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资江穿<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化县城而过,县城南面是大山,北面地势较低,风水上存在着“无与为对”的不足,为应对洪水泛滥,在城北建塔镇之。</span></p> <p class="ql-block"> 据清道光《新化县志》载,清雍正九年(1731年),修木塔。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因木塔年久失修频临坍塌,当地乡绅募捐改建石塔。</p> <p class="ql-block"> 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底,正式开工,只建成了塔基,因资金短缺停工。</p> <p class="ql-block">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由新化县七大家族共同续建,每个家族负责修建一层。清道光十四年,北塔修建完工。</p> <p class="ql-block"> 塔的南面为正门入口,门帽由石块雕成,上拱下方,大门木制,门头题“北门锁钥”四字,两边书有对联。塔内有砖砌台阶492级,可盘旋而上,直达七层顶部。</p> <p class="ql-block"> 北塔为楼阁式青砖石塔,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0平方米,七层八角,通高42米,边长6米,塔基由科石砌成,塔壁由青砖砌成。</p> <p class="ql-block"> 2000年,新化县文物部门对北塔外部进行维修,使该塔恢复了昔日的风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