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1985:走进崔中旺村的时光(原创)

张金平

<p class="ql-block">文创:张金平</p><p class="ql-block">摄影:张金平</p> <p class="ql-block">  在人生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因独特的意义而熠熠生辉。崔中旺村,便是这样一个闪耀着我所在的炮兵团与当地军民共建光芒的所在——军民共建的发祥地。</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军民共建的悠悠岁月里,我有幸参与其中,那段经历至今回想起来,仍然满是感动与自豪。1982年我所在的团四营与当地的崔中旺村携手,拉开了军民共建活动的序幕。自此由村到县、有县到市以及在全国掀起共同描绘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的美好画卷。崔中旺村是军民共建的发祥地,承载着无数军民一心的动人篇章。</p> <p class="ql-block">1982年我所在的炮团四营官兵走进崔中旺村清扫街道,拉开了军民共建的序幕。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军民共建初期,基干民兵周利华(接筐者)与我团解放军战士帮村民晾晒粮食。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1983年讲文明树新风在崔中旺村蔚然成风。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军民共建初期,崔中旺村民蔡志敏(左)婚事新办 用节俭下来的钱买了一台北京牌拖拉机,夫妇俩发家致富 倡导婚育新风尚。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完稿后抹不去对崔中旺村的念想,2025年3月23日从北京出发再次走进崔忠旺村。</p> <p class="ql-block">记忆中土路变成如今的沥青公路</p> <p class="ql-block">时隔40年再次与宗友书记握手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85年5月为了迎接意义非凡的全国军民共建现场会在崔中旺村召开,我肩负起一项重要使命——在崔中旺村采写村里好婆媳、好妯娌以及五好家庭的事迹、整理工作。</p><p class="ql-block"> 初到崔中旺村,便第一时间与村党支部书记宗友对接。他那亲切的笑容和质朴的话语,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宗友书记详细地介绍着村里的情况,从村里的历史沿革到当下的发展态势,从风土人情到产业布局,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熟悉。在他的讲述中,崔中旺村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生机。</p><p class="ql-block"> 着重提及了采写的重点对象,话语中满是对这些村民的赞赏与认可。那些在乡村建设中默默奉献的身影,那些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故事,都将成为采写的闪光点。</p> <p class="ql-block">  不仅如此,宗友书记还亲自带我到采写的每家每户。一路上,他热情地与村民打着招呼,为我介绍着村里的新变化。到了村民家中,他耐心地为村民说明来意,鼓励大家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故事。在他的协调下,与每家每户都顺利建立了合作意向。村民们热情的笑容、真诚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了崔忠村浓厚的人文氛围。</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崔中旺村口的军民共建同心园。</p> <p class="ql-block">  在那个骄阳似火的夏天,我头顶烈日,穿梭于崔中旺村的田间地头。在那片希望的田野上,每一株庄稼都见证着我们的交流;每一条村道上,都留下了我与村民交流的身影;每一个村民的家里,倾听着村民们质朴的话语,感受着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他们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身边的故事,那些好婆媳之间相互体谅、悉心照料的温暖瞬间;兄弟有病、住院、暂时遇到难处好妯娌之间慷慨解囊、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的动人场景;以及儿媳无怨无悔伺候失能婆婆十年如一日,在全村上下被人人称赞动人事迹;以及五好家庭尊老爱幼、团结邻里的点滴细节;祖传中医治疗脉管炎,无偿提供住宿、以及生活用品,先后有5名面临被截肢患者被医治康复后送来的一面面锦旗。崔中旺村感人的故事都如同璀璨星辰,好似涓涓细流,铭刻在心,在脑海中逐渐升华闪耀,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句句感人的点点滴滴。</p> <p class="ql-block">如今村委会大院树立军民共建展示牌</p> <p class="ql-block">村委会大院树立军民共建展示牌</p> <p class="ql-block">墙壁上的宣传海报</p> <p class="ql-block">村里街道干净,和村民交谈,民风更加纯朴。</p> <p class="ql-block">  每当夜幕降临,当整个村庄沉浸在宁静之中,我在台灯下精心整理白天采访所得,将那些温暖人心的故事一一编写下来。无数个夜晚,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在奏响一曲军民共建的和谐乐章。每一个字符,都凝聚着村民们的美好品质;每一段话,都承载着家庭的幸福与温暖。</p><p class="ql-block"> 经过两个多月夜以继日的努力,我先后完成了 12户家庭事迹的采写。这些文字,是我汗水与心血的结晶,更是崔中旺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生动展现。随后,将这些事迹材料递交到崔中旺村宗友书记手上,对每户的事迹真实性进行确认。然后经过在团、师的层层审核修改。领导们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每一个故事进行推敲,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其中的细节,让这些事迹更加丰满、真实。</p><p class="ql-block"> 之后,将这些感人的故事和事迹递交至新城县委(现为高碑店市)宣传部和保定市五讲四美三热爱办公室进一步把关审核。最终,这些凝聚着无数人心血的事迹材料,全部被全国军民共建现场会所采用。当看到这些材料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时,当看到与会代表仔细阅读一份份事迹材料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与欣慰。这不仅是对我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崔忠旺村全体村民以及参与军民共建的每一位同志的认可。</p> <p class="ql-block">崔中旺村党群服务中心</p> <p class="ql-block">军民共建发祥地鲜红大字吸引着我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  在这段军民共建的日子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军民鱼水情的深厚内涵。我们携手并肩,共同挖掘和弘扬那些平凡中的伟大,让精神文明之花在崔忠旺村绚烂绽放。</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想说,在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的绚烂征程中,军地历届各级领导与投身共建活动的同志们,如辛勤的拓荒者,耕耘不辍,开展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凝聚起军民携手奋进的磅礴力量,共同筑牢精神文明的坚实大厦。而我,不过是这宏大画卷中渺小却炽热的一抹色彩,有幸融入其中,倾尽全力,做了些微不足道的点滴之事。这段难忘经历,似一串独特的脚印,镌刻在我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此刻,我愿将它呈现,与大家一同分享,共同见证历史那铿锵有力、不断前行的变迁脚步。2025年3月23日,时隔40年后专程从北京启程到崔中旺村看望宗友老书记,与宗友老书记合影留念,并拍摄了变化巨大的村容村貌,能展现军民共建的墙壁标语、牌匾以及村口军民共建街心花园等照片。 </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9日于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