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每年清明前,都是事先与父母和二哥他们沟通一下,商量好上坟的时间,便于我们都能够集中行动,按时回家上坟,这已经成为习惯,更是一种传统,基本上参加工作以后,其他时间不见得能够回老家,但每年的清明,必须回到老家祭奠先辈们,时间安排上,也有个不成文的习俗,就是每年清明前的周末。</p><p class="ql-block"> 家族里上坟,一般分为两次上,一个是针对去世相对久远的先人的坟,一般都是五六辈以上的坟,每年都有牵头负责的人组织家族成员一起上坟,基本上是两户人家,凡是席氏家族的人都要轮流负责,主要是负责按照家族男丁人数,每个男丁交纳一定的费用及面粉,统一购买纸钱、香火、鞭炮、烟酒等祭祀品,家族的妇女们提前蒸上馒头,上坟时带上,对于刚结婚的的年轻人,上坟时要从坟上滚个馒头回来,希望先辈们保佑,来年自己家里能够添丁,如果年轻人在来年实现了自己的添丁愿望,就需要在次年上坟时,蒸上一付盘(一般是十个大馒头),拿到坟上还愿,除了馒头,还需要一定数量的烟酒、水果、糕点之类的东西,以示感谢先辈们的保佑。</p><p class="ql-block">一大家族几十号人,集中起来来到先辈们坟前,摆放纸花,贡品、然后在坟上填土,并清理坟周边的杂草,填埋老鼠洞,每个坟头都用小土块压一张黄纸,在坟头位置点香、点蜡,并压一付神钱,紧接着烧纸钱,各式各样的纸钱都有,大多数是黄纸钱,也有冥币、香烟之类的,在烧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阵旋风将烧过的纸灰吹上天的现象,感觉就像先辈们收到一笔财富,开心的拿去消费或存到冥国银行。另外就是,纸灰铺面而来,在你的头顶萦绕,说是后辈们尚有未报完的恩,等待你的孝心。烧纸的同时,就把带去的祭祀品,一一泼散在坟边,让先辈们也享享今天的幸福生活,纸钱烧完,需要在坟前磕头,以示尊重和怀念,并以燃放鞭炮的方式告诉先辈们,后辈们来上坟了(看你们来了)。另外一次上坟就是相对较亲的先辈们,一般都是太爷,太奶奶、爷爷、奶奶的坟,针对近亲故人的坟,肯定是厚此薄彼了,不仅从思想上重视,仪式上也相对重视多了,每年借上坟的时机,都要对先辈们的坟地,进行修整,该垫的坑垫平,该改的水路改好,尽量不让先辈们的坟地受到自然灾害的侵扰,以保后辈们平平安安,财源广进,衣食无忧。</p><p class="ql-block"> 由于农村大多数坟地都在山区,而且通过这几年的政府规划,村民们的坟地都迁的相对较远,必须开车上坟,每年在上坟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异样的景象,就像汽车拉力赛一样,前面只要有一辆车通过,后面就会掀起阵阵风浪,短时间内能见度几乎为零,站在沟口,远远望去,宛如古代战场一样,狼烟四起,尤为壮观,即便你坐在相对封闭的车内,也会感到满面尘灰。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中为先辈们上坟,后辈们也是无怨无悔,毕竟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初心,始终明白该如何感恩,更懂得该如何传承。</p><p class="ql-block">其实,上坟的过程,也为家族亲人们相聚提供了一个机会,一些长时间没见到的家族亲人,都能在这个时候相逢,相互嘘寒问暖,久违的亲情在此刻也漰发出来,借此机会,家族群体之间增进感情,互致祝福,期待往后的日子更加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