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中的清明诗韵

山映斜阳

<p class="ql-block">  春日的阳光温柔洒落,为万物披上一层金色薄纱。三·一班的教室里,所有同学正沉浸在一场特殊的文化之旅中——他们在专用书写纸上,认真誊抄着唐代杜牧的《清明》。</p> <p class="ql-block">  瞧,那整齐排列的田字格,就像一方方小小的舞台,孩子们用手中的笔,让一个个汉字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清”字的三点水,似潺潺溪流,流淌出清明时节的湿润与灵动;“明”字的日月组合,仿佛交织出昼夜交替间那份对先人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  每一个孩子都全神贯注,眼神里透着坚定与执着。聂瑞阳书写时,笔画刚劲有力,仿佛在向古人致敬;郭承泽下笔稳健,力求每一笔都精准到位;杨又轩、杨汐、朱婉萌等同学也不甘示弱,认真斟酌着字的间架结构,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融入其中。</p> <p class="ql-block">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一句诗,在孩子们笔下,仿佛能让人看到细密的雨丝飘洒,打湿了行人的肩头,也打湿了岁月的记忆。“路上行人欲断魂”,他们书写的字迹中,似乎藏着行人的惆怅与哀伤,那是对逝去亲人深深的眷恋。</p> <p class="ql-block">  借由这次书写,经典诗词不再是课本里生硬的知识,而是化作了孩子们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同。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书写技巧,更在他们小小的心灵中,种下了清明文化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在未来的日子里,这颗种子会不断生根发芽,让他们明白,清明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以来追思、缅怀、感恩等诸多情感的文化符号,而他们,正是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p> <p class="ql-block">编辑: 刘凤霞</p><p class="ql-block">审核: 尹飞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