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微雨漾涟漪,人间又清明。清明节即将来临,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要求,现将2025年清明节放假安排告知如下:</p><p class="ql-block"> 4月4日(周五)至6日(周日)放假3天,不调休。4月7日(周一)上课。</p> <p class="ql-block"> 敬请家长们督促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在带孩子外出踏青、游玩之际,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尤其要警惕季节性传染病的侵扰,确保出行安全且健康。衷心祝愿您和家人节日安康、阖家幸福!</p> 清明节由来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其由来可以追溯到周代,最初是一个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节气。</p><p class="ql-block">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之说。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p> 清明节的习俗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寄托了人们对先人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美好祈愿。</p> 致家长的一封信 <p class="ql-block"> 1.文明祭扫,防火于未“燃”</p><p class="ql-block"> 低碳追思:倡导用鲜花、植树、网络祭扫等方式缅怀先人,拒绝焚烧纸钱、燃放鞭炮。</p><p class="ql-block"> 森林防火:若进山祭扫,严禁携带火种,教育孩子远离火源,离开时确认余火彻底熄灭。</p> <p class="ql-block"> 2.出行守规,平安同行</p><p class="ql-block"> 交通规则: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上路,不坐超载车、无证车;家长驾车需系安全带、不酒驾。</p><p class="ql-block"> 步行安全:过马路牵紧孩子,遵守信号灯,不在车流中穿行,警惕“鬼探头”风险。</p> <p class="ql-block"> 3.远离水域,防溺警钟</p><p class="ql-block"> “六不”原则:不私自下水、不结伴野泳、不到无救援水域、不盲目施救。</p><p class="ql-block"> 家长监管:外出踏青时紧盯孩子,远离水库、河沟,谨防失足落水。</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4.居家防护,隐患清零</p><p class="ql-block"> 危险物品:妥善保管刀具、药品、消毒剂,教育孩子不触碰插座、燃气阀门。</p><p class="ql-block"> 防骗意识:独自在家时不开门接待陌生人,不轻信中奖、充值等网络信息。</p> <p class="ql-block"> 5.饮食健康,疾病预防</p><p class="ql-block"> 节气饮食:食用青团等传统食物需适量,避免生冷、过期食品,预防肠胃炎。</p><p class="ql-block"> 春季防疫:流感高发期,少去人群密集处,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p> <p class="ql-block"> 6.网络安全,绿色用网</p><p class="ql-block"> 时间管理:每日使用电子产品不超过30分钟,禁止沉迷游戏或短视频。</p><p class="ql-block"> 信息保护:不点击陌生链接,不泄露家庭住址、电话等隐私信息。</p> <p class="ql-block"> 安全无小事,防范记心间。让我们以清明为契机,引导孩子敬畏生命、感恩前行,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守护中茁壮成长。祝愿您和家人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清明假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编辑:黄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校对:吴晓萍 张淑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审核:沈文伟 许青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