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充市朱德故里景区,是位于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马鞍镇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总体规划面积52.5平方公里,核心景区5.6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次驱车前往重庆,特意安排了一段参观朱德故居的行程。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的领导人之一,朱德的故事和精神值得我们铭记。虽然门票免费,但观光车票每人25元,时间有限只能选择乘坐景区大巴。</span></p> <p class="ql-block">朱德故里景区属中丘中谷地貌,海拔最高点关刀山657.75米,是一个与村民共生共融的开放式、原生态景区,景区由琳琅山、柏杨湖、蓬莱阁、插旗山景区和马鞍古镇五部分组成,核心景区由朱德故居、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等核心景点组成!</p> <p class="ql-block">从旅游中心进入景区,经过的景点包括国防教育园—丁氏庄园—大垭豁—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朱德故居—朱德诞生地—朱德父母故居等。</p> <p class="ql-block">1909年2月,从四川仪陇县高等小学堂辞职的朱德,来到昆明投考刚创立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在首次招考中,因优先录取当地子弟兵,朱德落榜。后来朱德将籍贯改为“云南临安府蒙自县”,并将原名朱建德改为朱德。在年底招考中,朱德顺利考入讲武堂。</p><p class="ql-block">朱德从讲武堂毕业后就在滇军任职。从最底层的副目(副班长)干起,历任营长、团长,直到1917年在护国战争中升任滇军第二军第十三旅少将旅长。1921年春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云南省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p><p class="ql-block">1922年3月,朱德离开昆明赴德国留学。从1909年2月到昆明求学,至1922年3月赴德国留学,朱德在云南度过了13个春秋,朱德把云南看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琳琅井是朱德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夏天(当年14岁)亲手挖掘的一口水井。整个井占地面积150平方米,井台面积30平方米,条石砌成圆形井口,井口直径约0.7米,井深7米,四周用条石砌井壁。井台高出地面1米,井台外竖有大理石保护标志碑。井台北面是一座高3米、宽5米的照壁,照壁正中刻有“琳琅井”三个行书大字,照壁上面是一座“饮水思源”六角亭,亭内立有一块黑色大理石碑,正面刻有“饮水思源”,背面刻有“琳琅井记”。该处文物在一处较平整的地带,基础稳固。</p> <p class="ql-block">朱德诞生地位于琳琅山下的李家湾,是朱家租用丁姓地主废弃的一间破木板仓屋,占地420平方米。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12月1日(农历冬月初六)早晨,朱德就诞生在这间狭窄矮小、面积仅有16平方米的木板仓屋里,并在此生活达八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朱德故居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是朱家先辈从广东入川的第二住地,已有190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土木结构房屋,典型的川北农家小院。朱德从9岁开始在这里住了整整14年,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屋内按照朱德离家时的原貌陈列着朱德及其家人使用过的物品,堂屋门楣上方的匾额系一代文豪郭沫若亲笔书赠,屋侧的“双柏树”、“琳琅井”是朱德当年劳动、生活、学习的见证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