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又是一年三月三 作者:李文君 江苏

李文君

<p class="ql-block">又是一年三月三</p><p class="ql-block">作者:李文君(江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首《又是一年三月三》的歌曲,已根深蒂固地萦绕、盘踞在我的脑海深处多年。无论我身处何境,耳边总会想起那首少年时代的女歌星抒情甜美的歌声。而那时,年少懵懂的我,经常和小妹一起唱着这首三月三的歌曲。我特别喜欢这首歌的歌词和曲调,歌词写的非常好,唱出了那个年代童年或少年的迫不及待的去开阔的场地放风筝的情景。那个年代生长在农村的我们,没有现代人的优越条件,农村广阔的天地间,便是我们寻找各种乐趣的源泉。而一首三月三的歌曲,却唱出了那个年代我们的心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月三,在我的故乡也称为"鬼节",故而三月三又在某种关系上,和清明扯上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又扯不断的一层近似亲戚的关系。记得每年春天,临近三月三和清明的时候,母亲总是提前几天在田埂地头挑剪一些清香四溢、粗壮嫩绿的粉蒿子。然后在三月三前一两天里,做上一回蒿子粑粑,让我们一家每人吃几个。特别是在农历三月三这天,全家人都要吃点蒿子粑粑,说是要"粑魂"的一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做蒿子粑粑的程序操作起来也比较繁杂:蒿子有两种,一种是绿色的蒿子,另外一种就是粉蒿子。母亲总是把挑剪回来的蒿子仔细地摘洗干净,切成细如米粒般大小,然后再用切菜刀剁碎,放在淘米的竹篾篓里用清水过滤淘洗干净。直到蒿子那绿色的苦汁水清洗干净,再把绿泥般的蒿子,捏成几个大团子放好。然后把切碎的腊肉蒿子和葱姜蒜叶放在大锅里爆炒拌匀加水,把准备好的糯米粉放进炒锅炒拌均匀与之揉好。(糯米粉是糯米和早米、杂交米和粳米,任意一种米兑好洗净晒干,再去加工厂加工成米粉)然后撕一个小米粉团在手里揉一揉做成一个小圆饼,放在抹油的锅里煎黄,在洒点水盖好锅盖闷上几分钟。这样一锅香气扑鼻、闪着油量诱人的黄绿光泽的蒿子粑粑,带着清香浓郁芬芳的美味,怎不叫人馋涎欲滴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三月三吃蒿子粑粑,在我的故乡宣城早就是一种风俗。而蒿子和艾叶长相极为相似,三月三吃蒿子粑粑寓意深远:辟邪、平安、健康和吉祥。所以在故乡每逢在三月三那天,家中所有人,都会吃点用腊肉做的香气扑鼻的蒿子粑粑,祈福那一年里家中所有人都能平安健康的度过每一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我早已离开故乡多年,但是每逢春暖花开时,我时常想念故乡,想念着故乡三月三的蒿子粑粑,想念我儿时的美好回忆。而《又是一年三月三》的歌曲,早已和我的心融为一起,它就像一个烙印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无论我身处何方,在我心灵深处却时常倔强地萦绕响起那首歌:如今每逢春风暖,常念三月三,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李文君原名李云霞,江苏苏州人。苏州市吴江区作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呼兰区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诗学会会员、青年文学家理事、分湖诗社会员、曾担任《南国文学》苏州分社社长,著有长篇小说《网》《野菊花盛开的时候》《李文君诗文集》作品刊于网络平台及纸刊《鄂州周刊》《樊湖.中国诗歌年选》《青年文学家》《华中文学》《萧乡文学》《苍梧晚报》《读者报》《秋鲈诗苑》《小作家报》《中国诗歌》《文化时空》《现代快报》《菲律宾商报》《冀时报》《大渡河》《三角洲》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