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与李白

马金升

<p class="ql-block">在唐朝那个诗酒风流、才华横溢的时代,崔颢和李白两位诗坛巨匠,以其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共同书写了一段段不朽的传奇。</p><p class="ql-block">相传,当年崔颢游览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的黄鹤楼时,被眼前的壮丽景色所震撼,灵感突发,挥毫写下了《黄鹤楼》这首传世佳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不仅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更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一经问世,便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唐代七律的典范之作。</p><p class="ql-block">后来,李白登上黄鹤楼,同样被眼前美景所打动,准备题诗留念。然而,当他看到墙上崔颢的《黄鹤楼》时,不禁停下了手中的笔。他仔细阅读后,感觉自己的诗似乎逊色不少。于是,李白发出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这一声感叹,既表达了李白对崔颢诗歌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他豁达大度的胸襟。</p><p class="ql-block">多年后,李白登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凤凰台时,回忆往事,即兴抒怀写下《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摅志言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此诗体现了李白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与崔颢的《黄鹤楼》遥相呼应,有异曲同工之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