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浪花—福州旧时光,小学放学途中街景的回忆

万花筒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的福州,河湖密布,水乡特色浓郁,如今却只能在记忆里寻觅。那些放学回家的路,沿途的风景,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珍藏。</p><p class="ql-block"> 从台四小(东风小学)放学后,我沿着延平路、学军路、达道路一路走回家,沿途的鱼塘、小桥、老街,每一处都藏着童年的故事。学军路上,工商联前的鱼塘是我最爱的逗留地。那围鱼塘低矮的石墙、几级台阶直通池塘边,我常在那儿抓蝌蚪、捞小鱼苗,装进玻璃瓶里赏玩。有时也走进工商联,开阔的场地、两旁的花卉树木,还有那小山丘上的大礼堂,像极了迷你版的长城烽火台,壮观又神秘。大礼堂里偶尔有双杭街道办事处(与工商联仅一墙之隔)大会或演出,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 小桥头,八一七路与下杭路交汇的十字路口,曾是繁华的所在。交警岗亭、国营水果店、饮食店,还有那条被八一七路桥跨越的小河。我常在饮食店吃锅边、虾酥,对面的河水虽有污水排放,仍有人游泳、取水。小桥头旁的公共厕所,如今想来,也是一段独特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达道路上,台江区交警大队、国营煤店,我家的蜂窝煤就是从那儿买来的。过了煤店再往前走500多米,就快到家了。道路两旁是木板房,有的房屋倾斜得很厉害,这就是福州被称为“纸糊的福州”的由来。最先经过的是国营粮店(如今耸立地铁大厦,见图4),那时几乎都是由我带着票证和钱来这家粮店买米。再往前走快到医院了,又有一座桥,小河从桥下穿过,如今这里也变成了道路(见图7)。桥头左侧,有家小理发店,我常在此理头发。</p><p class="ql-block"> 这一带常有小混混出没,进行敲诈。每当经过这里,我总是十分警惕,小心翼翼地快速通过。那些日子,虽然有些惊险,但也充满了童年的趣味。如今,这些地方都变了模样,变成了新的马路、新的建筑,但那些记忆,就像浪花一样,永远在心底翻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