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简约、别开生面的老同学聚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阅读 2627</p><p class="ql-block">下屯学校的七四届高中同学,经过了51年的岁月洗礼,终于迎来了这一场简约却别开生面的聚会。班主任马国亮老师倡议,班长马秀萍组织,马宝珠、李妙慈、黄译庭等同学齐心协力,让这次聚会充满了温馨与欢愉。短短的相聚时光,却仿佛将大家带回了那个青涩的少年时代。岁月虽在脸上刻下了痕迹,但同学情谊却愈发深厚,与回馈师恩的真挚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无尽的欢乐氛围。聚会开始,群主李妙慈致开场辞,老班长马秀萍发言,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这次重聚的期待与感激。她感谢了每一位到场的老师和同学,感谢了妙慈和宝珠同学的慷慨解囊,也感谢了泽庭、伟泉同学的辛苦安排。她感慨时光飞逝,五十一年的岁月仿佛就在昨天。那些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嬉戏的日子,成为了每个人心中最珍贵的记忆。她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情谊,常联系,共同度过幸福美好的晚年。</p><p class="ql-block">黄振辉美篇录</p> <p class="ql-block">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见到大家我非常开心和高兴。首先我想讲几句多谢。(1)多谢列席的各位恩师和同学,你们的到来给聚会增加了溫度增加了快乐气氛。(2)多谢妙慈和宝珠同学,当我把聚会的事跟两位同学一讲,她们都毫不犹豫地应承了:好!等我把手头的工作安排一下,到时一定赴约。而且还慷慨解囊赞助这次聚会,她们的举动让我非常感动。(3)多谢泽庭、伟泉、振辉同学,是他们俩负责召集、安排这次聚会的。辛苦了,谢谢!</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我们离开学校已经近五十一年了。五十年,弹指一挥间。回首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我们曾一起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在劳动课中挥洒汗水,在校园里追逐嬉戏。青葱岁月的青涩、憧憬,天真稚趣的欢声笑语……都是我们生活长画卷里的一帧帧彩色的插页。</p><p class="ql-block">半个世纪,沧海桑田。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品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无论我们身处何方,无论我们从事何种职业,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彼此,没有忘记我们共同拥有的青春记忆。</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再次相聚,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听到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纯真的年代。我们畅谈过去,分享现在,展望未来,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和喜悦。</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同学情,历久弥新。这份情谊,像一杯陈年老酒,越品越香;像一首经典老歌,越唱越动听。让我们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情谊,在今后的日子里,常联系,多走动,互帮互助,共同度过幸福美好的晚年!</p><p class="ql-block"> 最后,衷心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愿同学们家庭幸福,生活美满!祝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p><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的光临!</p> <p class="ql-block"> 下屯学校高七五届同学毕业50周年再聚首的纪念活动刚降下帷幕,三月二十一日,他们的学长七四届的同学假座台城新金源酒家组织了一场简约、别开生面的师生之聚。老班长马秀平从顺德赶回,马宝珠、李妙慈从香港赶回,黄灶意从端芬大同赶来……师生阔别再聚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 下屯学校共办了四届高中,第三届高中班,在我从教履历中,首次做该班的班主任。感慨呀,当年一班未至弱冠之年的莘莘学子,而今兑成一群爷爷奶奶。经半个世纪的社会历练、生活的打磨,一个个变得成熟干练、得体涵养,是小课堂学不到的东西。尤其教我感动的是尊师重道的观念与龄益增,整个活动过程,学生们对当年执教的老师关怀备致,除了言行的关心呵护、精神上的褒誉,还有物质上奖励,实在教我感激得几乎涕零!当我们走进会客厅,一束束绚丽的鲜花怀里塞,红包、各种礼物纷沓而来……真有点不知所措。难能可贵的是,长期从事捕捞业的黄灶意,捎来一批新鲜的海鲜:鲜虾、自晒的虾米、鲔、"腩狗哥"。当即叫厨房加工,成为餐桌上的美味菜式。</p><p class="ql-block"> 也许人生会碰上几回高光的时刻,这次的礼遇,无论如何可以冠上一个最字。从未接受过一簇如此大、如此靓丽的花!</p><p class="ql-block"> 谢谢,谢谢同学们的赏面光临、恩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