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古都大同掠影

桃子【谢绝送花】

<p class="ql-block">  大同古城墙,雄踞山西大同,是一部镌刻着千年历史的雄浑史诗。</p><p class="ql-block"> 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秦汉,彼时为御匈奴而筑。北魏时初具规模,辽金持续营建,到明代,大将军徐达在旧土城基础上增筑,构建起高大坚固的城墙,配备了城门、护城河、箭楼等完善的军事设施,形成易守难攻的军事重镇。但清顺治年间遭多尔衮破坏,民国战乱又致建筑多被拆,只剩土城墙。直到2008 - 2016年,经修复,古城墙才重现昔日风采。</p><p class="ql-block"> 如今登上城墙,雄伟城楼重檐九脊,阳光下气势恢宏;望楼整齐排列,诉说烽火往事;精巧角楼十字歇山顶,尽显古朴;南城墙东侧雁塔,春夏飞雁环绕,灵动非常。夜晚华灯初上,灯光勾勒城墙轮廓,宛如穿越回繁华的古代边城,厚重的历史韵味扑面而来,吸引着无数游客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p> <p class="ql-block">  大同市雕塑博物馆,建成于2013年,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座雕塑专题博物馆,也是首座“镶嵌”于古城内的博物馆。集古今中外雕塑艺术珍品收藏、展览陈列、艺术交流和社会服务于一体,是展现百年现代雕塑发展史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始建手近重熙七年(1038)。寺院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4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华严宝塔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樽卯绩构的方形木塔,塔身明三暗二共五展,通高43.5米,上景金盘,下承莲池,是大同古城内的标志性建筑。宝塔下部是由100 吨纯銅打造的全国规模最大的铜质地宫,塔心宣供辜元代高僧慧明法师的舍利。地宫供奉大小佛像1000余尊,金碧辉煌,全国唯一,因而又被称 “千佛地宫”。</p> <p class="ql-block">大同纯阳宫是山西三大纯阳宫之“北宫”。它创建于金末元初,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是大同市现存唯一的道教全真派寺观。</p> <p class="ql-block">  大同九龙壁是中国规模最大、建造最早的九龙壁,与北京故宫九龙壁、北京北海九龙壁合称“明清三大九龙壁”,被誉为“九龙壁之首”,是明代琉璃艺术的杰出代表。1965年5月24日,被评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 <p class="ql-block">  善化寺,俗称南寺,是现存辽金时期寺院中布局最完整的一座。山门、三圣殿、普贤阁为金代遗构,而大雄宝殿为辽代遗构,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第三大的大雄宝殿,殿内二十四诸天精美灵动,为世之罕见。</p> <p class="ql-block">五龙壁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595),壁长19.9米,宽1.48米,高7米。正面通体用五彩琉璃镶砌,分下、中、上三部分。下部为须弥座;中部壁面用琉璃砖拼砌成五条巨龙和山石与云海;上部为仿木构建筑屋顶。背面和侧面砖砌墙体上镶嵌黄色琉璃龙五团。该龙壁原为城南兴国寺山门前照壁,1980年因壁体歪闪倾斜严重,拆迁至善化寺西跨院保护,2009年移建于此</p> <p class="ql-block">鼓楼,又名“更鼓楼”!始建于明代,是一座三层出檐十字歇山顶的过街楼阁式建筑,是明代楼阁式建筑的典型代表。与钟楼相配,钟鼓楼最早用于传递信息、擒贼捉盗,后来逐渐转变为“声闲四达”的报时工具。2019年,大同鼓楼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大同府文庙(明初)</p> <p class="ql-block">法华寺、法华塔(元末明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