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各位朋友:</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上巳节,又是轩辕黄帝的生日,特转一篇我去年发表在《百度》和《今日头条》上的文章,供大家参考。</p><p class="ql-block"> 庞戢武(82岁)书 </p><p class="ql-block"> 乙巳( 2025)三月初三</p> <p class="ql-block"> 闲谈“上巳节”</p><p class="ql-block"> 四川达州 庞戢武/文</p><p class="ql-block"> 当今,中外各种节日繁多,但是,有一个叫“上巳节”的中国民俗节,不少炎黄子孙贫于知晓,下面我就浅谈这个话题。</p><p class="ql-block"> 一,什么是上巳节?</p><p class="ql-block"> 上巳sì节,是一个古老的民俗节日。</p><p class="ql-block"> 上古时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巳,地支的第六位;巳时,指上午九点到十一点)。</p><p class="ql-block"> “上巳”一词最早收录在《周礼》中:“岁时祓fu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所以,上巳节与古代人们对水神的崇拜有关。</p><p class="ql-block"> 水乃生命之源,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至关重要,它还在文化层面上承载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在许多古代文明中,水被赋予了神圣和神秘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真武大帝既是水神,又是司命之神,当然在民间享有重要奉祀之位。</p><p class="ql-block"> 那么,为什么后来又将上巳节定为三月三呢?</p><p class="ql-block"> 首先,传说三月三是水神真武大帝的诞辰,崇拜水神的人们当然在这一天要为之纪念。</p><p class="ql-block"> 还有,公元前4856年,在当今河南新郑轩辕之丘,有一个以龙为图腾的国家,这个龙图腾国的君主就是轩辕黄帝的父亲少典。</p><p class="ql-block"> 据说,有一年农历三月初三,宫殿中传来了婴儿的啼哭,于是人们便将农历三月三认为是黄帝的诞辰。</p><p class="ql-block"> 中国有句古语:“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人们常在这一天予以庆贺和纪念。 </p><p class="ql-block"> 还有,这一天也是王母娘娘的诞辰。相传,王母娘娘这一天会在瑶池举办蟠桃会,邀请天界各路神仙参加,庆祝生日。</p><p class="ql-block"> 不仅如此,还因为“三”为阳数,“重三”就更十分吉利了。</p><p class="ql-block"> 所以,魏晋以后,上巳节就由“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固定为农历三月初三了。</p><p class="ql-block"> 二.“上已节”是中国的情人节</p><p class="ql-block"> 在古代风水学中,三月三是“重三”,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日子,人们会在家中做一些仪式或有一些特殊的风俗来迎接这个春天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在周朝时期,三月三就有了一种娱乐活动——祓禊(fuxi)。 </p><p class="ql-block"> 古人在水边畔浴以除不祥。这是一种通过清洁身体,祛病消灾,除恶祈福的祭祀活动。在这一天,青年男女聚集郊外水边嬉戏,如此一来,就提供了“遇见爱情”的契机。</p><p class="ql-block"> 除了祓禊之外,还有采兰、沐浴、嬉戏、饮酒等活动,其中以“曲水流觞shang”最为出名。</p><p class="ql-block"> 汉代以后,在这个节日里,开展契婚配,求生育的活动,逐步将上巳节演变为男女相恋的歌节活动。</p><p class="ql-block"> 这个节日,不仅增加了家庭的凝聚力,使人民对自己的国家、民族与家族有认同感,而且通过感受春天的美好,对故土的热爱与眷恋,对特定食物,如五色糯米饭的品尝,使人们在心理学上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p><p class="ql-block"> 在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p><p class="ql-block"> 据说,上巳节又有“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即用兰汤以驱除邪气。</p><p class="ql-block"> 兰草被用作灵物,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须先进行斋戒,其中包括当时最好的洗浴方式“兰汤沐浴”。</p><p class="ql-block"> 很多史料记载,上巳节又叫“女儿节”,也叫“桃花节”。</p><p class="ql-block"> 由于古代汉族少女的成人礼,一般在这个日子举行,曰“上巳春嬉”。</p><p class="ql-block"> 成人礼又叫“笄ji礼”(“及笄”是古人女子满15岁)。举行活动时,女儿们临水而行,在水边游玩采兰,穿上漂亮的衣服,踏歌起舞,以驱除邪气。由于女子春天最爱在水边游玩,因此,上巳节又叫“女儿节”、“桃花节”。</p><p class="ql-block"> 有关“上巳节”是中国人的情人节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中,比西方情人节早了1000余年。</p><p class="ql-block"> 在先秦·《诗经·郑风》中有:“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p><p class="ql-block"> 在这首诗里就写了一个古代的情人节,大相亲的场面。诗中交代了时间、地点:在溱洧之处,于初春时节,春水涌流之际,参加嬉戏的青年人之多,不可胜数,可谓熙熙攘攘,茫茫人海,场面欢快热烈。</p><p class="ql-block"> 先秦以后,“三月三”这个情人节在各代延传开来。</p><p class="ql-block"> 至唐代,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简洁精美地将其摇曳绮丽之风情描写得淋漓尽致。每年的上巳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男女相会,即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情人节”。</p><p class="ql-block"> 三月三,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尤其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有很多传统习俗,它也被视为是对中国古代“上巳节”的传承。</p><p class="ql-block"> 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各种民俗活动如:唱山歌、抛绣球和舞龙舞狮等,展示才艺和智慧,弘扬传统文化,增进人之间的情谊。</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广西在三月三,还特地放假连休,开展各项庆祝活动。</p><p class="ql-block"> 在广西,这个“三月三”,又称“壮族三月三”或“歌圩节”(又叫歌婆节、歌仙节°),赛山歌、绣球传情、碰彩蛋、打铜鼓等。</p><p class="ql-block"> 据说,曾经在广西,有一对青年男女,因唱山歌相爱但无法结为夫妻而双双殉情。为了纪念他们,形成了每年在他们殉情的日子里开展歌圩活动。</p><p class="ql-block"> 纪念歌仙刘三姐,赛山歌,更是这一天不可或缺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综上,对于炎黄子孙的情人节,有人说是元宵节,也有人说是七夕节,倒不如说是上巳节更恰当一些。 </p><p class="ql-block"> 建议大家,过好我们自己的节日,不必再稀里糊涂、皂白不分地去过那个西方“2月14”的情人节了!</p><p class="ql-block"> 2024.4.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