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早就对民国时期最后的四大闺秀感兴趣。年后,我在网上买了《合肥四姐妹》一书,对合肥张家大户四姐妹的家事及成长经历有一个大致了解。兴趣使然,前不久,我又读了四姐妹中二姐张允和口述,叶稚珊编著的《张家旧事》。</p> <p class="ql-block"> 四姐妹的曾祖父张树声乃清末重臣,是李鸿章的左膀右臂,曾任两广总督,其家境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 四姐妹的父亲张武龄热衷教育事业,在苏州他不接受任何赞助,独资创办了乐益女中。他办学的理念是让女孩子接触新思想,新生活,摆脱陈腐的道德观念的束缚,成为身心健康对社会有用的人。</p> <p class="ql-block"> 张闻天曾任乐益女中的语文教员。中共苏州独立支部在乐益秘密成立。</p> <p class="ql-block"> 张家十个孩子,四姐妹在前,六个弟弟在后。四姐妹是长女张元和、次女张允和、三女张兆和、四女张充和。</p> <p class="ql-block"> 允和说:四姐妹的名字里都有两条腿,许是父亲的暗喻:希望在那个被禁锢的时代,家里的女孩能迈开健康有力的双腿,走向社会。</p> <p class="ql-block"> 四姐妹没有辜负父亲的理念,家境殷实的她们,从小在私塾学习,长大后都进入了中学、考上了大学。六个弟弟也先后上了大学、其中两人曾到日本留学。</p> <p class="ql-block"> 此书还有一大特点——照片多。78幅人物图片,极大地丰富了书中内容的生动性。那些穿着时尚的旧人,鲜活地再现,仿佛和我们一起,重新聆听张家的曾经和过往。</p> <p class="ql-block"> 四姐妹除个人专长,一生酷爱昆曲。改革开放后,已经七十岁的允和荣任北京昆曲研究社社长,同俞平伯等专家为昆曲的发展尽力作为,八十岁才卸任。一九八六年,四姐妹相聚北京,从小喜爱登台演戏的她们,情难自已,大姐和四妹粉墨登场演出了她们从小熟悉的昆曲《牡丹亭》。大姐元和又演柳梦梅,四妹再演杜丽娘。</p> <p class="ql-block"> 三妹兆和与沈从文的爱情经历一直被世人津津乐道。作者允和描述的一段更是趣味横生。当年沈从文对兆和不懈地追求,惹恼了兆和。她拿着沈从文写给她的信,到校长胡适处告状。胡适说:沈从文是顽固地爱着你。兆和倔倔地说:我是顽固地不爱他。话虽如此,两人最后终成眷属。</p> <p class="ql-block"> 四姐妹分别嫁给了昆曲家顾传玠,语言学家周有光,作家沈从文和汉学家傅汉思。她们的婚姻充分展现了她们的个人魅力和社交圈子。</p> <p class="ql-block"> 现在,关于张家旧事的书林林总总,每个版本的内容虽各有不同,但也有相碰的情节。读《张家旧事》,读者可了解在历史的进程中一个大家族的各种生存状态,很多事件,放在今天,还会让人借鉴深思。丽人入眼,旧事如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