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我父异国立战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父亲施东才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他响应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驾驶坦克车毅然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并荣立二等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50年,美国悍然发动朝鲜战争,为了保家卫国,父亲参加了抗美援朝。在战斗中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和小功多次。其中荣立二等功的经过是:在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4军191师1951年10月3日开始的马良山地区防御作战中,当父亲驾着坦克车在与敌军坦克车作战时,由于敌我两辆坦克离得太近,已无法进行开炮了,于是父亲横下一条心,驾驶着坦克车开足马力直冲过去,把敌军那辆与父亲对峙的坦克车给撞毁了。据资料记载,整个马良山作战共击毁敌军坦克6辆,其中我父亲就击毁了1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战斗结束后,为了表彰父亲的英勇大无畏的精神,父亲被所在部队评为二等功臣。我小时候曾见过父亲的立功证书,上面记录着父亲的立功经过,内容大致是:施东才同志在战场上机智勇敢指挥战车,果断地冲向敌军坦克。当老家得知父亲立功的消息后,当地政府在伍仁桥乡大礼堂召开了庆功大会,给我爷爷、奶奶和哥哥施栓庄戴上了大红花,政府还给我家赠送了一块木匾,上面刻着4个大字:立功異(异)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曾听我娘说,政府当时还安排在村里搭台唱戏庆贺,后因斯大林的逝世终止了欢庆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马良山战斗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4军第191师奉命担负临津江以西马良山、高旺山地区防御作战任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0月3日开始,英联邦第1师及美军骑兵第1师第5团一部,在6个炮兵营、120余辆坦克及大量飞机支援下,每天以1~2个团的兵力,向第191师防御阵地实施逐点、多梯队的轮番攻击。第191师先后加强15个炮兵连、3个高射炮兵营、2个坦克连,依托掩蔽部和野战工事,控制前沿阵地,扼守纵深要点,抗击英、美军的进攻。各要点均经反复争夺,阵地多次易手。5日,英、美军把进攻重点指向马良山主峰及其西南216.8高地,坚守主峰的志愿军2个连击退英、美军10余次冲击,毙伤100余人;坚守216.8高地的第571团1个连,从5日至7日,依托简易坑道式掩蔽部,顽强抗击3昼夜,击退英军2个营的21次冲击,毙伤700余名,自身仅伤亡26人。战至8日,第191师主动撤至黄鸡山、基谷里、白石洞一线,继续进行防御。英联邦第1师以伤亡2600余人的代价,前进3千米,占领了马良山。英军占领马良山后,以第28旅1个营防守,并形成了支撑点式环形坚固防御阵地体系。11月4日,第191师以3个步兵营,在57门火炮、10辆坦克支援下,向马良山实施反击作战。15时开始炮火准备,摧毁英军大部工事。15时40分炮火假转移,将英军人员诱出工事,然后突然实施炮火覆盖,予以大量杀伤。坦克在炮火掩护下,隐蔽占领直瞄射击阵地,摧毁英军前沿残存工事。高射火器则配置在炮兵和坦克阵地附近,担负对空防御作战任务。16时05分,志愿军炮火向纵深延伸,步兵开始发起冲击,以正面牵制、翼侧攻击、分割包围、断敌退路的战法,不到3个小时,全歼英军1个营,夺回英军坚固防守的马良山阵地。随后,又在5~7日击退英军4个营的多次反扑,巩固了占领阵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战斗结果是:第191师在马良山防御和反击作战中,各兵种密切协同,共毙伤俘英、美军4400余人,击落飞机14架,击毁坦克6辆。两次作战中,第191师共伤亡1600余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