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序;文字本身没有温度,但通过你的眼,进入你的心,就生出了些许的感觉:温、热、凉、寒;喜、乐、哀、忧…喜文字者近思想,喜思想者近精神,喜精神者近灵魂,而喜灵魂者则近孤独,最舒服的精神生活:自由的享受孤独! </p><p class="ql-block"> ——摘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忆.登首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兴城第三“宝” ,就是“首山国家森林公园” 。她被城市环绕着,如众星捧月般,又如大地似她的床,美美滴卧睡着的睡美人……。</p><p class="ql-block">忆.登首山</p><p class="ql-block">海露曦,</p><p class="ql-block">2019-01-08 阅读 5</p><p class="ql-block">在这个小城的东边,有一座看上去孤零零地山。这山海拔也就三百多米,由于他紧靠古城边,依傍着大海,最高的山峰上还有几百年前烽火台遗址,使他有了独到的自然、人文风光。二、三十年前,有那么一帮闲情逸致的年轻人,来到这个很少有人问经的首山野游。那时的人们在为温饱忙碌,可能没有太多的闲心到这荒山野岭来游玩;也可能是天天能够望见他视觉上就有些疲劳吧。总之,山上常年没有什么人气,空谷幽幽,径少人至‘’‘’‘’。由于城市的扩张,现在这座山已变为城中之山了,山的周边又修了宽敞的环山路,修缮了榭邰婷阁,使登山健体的人络绎不绝,踏至纷来,这座山就再也静不下来了。</p><p class="ql-block">每次登山时,在气喘微微中颇多体会,在衣食无忧的那些岁月里,仗着年轻,玩心至上,带上那时最时尚的几种装备春游首山;在海边架起篝火中秋赏月。那时照张相还是黑白照片,有照相机的人也是极少,留张照片很是不易。现在好啦!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我们可以用影像记录生活,手机、电脑等多媒体都有了照相、视频功能。可光阴给我们的是,我们都不再回到过去。愿和我同样经历和同样感受的,都能健健康康、乐乐呵呵珍惜每一天!</p><p class="ql-block">发布于 2019-01-08</p> <p class="ql-block">《夏》</p><p class="ql-block">蝉鸣共同振喊着燥热,河塘应该是长满夏荷的时节,涌上心头的,许多过去暑来暑往的故事。到了花甲之年,感到年轻就是好,只要正当年轻,年轻就有强大的,不可重来的,不可粉饰出来的,具有巨大穿透力的内涵和朝气。衰老的过程,不但是身体还有心态。而人一过六十岁,老态象陡崖一样下滑。讨厌的赘肉专门往松弛部位生长,满脸褶子就是笑着都显得很丑。花白而又越来越少的头发,象枯草样稀疏的依附在发亮的头皮上。不管怎么去努力,那些日子不再有,人生的春夏。忘不了那些已过的夏天,年轻的季节。</p> <p class="ql-block">《让心中的河流淌的更远--温泉河改造有感》</p><p class="ql-block">海露曦,</p><p class="ql-block">2022-05-01</p><p class="ql-block">终于盼来了,温泉河的改造。看到数台大型工程机械在河床中施工场面,我想在这岸上住的人们,谁的心中不欣喜异常;谁的心中不泛起波澜。</p><p class="ql-block">温泉河是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河。她婀娜的身姿,并不算长,也不是很宽,尽管有些小家碧玉,由于她附近有温泉泉水的缘故,使她无严寒冰封,紫气升腾;使她明眸清澈,心美一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河中除生活着各种常见的鱼类外,偶尔还可见到甲鱼,听说有人还见到甲鱼在岸边产蛋呢,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水鸟栖息在这里。每当黄昏散步在河畔,绿草青青,岸柳成行,水中的碧波映衬着飘逸的水草,给人一种舒缓、静溢超脱的感受···。当年我曾为她赋一首小诗;</p><p class="ql-block">《温泉河》</p><p class="ql-block">是牵一缕碧翠</p><p class="ql-block">是撷一丝云朵</p><p class="ql-block">未能拢住的阳光</p><p class="ql-block">透出空间的斑驳交错</p><p class="ql-block">曾窃几斗星光鎏月</p><p class="ql-block">曾泊几多岸家灯火</p><p class="ql-block">流来愈疾的圣水</p><p class="ql-block">倾诉小城古老的传说</p><p class="ql-block">从九十年代开始,人们渐渐发现,这条小河失去了原初的光彩,她变得越来越差,越来越糟。河面经常看见漂着死去的鱼儿,有些鱼儿都聚集在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水口处,苟延残喘。用河水浇过的菜都从芯开始腐烂。再也不见鱼翔浅底,听不见蛙声一片了,只有成团结队的蚊子,在黄昏后嗡嗡地叫。从河边走过,一股股腥臭味使人作呕。本世纪初,温泉河的污染不但影响到当地居民的卫生环境;因河水流经疗养区,也影响到了城市疗养、旅游的发展和对外形象。在九八抗洪之后,人民子弟兵,我们最可爱的人,打着“我为第二故乡献力量”的旗帜,五百多名战士,不怕脏,不怕累,人背肩扛给河道清理一次淤,看到战士们在又脏又臭的河水中劳动场面,如同铜雕群塑,永驻老百姓心中。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加之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温泉河仍象“龙须沟”似地,污水横流,垃圾满目,臭味熏天,蚊虫成团`~~.</p><p class="ql-block">当前,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神鼓舞下。再次盼来了,南河、温泉河的综合环境治理和改造项目。沿河两岸修建带状公园,改善河畔居民的民生环境,让广大民众在家门口,畅漾在自己的“御花园”中,感受时代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2020年5月28日周世文 特约记者郝祎报道 目前,兴城市温泉河及东河带状公园综合治理项目有序推进,切实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辖区内“河畅水清、绿树成荫”..)。</p><p class="ql-block">看到数台大型工程机械施工场面,感叹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巨大变化,人们不但要实现,移山填海,高楼大厦,太空追梦。还要创造更多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美好生活,醒悟的人们,开始理智的生活,让我们心中的河,流淌得更远、更远!</p><p class="ql-block">2021-12-15 写于兴城</p> <p class="ql-block">《本命年》</p><p class="ql-block">海露曦,</p><p class="ql-block">2021-11-2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智极成圣,情极成佛。然,先天不足,后天憜纳,专功莠也,人生大半,“不惑”刚明,“耳顺”已至,勒腕叹息。心血来潮,徒画图画,胡言乱语,效颦东坡,逐影乱拍,稀里糊涂,不善交际,缺慧少谋,缠疾多舛,无谋生念,士不入流,此妻多怨,自娱自乐。上有父母,未敢言老;下有儿孙,未敢言老。时光荏苒,上天眷顾,纰润多滋,绕生活力,天伦之乐。少翁寅虎,有悖属相,和善安良。</p> <p class="ql-block">《玩趣》2013-3-28 12:41</p><p class="ql-block">一提到“玩”现代的人们会有很广义的想法,可定量在六、七十年代,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在斗私批修,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日子里;在缺吃少穿,粮票、布票等供应的条件下。“玩”只能是孩子们的专利,成人们可不能有这资产阶级情调的。</p><p class="ql-block">一想到童年,我们是在木材的海洋中成长起来的。有占地面积很大的chu木场 、木材加工厂,厂里整天火车、汽车、马车,车来人往的。家家门前都有高出房脊的木柴垛,储物的仓房、柴火棚子、篱笆院墙都是清一色木材制作,就连雨天泥泞的路上也会被人们随意丢上几块木板供踩踏垫脚用······。</p><p class="ql-block">现在想来我们不是一群傻玩疯淘的孩子,是一群贪玩而又在玩中有些发明创造的孩子。冬日里,我们自己动手钉做了“爬犁” ,能固定在脚上的“脚滑子”,用一截圆木旋出的“冰嘎”。我们还竖起一根三米多高的大木杆,木杆的上方安装了一个大轴承,并用四根粗绳联到下方,如旋转的秋千,我们昵称“四迷糊”。过年的时候,玩耍着自制的“火药枪”实验着“拉炮、摔炮”怎么能够炸响······。春季里,推着铁圈到处跑,为了有声音还在铁圈上加了数个小铁环 ,现在听了那声音都得扰民 。利用摩擦的原理,让车轮上的小罐头盒旋转起来,图案变成动态的了,很是好看。用小木方条做骨架,并等距离的钻出小孔,把废弃的钢丝绳焠了火,拆下钢丝捋直了,编出精美的“鸟笼子”{那时物资流通差,很少见到来自南方的竹子}。经过加工把钢锯条做成锋利的刻刀,临摹盖有“毒草”,字样的小人书上的文官武将,在木板上刻出“pia叽”戳子。没有那么多的印泥,就用蓝钢笔水代替,戳印在硬纸板上,再用剪刀一一裁下;我们还用木板钉制了幻灯机,用玻璃条画出一幅幅生动的幻灯片。躲到一个小黑屋里,用手电筒作光源照明,不时地移动着画面,嘴里还不断地配着音,让小朋友们观看,还象征性的买着门票。每年的秋天,家家都得“扒炕”清理一年来炕洞内积下的炭灰,为冬天取暖做准备,只有在新抹好的炕泥干了之后,人才能在新炕散发的味道中,糊上一层层新纸,并在最上层表纸上面,求人画上花卉、鱼、仙鹤等吉祥图案,然后罩上清漆,两、三天待干后防潮防湿,还美观实用,比较炕席没了那种粗糙劲和不好清理的缺点。每到这个时节也是孩子们高兴的时候,因为可以有理由向家长提出到别人家找宿的要求,和小伙伴们一起,有时就在谁家的柴伙棚子里度过一夜~····。</p><p class="ql-block">总之,那时的孩子可以自由自在的玩耍,不管天,不管地的,不像现在的孩子“养尊处优”的同时还要在“竞争、攀比”的环境中成长,这可能就是时代给我们的印迹。就拿坐火车这件事情来说吧,若干年后坐上了火车、甚至飞机,都没了以前的那种,驰骋神往,心旷神怡的念头了。什么都看淡了也未必是件好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我家为数不多的一张珍贵的黑白照片,说他珍贵是因为这张照片那个时代离我们很遥远。照片中的当事人(左二)——我的父亲也没讲述太多,那就让我来试着通过这张照片来解读一下吧;这张黑白照片拍攝于1954年12月14日,地点是黑龙江省“聖浪”字样。反映的是建国初期,地处小兴安岭的浩浩林海开拓者们——林业工人形象。背景中,窗户上结着厚厚的冰凌花。画面中的四个人都戴着棉帽子穿着棉鞋,其中,猎手腿上还打着绑腿。那只被打死的老虎,腹部下面垫着凳子,为了让耷拉的虎头昂起,前面的人薅着老虎的两耳,用一根木棍支起下垂的虎尾,这样看着死去的老虎,还栩栩如生。通过这张照片,也体会到父辈他们为新生中国的建设所付出的青春和奉献的芳华。他们激情奋斗在林海雪原,爬冰卧雪,就像唱词说的那样,“急令冰雪化春水,迎来春色换人间”的豪情壮志,在自然条件极其艰苦之下,多、快、好、省的生产大量木材,支援祖国建设。向多年来工作在林业系统的工人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倾听鼓浪屿之声》</p><p class="ql-block">我是从东边儿的大海边,去看西边的大海边儿,真应了网红上的那句话,旅游就是从自己待腻的地方去到别人待腻了的地方,在我的印象里“夏门”就会想到“炮打金门”,就会想到许多高音大喇叭组合成一面墙似的,还有戴着斗笠,赤着双脚,背着步枪的民兵。还有月黑风高国民党特务——水鬼……。说了这些,自己都感觉脑残,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一国两制的方针提出也有20余年了。今天的夏门仍和宝岛台湾对阵前沿,但不是兵戎相见了,而是用发展、繁华来征服民意、民心。那就一行看看鼓浪屿,看看鹭岛,看看那里的好景色。</p> <p class="ql-block">《山的记忆》</p><p class="ql-block">虽说童年是林区长大的,可没在深山老林中住过。小时候对山上充满了好奇,有两次机会让我走进了云深不知处的大山,也是唯一的两次进入大山,让我久久难忘。</p><p class="ql-block">上小学的时候,放暑假,我父亲作为工作组去山上林场办事,我随他去了一个叫“丰林”的林场。这是我第一次座上森林小火车,森林小火车就是个用现代话讲就是“迷尼”版的蒸汽机车,绿皮的客车厢,内饰都是木制的。它只牵挂了几节客车厢,车厢里旅客也不多,我只感到它跑起来摇摇晃晃的,遇到上坡时,走的很慢。用了多半天的功夫才到了丰林林场这个地方,小林场被群山环抱,林场有四、五十户人家,都是林业职工及家属,具当地人称,与外界联系的只有“两根线”一根线是我乘座的森林小火车(客车四天一趟)另一根线是铁轨旁排列整齐电话杆上的电话线(兼林业局內部有线广播线)。林场大多家庭都门不上锁🔒 好过一点的人家就养条护院的狗🐶 。我和林场的孩子们,东家窜西家扒碗架子,找吃的。林场不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供应的日常生活用品的供销社,社里还有药品、粮、油,还有生产资料等。每当夜幕降临,林场的柴油发电机就轰鸣起来,可电灯只能亮两个小时,有幸在被窝里看了一场电影,林业局巡回放映员和我住在一起,给林场小广场放映后,回到宿舍又给我放了一遍。那时,山里的条件很不好,我记得小学只有一个老师,1—5年一起上课,校舍就是个木板棚子,课堂内地上釘了几个木桩,木桩上面架起高一些的木板就是桌子,矮一些就是凳子,好在那年代不讲教学。我很快成了山里这帮孩子的中心,跟他们讲山外的事情,汽车是什么样子的…。四天之后,座上返回的小火车,与山里的小伙伴依依惜别,回到了家里。还有一次,在我小学五年级时,秋天 ,学校安排学生去上山打“防火线”(住在林区的人都知道,那时运送木材的小火车,都是燃煤的蒸汽机车 ,铁轨两侧的杂草、枯树枝叶,及易引起森林火灾,需要人去淸理铁轨两侧的杂草枯叶)。听到这个消息,出于孩子的玩心,老兴奋啦,出发的前一天,就磨快了镰刀,又做了个有艺术水平的刀鞘。再三央求母亲,给烙两张糖饼。上山出发的那天,凌晨,天还没亮我和同学们就登上了运材的小火车,这回是坐上运送木材的车进的山,火车跑了好一会儿,东方才鱼肚白,有个同学眼尖,手指喷博欲出的红日,惊呼:快看!日出!同学们都挤到车厢一侧,观赏美景,这时的群山层林尽染,山与山之间荡涤着薄雾,美仑美奂。可就在大家看在兴头上,观太阳的一侧护栏杆突然断裂,车厢许多人瞬间从行驶的火车掉了下去。这件事情好在有惊无险,除了个别同学受点皮外伤,还有一个女同学丢了一块手表,在那时手表是纯粹“奢侈品”。留下一个老师和几个同学去沿途查找,我们则继续乘车驰向工作区域。打草的工作中,有人就偸懒,擅自用火烧荒,这是违章作业,并且没控制好,火头一下就串到桦树林附近,这时只见我班一同学熟悉的身影,他奋不顾身 扑向火海,其他同学也在他的英雄精神感召下,及时扑灭了山火,人及材产都没有重大损失。回到学校,校长口头表扬了该学生的勇敢精神,免除他开除学籍的处分(之前因不遵守学校纪律及頂撞老师,屡教不改而被学校开除学籍)。直到40余年的今天,小学同学聚会,我还提到这事儿,可有的同学却不记得了,我内心掠过一丝不安,难道我们都变老了吗?!可能时代变了,这些陈年旧事不值一提,现代人听着也觉得陌生,曲众合寡,世上什么都会逝去,不可抗拒。就像今天的莽莽林区,也不是我当初描绘的那样,我希翼着它变得更好!更美!老同学们日子过得舒心、愉快!</p> <p class="ql-block">《往事198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3年山东的淄博烧烤火了,2024一开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火了。这把火的烧起,是哈尔滨人的真诚和热忱让五湖四海的人们,感到像回到家一样“滨”至如归;还有就是层出不穷的文旅上的创新。使这个冬天,哈尔滨登上了魁首的宝坐。这不仅让我回忆起四十年前的一九八四年的哈尔滨。</p><p class="ql-block">《往事,1984》1984,冬,哈尔滨。江边防洪纪念塔旁是斯大林公园,甬道上,刮着旋风般的的小清雪。只有几个裸体、夏装的雕像,让人感觉更加冷冽,早已没了行人。偶尔看到高高的树上挂着两个高音大喇叭,巡环播放着一首歌曲(太阳岛上)这时江面已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可见到有些人,踏着之前有人走过的雪痕在江面碎步的前行。江面上还有一些勇敢的冬泳爱好者,凿开25—30米见方的冰层,就地取材搭起跳台,为防脚底部被冰面冻粘上,脚穿木拖鞋,只穿泳裤,戴泳帽,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看到他们不畏严寒,如醉如痴的戏水,不仅为他们竖起大拇哥。广阔的江面上还有一些人,鞋上绑着防滑的代齿的铁板,身上带着钢锥、撬棍、圆锯、手锯和绳索等专用工具,马拉着絞盘和装载着一车车冰块的拖拉机。棉帽子、眉毛、胡须都挂着霜的人们,嘴里喊着劳动号子,在江面上凿取冰块,作为制做冰灯的原料。在中国过春节是老百姓的重头戏,而哈尔滨则把冰灯作为首创独有的招牌菜,(把展示冰雪的平台从兆麟公园的几百上千平方米成功之后,而不满足现状,把它移到更加广阔的松花江上。我们能一饱眼福的看到松花江上,人工打造的梦幻般的冰雪大世界,不能不说这是个了不起的创意启划。)做大做强直到今天。兆麟公园内,能工巧匠正忙着用冰块作为建筑材料,制作亭台廊桥,凝固的飞瀑、假山,来自日本和本土的艺术家们,精心雕琢每一件冰雕作品,美仑美幻,夜晚在色彩斑斓的彩灯映衬下,火树银花,仿佛置身一个水晶般的童话世界。兆麟公园不远就是哈尔滨人气儿挺旺的道里透笼街市场,年货儿这里最全。这年人们对是姓“社”,还是姓“资”的大讨论好象不太热衷了。在鳞次栉比的摊位前或多或少的挂着几或几十张大美人挂历,看着川流不息的人流,我想他们的生意一定不错。还有一些戴着厚厚棉帽,棉手套,在脖领处绕着毛线织的围脖的青年男女,偶尔遇见戴着蛤蟆镜,穿着喇叭裤,手上拎着双喇叭录音机,口里还吃着冰棍、冰糖葫芦的青年。</p><p class="ql-block">在透笼街旁有个圣.索菲亚大教堂,(这个名字是在后来才知道的)建筑物上只有空空的窗洞,窗棱等细节东西都已不存在。我想目睹一下她的芳容,可她被一些临时搭建的木板棚子包围着,她颓废的矗立在那里。</p><p class="ql-block">那时候,太阳岛是全国都知道地名的地方(不要小觑啊,那时旅游热还没有到来)当地人称其为“江北”只有三、四家疗养院沿着江堤一字排开。由于漫洪区域,经常水患不断,这里的居民很少。太阳岛到了冬季,江面上能跑车,就是一个江南的垃圾场,一卡车一卡车的生活垃圾,夹带着西北风和满天刮起的开屁股纸,扑面而来。每年的冬季,封江和开江的日子里,是江北人们出行犯难的时候,有冰不能行船,又不能在江面行走。要绕很多的路,只能从唯一的松花江铁路大桥步行过江。诸多因素把它与平房、王岗等通称为郊区。</p><p class="ql-block">一次,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我们三、五个人踏着冰雪从防洪纪念塔下的江南奔向江北的太阳岛。严冬时节,冰面上刮着北风"卡“卡”的冰裂声,在夜空中传得很远。在经过江心岛柳树丛时,一个同事讲起了<徐秋影案件》发生地就在这里~~{其实是一冤假错案}。文革期间的冤假错案在逐渐平反、纠正。</p><p class="ql-block">还有一次,盛夏时节,饭局后要赶回太阳岛的末班船,晚上十点的末班船只有九站船坞有,那时仗着年轻,从道外的竹林巷,连跑带颠的一直跑到九站,赶上了末班船。我只感到那天跑了很长的路,到现在也不知道有多少里。</p><p class="ql-block">通过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人们开阔了视野,再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了。要好好开拓自己的新生活,一切向钱看,所以就有了一九八六年的十亿人民九亿商。印象挺深刻,我的八四年一段流水帐记忆。{结束}</p><p class="ql-block">2018.11</p> <p class="ql-block">《在美景中漫步——栈道礼赞》</p><p class="ql-block">沿着海岸线,它宛若一条绵延数公里丝滑的飘带,时而的波浪舒缓,跌宕起伏,时而曲折迂回,九曲流觞,看旭日东升,夕阳晚照,渔火点点…。感微微抚面的海风,聆听唱歌的海浪,海鸥的鸣啼翱翔。漫步在栈道,设计者把美好思想充份融入到大自然当中去,让徜徉在这个美丽画轴的人们,如同打开一幅徐徐拉开的长卷,一步一景,人如在画中游。一路走来有鹰嘴崖的听涛,龙湾下的嗮网。海誓园的浪漫,时尚的比基尼广场,丙家湾渔村的灯塔,最是龙回头的奇旎风光。这就是起于和平广场,至于凤栖湾第二浴场的海边栈道。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这里的海岸线,怪石嶙峋,岸边多为礁岩碎石,漫滩地多为泥浆,每天的潮汐的涨起,都让人们近距离亲近大自然的想法,变得困难重重。自从修了栈道,人们在闲暇时光里,走在海边的栈道,迈着闲庭信步般的步伐,去观海,去听涛。去感受大海那四季的风景,去感受今天,变得更加便捷的美好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春之赋》二首</p><p class="ql-block">我走进了春天,</p><p class="ql-block">温暖的阳光,</p><p class="ql-block">驱散了久悃的冬寒。</p><p class="ql-block">我走进了春天,</p><p class="ql-block">那花枝上绽的笑,</p><p class="ql-block">令人陶醉。</p><p class="ql-block">我走进了春天,</p><p class="ql-block">窥看柳条梢间吹动的春暖,</p><p class="ql-block">心装畅快。</p><p class="ql-block">我走进了春天,</p><p class="ql-block">在往复的四季里,</p><p class="ql-block">又去寻找新的春天。</p><p class="ql-block">2024-04-1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春花是春天的伴侣</p><p class="ql-block">春风一招唤</p><p class="ql-block">在春光明媚里</p><p class="ql-block">在数簇春花之中</p><p class="ql-block">你的笑靥来的最早</p><p class="ql-block">而又笑的灿烂</p><p class="ql-block">满山遍野</p><p class="ql-block">亭台街巷</p><p class="ql-block">伫立那里</p><p class="ql-block">嗅早春的花香</p><p class="ql-block">就是你迷美的呼吸</p><p class="ql-block">你在踏春的朗步里</p><p class="ql-block">你在我的眼睛里</p><p class="ql-block">你在我的脑海</p> <p class="ql-block">《少翁小题》纪念“五.四”青年节</p><p class="ql-block">梦里原少年,</p><p class="ql-block">其实两鬓霜,</p><p class="ql-block">不问白昼短,</p><p class="ql-block">不惧夜的长,</p><p class="ql-block">只叹没发少年狂,</p><p class="ql-block">虚度好时光。</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冬天畅想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方的冬天</p><p class="ql-block">冬天的北方</p><p class="ql-block">是和南方不一样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只因为注入了冰与雪</p><p class="ql-block">才有了上天的紫气东来</p><p class="ql-block">才有了大地的素裹银装</p><p class="ql-block">才让灵魂深处为之恸容</p><p class="ql-block">伟人才能抒发</p><p class="ql-block">千里冰封、万里雪飘</p><p class="ql-block">江山如此多娇</p><p class="ql-block">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博大篇章</p><p class="ql-block">三个牧童必言牛犊</p><p class="ql-block">三个女人必言丈夫</p><p class="ql-block">三个林业工人呦</p><p class="ql-block">必言那高高的松树</p><p class="ql-block">是那个激情的岁月革命精神的畅想</p><p class="ql-block">郭晓川的吟诵</p><p class="ql-block">仍回荡在林海雪原、红松的故乡</p><p class="ql-block">朋友</p><p class="ql-block">别说当代没有诗了</p><p class="ql-block">是暂时生活没了方向</p><p class="ql-block">拜读田地的《我的南方、北方》</p><p class="ql-block">那细腻的笔触</p><p class="ql-block">道出当代遊子的吟唱</p><p class="ql-block">我以南方的热烈</p><p class="ql-block">思念北方的苍凉</p><p class="ql-block">梦里多少次回到家乡</p><p class="ql-block">现如今也难寻原来的模样</p><p class="ql-block">人们告别了平房住上了高高的楼房,</p><p class="ql-block">在宽敞明亮的窗前眺望</p><p class="ql-block">高铁列车如腾龙驾雾</p><p class="ql-block">弛骋千里雪原林海口岸边疆</p><p class="ql-block">慨叹心赞祖国的发展</p><p class="ql-block">福祉新时代的荣光</p><p class="ql-block">北方</p><p class="ql-block">那是祖国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有了冰雪的魔力</p><p class="ql-block">才有冬天的模样</p><p class="ql-block">清晨那轻纱般的薄雾</p><p class="ql-block">环绕着山坳田地村庄</p><p class="ql-block">呵气中透出生活的勇气</p><p class="ql-block">任凭睫毛、发梢染上风霜</p><p class="ql-block">漫天飘雪的季节</p><p class="ql-block">携来门里门外的烟火气</p><p class="ql-block">你会感受北方大姐的泼辣热情</p><p class="ql-block">北方大哥的豪气直爽</p><p class="ql-block">朋友</p><p class="ql-block">欢迎你来到北方</p><p class="ql-block">经过冰与雪的洗礼</p><p class="ql-block">我想你定会体会</p><p class="ql-block">涌上心头的诗和远方</p><p class="ql-block"> 2023.12.31于兴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