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父母之爱与生命轮回之省思

荆竹

<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父母之爱与生命轮回之省思</p><p class="ql-block">荆 竹</p><p class="ql-block">清明又至,我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灰蒙蒙的天,忽然想起故乡曾经的湖泊来。那湖泊,方圆几十里,水清得能照见人影。如今,那湖泊早已不复存在,早被填平盖成了房屋或造成了田地。</p><p class="ql-block">岁月如长河,悄无声息地流淌,带走了无数之记忆,却永远带不走我对父母深深之怀念。我,一个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在每一个寂静之夜晚,在每一个思念涌起之瞬间,脑海中总是浮现出父母那慈祥而又勤劳之伟大身影。在我的生命长河中,这两个人的身影,始终如影随形——母亲肖玉兰,父亲王怀礼。名字好听,人却皆目不识丁。他们的一生,就像唐徕渠里的水,无声无息地流淌着,浇灌着八棵幼苗,直到自己干涸。</p> <p class="ql-block">每到清明时节,当微风拂过脸颊,带来一丝丝凉意,我便仿佛又看到了他们在田间地头劳作之背影,听到了他们那充满爱与关怀之叮嘱声。泪水,总是止不住地模糊了双眼,那是对他们深深的怀念,更是对过往之岁月深深之眷恋。</p> <p class="ql-block">我的母亲于1930年出生在一个平凡却充满温暖的家庭。她自幼便懂得生活之艰辛,家庭之琐事如同丝线一般,在她的手中被编织成生活之锦缎。母亲是一位极其勤劳之人,她的双手仿佛有着神奇般的魔力。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晨雾,母亲便已开始了一天之忙碌。厨房里传来的锅碗瓢盆之轻响,像是奏响了一曲生活之乐章。那袅袅升起之炊烟,是家的信号,召唤着我们这些在屋外玩耍的孩子回家吃早饭。她用她那温柔而坚韧之心,温暖着我们每一个儿女。在那个物质匮乏之年代,母亲总是想尽办法让我们吃得饱一些。她会在地里种上各种蔬菜,还常带着我们去挖些野菜,用这些简单之食材,为我们做出一顿顿可口之饭菜。她的爱,就像那温暖的阳光,无声地洒在我们的心田,给予我们无尽的力量和勇气。</p> <p class="ql-block">我还清晰的记得小时候家里的那片小菜园,那是母亲的心血所在。她精心地翻耕着土地,像是对待一件无比珍贵之宝物。每一粒种子皆是她的希望,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小菜园里总是充满着生机。嫩绿的菜苗破土而出,茁壮成长,那一片翠绿仿佛是母亲对家庭之爱与付出的象征。母亲弯着腰在菜园里除草、施肥、浇水之身影,乃是我童年记忆中最美的画面之一。她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出了我们一家人的生活所需,那些新鲜的蔬菜带着泥土之芬芳,端上了我们的饭桌,也滋养了我们的身体和心灵。</p> <p class="ql-block">在那物质极端匮乏之年代,记得家里产的粮食总是不够吃,交了公粮后,家里就只剩下土豆、萝卜、菜叶。母亲常去滩里挖些野菜,回来掺在糠皮面里蒸馍馍。她总说自己"不饿",把“好一点”的食物与锅里“稠”一点的饭留给我们子女吃。她看着我们兄妹吃完了,她自己才开始喝一点儿汤水充饥。有一回,我半夜醒来,看见她对着空面柜子发呆,月光照在她瘦削的脸上,像一尊雕像。</p><p class="ql-block">啊,八张嘴,全靠两双手喂。父母的背,早早就驼了。母亲的手指关节粗大,是常年泡在冷水里洗菜、洗衣落下的毛病;父亲的腿上爬满了青筋,像老树之根。</p> <p class="ql-block">我家居住在西北边陲之一个小村庄,东靠唐徕古渠,西望贺兰山,那里也曾有过如画之风景。黄河水通过唐徕古渠流经我们村庄,村前曾有一座天然湖泊,景色宜人。然而,这些曾经之美好,如今皆已不复存在。但在我心中,那些美好的记忆却永远不会磨灭。那是我童年最珍贵的回忆,也是我对家乡深深之眷恋。</p> <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生于1926年,是一位地道的农民。他一生皆在土地上耕耘,用那双粗糙却有力之手,为我们这个家庭撑起了一片天。父亲之身影却总是忙碌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大地,他便已经踏上了前往县城的卖菜之路。那辆老旧的自行车,承载着他对家庭的希望,也见证了他无数个起早贪黑之日子。</p> <p class="ql-block">我记得每到集市日,父亲总是天不亮就起来。我迷迷糊糊即听见门外自行车"吱呀"之声音,就知道他又驮着菜去县城了。那些菜,是他和母亲用心血与汗水浇出来的,卖的钱却少得可怜。有一次,我偷偷跟了去,看见他在集市上蹲着,面前摆着几把蔫了的青菜,从早到晚,连个烧饼都舍不得买。我还记得每到秋冬季节时,父亲就用晒干的茄子杆枝、辣椒杆枝烧火熏烤寒腿,但他从没说过自己腿疼,只是默默地承受着,承受着……</p><p class="ql-block">父亲卖菜得来的每一分钱,皆小心翼翼地积攒起来,供我们兄妹八人穿衣、读书与生活。尽管日子过得穷境贫苦,但他从未有过一丝怒气和抱怨,只是默默地承受着生活之重担。</p> <p class="ql-block">父亲,沉默寡言,却用他自己坚实之脊梁撑起了这个家。他的一生皆很贫苦,每天皆早出晚归,但无论多累,他只要看见我们,就总是面带着温和之笑容。父亲就像一座大山,默默地为我们遮风挡雨。他勤劳吃苦挣来的每一点滴碎银,都凝聚着他对家庭之责任与对我们深深的爱。他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他却懂得许多做人之道理。他教会我们儿女要诚实善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多做少说,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我们懂得了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立足。</p> <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家里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粮食不再短缺,日子也渐渐好了起来。但父母却因为长期之劳累,身体早已透支。母亲60岁那年,因病离开了我们。她的离世,让我感到无比的悲痛与无助。母亲走后的两年,父亲也因病离开了我们。父母走得那么匆忙,甚至没有留下一句话。我常常在想,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会多陪陪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儿女们更多的爱和温暖。</p><p class="ql-block">在乙巳清明时节,我抚摸着父母的照片,心中充满了对他们的思念与感怀。父母亲哦,我会带着你们的爱,继续前行,让你们的在天之灵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幸福与快乐。</p> <p class="ql-block">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爱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我幼小之心灵。他们省吃俭用,却总是尽最大之努力满足我们的学习需求。在我小时候爬在炕头前,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没有文化的母亲总会坐在我的身边,耐心地陪着我,直到我的问题得到解决;父亲则会用他那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鼓励我要勇敢面对困难与生活。</p> <p class="ql-block">如今,我们兄妹八人各自都已儿孙满堂。看着孩子们幸福的笑容,我的心中却充满了愧疚和遗憾。我们没有在父母生前好好尽孝,没有让他们享受到更多的幸福时光。我们没有亲手为他们做一顿好饭,没有为他们买过一件新衣服、一双新鞋子。这些遗憾,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一生之痛。</p><p class="ql-block">我今年七十多了,儿孙绕膝。可每当夜深人静,想起父母蹲在地里干活的样子,想起母亲在油灯下补衣服的身影,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他们像两盏油灯,熬干了自己,照亮了我们兄妹八个。</p><p class="ql-block">唐徕渠的水还在流罢?湖泊的芦苇还在风中摇曳罢?我的父母亲,却永远躺在那块他们耕种了一辈子的黄土里了。</p> <p class="ql-block">每到清明时节,当我眺望远方,往昔之回忆如同潮水般涌来。我仿佛又看到了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看到了父亲那憨厚的笑容。泪水不由自主地再次模糊了我的双眼,那是我对他们的思念,对那个时段美好时光之眷恋。</p><p class="ql-block">我想念母亲做的饭菜的味道,想念父亲坚实的拥抱。他们虽然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是他们的精神却永远活在我的心中。他们的勤劳、善良、坚韧和对家庭无私的奉献,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人生之道路。我知道,我所拥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他们的辛勤付出,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p><p class="ql-block">岁月可以带走很多东西,但是带不走我对父母的爱与怀念。这份情感如同陈酿之美酒,在岁月之沉淀下愈发醇厚。我会在每一个思念之时刻,静静地回忆他们的点点滴滴,让他们的形象永远鲜活在我的心中。父母亲,你们在天堂还好吗?虽然你们已经离我而去,但你们的爱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我会永远怀念你们,怀念那些与你们一起度过的日子。我会努力让你们的爱在我们这一代继续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子孙也能感受到这份伟大的亲情。</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31日乙巳清明时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