末清初,由郑氏家族分支迁居至此。阳产土楼隐匿于深山之中,依山而建,形成了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质朴壮观的土楼群,与白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形成鲜明对比。整个土楼群古朴宁静,宛如一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从土楼出来,我们选择入住卢村。卢村是我去年皖南赏秋时最喜欢的地方。再次来到卢村,它依然以其掩映在油菜花海中的独特魅力吸引着我。</p> <p class="ql-block">  卢村不仅自然风光美,历史积淀也很深厚。清代道光年间富商“卢百万”建造的徽派木雕建筑群闻名于世,享有“中国木雕第一楼”之誉。‌‌木雕楼雕刻技艺精湛,图案栩栩如生。雕刻技法采用浅雕、深雕、镂空雕等多种类型,特别是深雕多达六七个层次,让我们惊叹了许久。</p> <p class="ql-block">  本次旅程的尾声,我们来到了黟县柯村。这里的油菜花田开阔如海,黛瓦白墙的民居散落其间。站在高处俯瞰,炊烟从花海尽头升起,此刻,我忽然明白了陶渊明笔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七天的行程很匆忙也很陶醉,皖南的春色没有辜负我们的期待,下次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