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遥远的印章

一纹山水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收藏的首款藏式印章,虽不认识四字吉语的内容,也说不上是藏文还是梵文,但就是感觉它就是我直觉里传统印章应该有的样子,一种古朴的感觉,很重,也符合我对雪域文化的想象。 <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银铸铜嵌古意存.莲纹梵字有神工</b></p> <p class="ql-block"> 印蜕,印章通过印泥或其他介质在纸、织物或其他承载物上充分完整压印后留下的痕迹。这个术语特指直接钤印所得的印章图样,与印刷品中的印章图样有所区别。古人认为钤印过程“纹理尽合,似蝉虫脱蜕”,因此称之为“印蜕”。</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印章普通而又有几份神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西亚的印章也很古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东方多了几分浪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蜕变的昆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蝶变新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朱红的印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也见证意义流转的身影</b></p><p class="ql-block">‍。 如果,时间流里</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所有场景里的印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超越时空叠加在一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也是一个绵延的整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那是另一维度信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在这灰色维度世界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传播的投影与折叠</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游牧生活是藏族同胞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鹿皮轻便耐磨,适合将印章系在腰带或藏袍上,随时取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藏族工艺制作擅长皮革加工,鹿皮经鞣制后耐久且带有自然纹路,与印章的金属或宝石材质形成质朴与华贵的对比。鹿皮作为一种传统装饰,带有原配鹿皮的藏印更具“原生态”的。</span>鹿作为祥瑞之物,象征慈悲与纯净(如佛教中“鹿野苑”典故)。鹿皮搭配印章,暗含对契约、文书的庄严承诺。</p><p class="ql-block">‍。 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 唐嘎(tamga)”是欧洲学术界从阿尔泰语借来的词汇,用以指称一种非具象性的标志。欧亚草原的游牧民族主要把它用作所有权的标记和“纹章”,在他们的影响下,某些邻近的定居民族也受到了熏染。显然,纪元之初唐嘎即已出现,它们在蒙古地区一直沿用至今;而稍早之前,部分中亚的突厥语民族也还在使用。雅罗斯拉夫·莱贝丁斯基教授所著《唐嘎:草原民族的“纹章”》一书2001年由法国巴黎漫步出版社出版</p> <p class="ql-block"> 时间和世间会让金石的它也受伤,美在纷争中也会收起它的光泽,但伤口会结痂,气韵仍在场,无损于它的气象,无碍于对灵魂的滋养</p> <p class="ql-block">缠丝玛瑙的特征</p><p class="ql-block">‍在藏区缠丝玛瑙珠一般被称为"琼",或者"琼瑟"</p><p class="ql-block">‍在西藏的寺庙里,菩萨造像满身的珠宝璎络华贵璀璨,佛说,最初的时候菩萨布衣褴褛身无宝物,而心里满是愁苦烦忧,后来菩萨每解开一个内心的苦,身上就会出现一颗宝珠,直到有天菩萨发现自己满身珠宝而心里没有了一个苦,她真正开心的笑了,将内心的苦修为美丽的珠子,在佛法里这叫璎络之美,缠丝玛瑙即是如此法理之妙</p> <p class="ql-block"> 古代西藏人认为玛瑙是天神的饰品。由于天界的战争而遗落人间,藏人在得到这些珠子后会在珠子上砸个小坑,因为神佩戴过的珠子福报太大凡人不可享受,只有让珠子有了一点残损凡人才可佩戴。西藏古代玛瑙珠子上多有砸痕现象的解释之一。</p> <p class="ql-block">绿松石残损半粒,依旧牢牢握着穿孔的鹿皮,</p> <p class="ql-block">木匣的大小正合适,堪为这一对印章容身之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