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华东的多彩印象,上海外滩.城隍庙

随影

<p class="ql-block">四月的上海,春阳煦暖,风里裹着湿润的花香。我背着轻便的双肩包,踩着地铁的节奏,向我23年未再见面的外滩出发</p> <p class="ql-block">地铁二号线直达南京东路,出站步行数百米,黄浦江的气息朴面而来。外滩的清晨已显热闹,却没有节假日那般拥挤。站在中山东一路的步道上,眼前是闻名遐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巴洛克式的尖顶、古希腊式的廊柱、新古典主义的穹顶,在春日的阳光下各展风姿</p> <p class="ql-block">这些始建于19世纪的老建筑,曾是洋行、银行与领事馆的所在地,见证了上海开埠后的繁华变迁。江水拍打着堤岸,渡轮鸣笛而过,对岸陆家嘴的现代高楼与眼前的历史建筑群遥相呼应,勾勒出这座城市独特的时空对话</p> <p class="ql-block">沿着外滩漫步,感受着江风拂面的惬意,怱然想起攻略里说外滩的英文名“TheBund”源自印地语,意为“堤岸”,眼前的滩涂早已变成繁华的街市,唯有这个名字留存着岁月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已近中午,便转身往南,乘地铁10号线前往豫园</p> <p class="ql-block">豫园商城的牌坊一入眼帘,便似穿越进了老上海的市井画卷。青石板路上人来人往,兩侧店铺招牌林立,“童涵春堂”“老庙黄金”等老字号与新潮文创店比邻而居,空气中飘着檀香与美食的混合香气</p> <p class="ql-block">商城中心的九曲桥蜿蜒横跨湖面,桥边小铺的阿姨正现做着桂花一拉糕,晶莹的糕体裹着细碎的桂花,咬一口软糯香甜,正是老城隍庙的经典味道。为了这一口我尽忘了拍照,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忍俊不禁呀</p> <p class="ql-block">穿过商城西侧的月洞门,便是城隍庙的所在。红墙黛瓦间,香火氤氲,殿内众信徒虔诚祈福,殿外摊贩叫卖着梨膏糖、五香豆等传统零食。23年前来此卖梨膏糖的手艺人会边做边唱三国故事,引得众人围观,如今虽不见这般场景,却仍能从熙攘的人群中感受到这里延续百年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顺着上海老街前行,百年前的钱庄,酒肆旧址化作如今的特色小店,橱窗里陈列着复古的铁皮玩具与海派风情的絲巾,仿佛时光在此打了个温柔的结</p> <p class="ql-block">那日的上海,从外滩的历史厚重,到豫园的市井烟火,每一步都踏在时光的褶皱里。当地铁穿行于城市地下,窗外的光影快速掠过,脑海中还回荡着黄浦江边的汽笛声、九曲桥上的笑语声、以及老店里飘出的食物香气</p> <p class="ql-block">这座城市的魅力,或许就在于能让每个来访者都能在历史与现代的交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缕人间烟火</p>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手机拍摄于上海</p><p class="ql-block">摄影/编辑 随影</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