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华夏文明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农村宛如一片丰饶而深沉的土壤,源源不断地孕育并滋养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万千根系。它不仅是农耕文明的物质承载,更是民族精神与文化基因的深厚寄托。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高歌猛进,城市化浪潮以排山倒海之势袭来,农村人口如潮水般向城市涌流,曾经生机勃勃的乡村渐趋荒芜。伴随这一变迁,众多璀璨的传统文化瑰宝也濒临消逝,这不仅是文化传承脉络上的重大裂痕,更促使我们对现代文明的走向与人类社会发展路径展开深度反思。</p> <p class="ql-block"> 我们曾因四大发明而雄霸世界,我们也曾饱受火炮利舰的侵略和凌辱,科技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助力国家崛起,也可能带来惨痛危机 。在科技日新月异,尤其是人工智能如日中天的当下,社会景观发生了深刻变革。多数年轻人沉浸于游戏娱乐的虚拟世界,热衷于追逐高科技领域的新奇潮流,却对传统中医、节气历法以及经典古籍缺乏基本的兴趣与了解。令人痛心的是,一些医科大学的学生竟不识常见中药,地质大学的学生难以辨别稀土与普通矿物质,农业大学的学生对关乎农业生产核心的节气历法一无所知。当今教育分科愈发精细,医疗设施不断完善,医院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药店的数量甚至超越银行网点,然而,患病群体却日益庞大,医疗费用持续攀升,治疗效果却未能达到预期。与此同时,人们普遍感受到生活压力如巨石般沉重,幸福感并未随着科技进步而同步提升。</p> <p class="ql-block"> 回溯传统文化的深邃渊薮,孔子所传的《易传》,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蕴含着穿越时空的无尽智慧,是华夏文明的思想源泉。古代的《连山》《归藏》虽已在岁月的长河中失传,仅存《周易》六十四卦完整流传至今,但其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和宇宙观,依然熠熠生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一出自《周易》的千古名句,成为清华大学的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砥砺奋进、胸怀天下。在传统文化的星空中,还有扁鹊、华佗、李时珍、王叔和等医学巨匠,他们以卓越的医术和无私的奉献,为人类健康事业立下不朽功勋;更有那些在自然灾害、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拯救苍生的仁人志士,被后人尊奉为神明,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脊梁。</p> <p class="ql-block"> 本土道教与外来佛教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呈现出鲜明各异的文化特质。道士们秉持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践行清静无为的修行理念,心怀感恩、回馈社会,平日里隐于山林,远离尘世喧嚣,然而每当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总会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济世救民;而寺院僧人以慈悲为怀,广结善缘,日常吃斋念佛,接受信众供奉,与朝廷的联系相对更为紧密,由此便有了“僧胖道瘦”的形象写照,历史上也曾因种种复杂原因引发数次灭佛运动,这些现象都深刻反映了不同文化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发展轨迹与冲突融合。</p> <p class="ql-block"> 几千年来,秉持“敬天爱人,止于至善”理念的农耕文明古人,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与丰富的物质资源,他们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敬畏天地、珍惜资源,不像现代社会在短短几十年间就过度消耗了后代的生存根基。如今,雨带北移,沙漠有望逐步转化为绿洲,这无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了新的历史契机。然而,越是在这样充满希望的时刻,我们越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铭记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时刻怀有居安思危的敬畏之心。</p> <p class="ql-block"> 值得警惕的是,当下外来文化中的糟粕如暗流涌动,严重侵蚀着民众的精神世界与生命健康。传统中医这一中式瑰宝在国内遭遇冷遇,发展举步维艰,却在朝鲜、日本等国家得到重视与传承,蓬勃发展。农村,这片曾经藏龙卧虎、蕴含着无数传统文化精髓的广袤土地,诸如紫微算术、天文历数、医方遁甲之类的方技数术等珍贵文化遗产,正逐渐在时代的洪流中走向消逝。</p> <p class="ql-block"> 台湾教授曾仕强以其通俗易懂且深入浅出的方式解读《易经》智慧,他强调《易经》所蕴含的是一种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洞察与哲学思考,它并非仅仅是一本古老的占卜之书,而是指导人们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把握时机、顺应规律、趋利避害。曾仕强教授指出,《易经》中的阴阳观念,深刻揭示了世间万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本质特征,这种阴阳平衡的思想贯穿于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之中,是中华文化独特的智慧结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会运用《易经》的思维方式,以更加从容、智慧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与机遇。</p> <p class="ql-block"> 北大文学院黎荔博士则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深入剖析《易经》在文学、哲学、历史等多个领域的深远影响。她认为,《易经》不仅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哲学经典,更是一部蕴含着丰富文学意象与表达技巧的文学巨著。其独特的卦象符号系统,以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方式,传达了古人对世界的认知与理解,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同时,《易经》中所体现的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对道德修养的高度重视,都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的体能呈现出明显的退化趋势,过去人们习以为常的爬树、珠算、冶炼、传统急救、炮制药材、制造火药等技能,如今的孩子大多已不再掌握。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人工智能虽然是强大的工具,但倘若使用不当,极有可能脱离人类的掌控,给人类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灾难。回顾人类历史,战争与瘟疫多次成为导致民族衰落甚至灭亡的罪魁祸首。我们应当从古人的智慧和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汲取养分,选择敬畏自然、分散居住、节约资源、循环利用、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p> <p class="ql-block"> 在古代,“不学易,不可为相”,深刻体现了《易经》在国家治理、人生决策等方面的重要指导地位。《易经》与传统医学更是紧密相连,它们共同遵循着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在我们对地球和宇宙的认知仍极为有限(不足5%)的当下,应当充分运用《易经》中的“简易”和“不易”原则,去探索人生的“变易”之道,深刻把握阴阳平衡的精髓,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与可持续发展。我们绝不能被西方某些伪科学所迷惑,而应重新唤起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深入挖掘、传承其博大精深的智慧,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引领人类走向更加光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守护好民族文化的根脉,续写华夏文明的辉煌篇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拍摄地出镜村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泽州县黍米山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长治市南宋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平市良户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陵川县四义庄村玉皇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陵川县东尧村侍郎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平市中庙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阳城县蟒河镇小坡窊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泽州县冶底村岱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陵川县郊底村白玉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泽州县川底镇柏杨沟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