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奔赴,共育花开-----胡村幼儿园家长讲座

白色玫瑰

<p class="ql-block">  在教育的征程中,家庭与幼儿园如同两股温暖而有力的源泉,共同滋养着孩子成长的沃土。为了进一步加强家园共育,携手助力幼儿健康成长,胡村幼儿园特别举办了这场意义非凡的家长讲座活动。本次讲座邀请到了三位资深幼教专家,她们带着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前沿的育儿理念,为家长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知识盛宴。</p> 一、家长签到:开启共育之旅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家长们怀着期待的心情陆续抵达幼儿园。在签到处,热情的老师们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家长,引导他们签到,签到表上,家长们认真地写下自己的名字,这一刻,不仅是他们参与活动的记录,更是家园共育旅程的起点。家长们在签到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幼儿园对此次活动的重视和用心,他们纷纷表示,一定会积极参与,不虚此行。</p> 二、园长刘海莲致欢迎词                      及介绍讲座内容与专家 <p class="ql-block">  随着家长们陆续落座,胡村幼儿园园长刘海莲女士走上台前,用温暖而亲切的话语拉开了讲座的序幕。她首先对家长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讲座表示衷心的感谢,随后详细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题与内容安排。</p> 三、专家讲座:知识与智慧的分享 <p class="ql-block">  讲座伊始,杨慧娟老师以《宝贝学在家,成长好爸妈》为题,开启了本次讲座的序幕。杨老师凭借多年在幼儿教育一线的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她指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则是孩子人生中的终生班主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杨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向家长们展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教育契机,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品德修养。</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要献萍老师带来的《立方体小课堂》将讲座推向了另一个高潮。献老师以独特的视角,将数学知识与幼儿教育相结合,为家长们展示了一个充满趣味和智慧的立方体世界。</p> <p class="ql-block">要老师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在家庭中开展立方体教育活动。她建议家长们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积木、魔方等,引导孩子进行探索和学习。同时,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点,鼓励孩子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在互动环节中,家长们积极参与,与要老师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将立方体教育融入家庭生活,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p> <p class="ql-block"> 最后,晋中市二幼的论艳琴老师以《解锁儿童成长密码》为题,为本次讲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论老师以其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份全面而细致的育儿指南。</p><p class="ql-block"> 在讲座中,论老师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出发,分析了不同年龄段孩子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p><p class="ql-block"> 此外,论老师还就家长们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她的讲解深入浅出,既有理论的支撑,又有实际的案例分析,让家长们耳目一新,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p> 五、家长认真听课:共育路上的专注与成长 <p class="ql-block">  整个讲座过程中,家长们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他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积极与专家互动,用专注的态度诠释着对孩子成长的重视和对教育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他们仔细聆听每一个案例,认真记录每一个要点,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可以帮助孩子成长的知识点家长们在讲座过程中表现出了极高的专注度,他们认真聆听每位专家老师的讲解,不时地点头表示认同。有的家长还拿出手机,将讲座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和案例拍照记录下来,以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讲座,他们对孩子的成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有信心去陪伴孩子度过每一个成长阶段。</p> <p class="ql-block">  家长们本次胡村幼儿园家长讲座活动在三位老师的精彩分享和家长们的积极参与中圆满结束。通过这次活动,家长们不仅获得了丰富的育儿知识和实用的教育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们深刻认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责任和使命。家庭与幼儿园的双向奔赴,如同一股温暖而强大的力量,共同推动着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茁壮成长,绽放出绚丽的花朵。</p><p class="ql-block"> 在未来,胡村幼儿园将继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为孩子们创造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我们携手共进,用爱与智慧为孩子们铺设一条通往未来的光明大道,共同见证他们成长的每一个美好瞬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