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十分感谢学校赵一洲老师,秘书长王冰凌老师及赵平和洪美玉等老师,为我们书研会这次培训的精心安排。会员们踊跃参加,认真聆听,收获满满,对5月举办的网展信心倍增。</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赵平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b></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家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学校特地安排了这次培训活动。今年5月,我们将举办一次临帖作品网展,这离不开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如何进行临帖创作,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袁卫民老师。袁老师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同时担任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和省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他多年从事书法工作,主编过多本专业杂志,出版了大量书法著作,对书法艺术有着深厚的研究。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袁老师,共同领略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书法不仅使人快乐,更能延年益寿,希望大家坚持练习,不断提高。</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袁卫民老师自我介绍与点评</b></p><p class="ql-block">大家好,今天能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书法艺术,我深感荣幸。我从事书法编辑工作多年,接触了大量碑帖,这让我对书法有了更深的理解。临摹是书法学习的重要环节,他分为“临”和“摹”两个动作。临摹不仅是技法的练习,更是对作品精神的领悟。刚才我观看了大家的作品,有些已经达到了相当专业的水平。例如,黄庭坚、苏轼等经典作品的临摹,形式与神韵兼备。当然,还有一些细节可以进一步提升,比如笔画的流畅度、章法的布局等。在创作过程中,我们要避免重复用字,注意整体气息的贯通。希望大家在临摹时,能够逐步从逐笔临摹过渡到逐字、逐行临摹,最终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袁卫民老师对临帖的建设性指导</b></p><p class="ql-block">各位老师对书法的热爱和坚持让我深受感动。临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作,而从临摹到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临摹时,我们需要将技法规律牢记于心,通过大脑记忆与肌肉记忆的结合,达到创作时的得心应手。在练习过程中,不仅要勤于动手,更要善于用眼观察、用脑思考。初学者应注重字形结构的相似性,随着水平的提高,可以尝试融合多家风格。临摹时,选择自己喜欢的字帖,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在具体练习中,可以先通临一遍,再逐字对照细节,逐步深入。同时要进行线条训练,掌握轻重、缓急、长短以及对笔划的起、行、收和方圆、转折的把握;对每个字来说要讲究长度、角度、弧度的精准度;整篇布局要掌握向背、轻重、粗细、缓急等基本要素,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提高临摹效果。希望大家在练习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提升创作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