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54年涉县扫除文盲文化证⬇️</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5.5亿人中超过4亿是文盲,文盲率高达80%以上。农村的文盲率更是高达95%以上,文盲成为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扫盲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解放前,邯郸人民饥寒交迫,文化落后,居民大部分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解放后,市委、市政府于1948年12月5日发出《关于开展冬学夜学工作的指示》,城乡即开展了冬学运动。冬学经费自筹,教员是义务教学,对冬学作出成绩者,政府给予奖励。</p><p class="ql-block"> 在农村冬学经费不足,政府每月补助30斤小米,以解决购买粉笔、灯油、煤火的不足。</p><p class="ql-block"> 建国初期,邯郸镇(市)成立了冬学委员会,一般青年每个月可认50字左右,普通班每年学完近两本书,认400至500字。1952年邯郸镇(市)成立了扫除文盲运动委员会,各街道、乡也成立了扫盲委员会,配备专职干部发动群众参加扫盲学习。</p> <p class="ql-block"> ⬆️1954年磁县扫除文盲文化证⬇️</p> <p class="ql-block"> ⬆️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1954年曲周县三区冬民校</p><p class="ql-block"> ⬇️12月份发展情况月报表⬇️</p> <p class="ql-block"> ⬇️峰峰朋友提供图片⬇️</p> <p class="ql-block"> 1952年至1955年,共扫除文盲近3000人,占全市文盲半文盲总数的8.4%。文化大革命期间扫盲工作被取消,改革开放后扫盲工作又重新提到日程。在当年邮电局营业大厅里就有代写书信的服务,为那些不识字的人代写书信,但是要收取费用。</p><p class="ql-block"> 1980年,邯郸市共扫除文盲半文盲约36万人,使文盲率由解放前的80%以上,下降到6.09%,脱盲率为93.91%,经省政府验收达到“无盲市”标准。</p><p class="ql-block"> 1982年,中国扫盲运动再次掀起高潮,扫盲成效显著,1990年联合国定为“国际扫盲年”,中国进一步推动扫盲工作。2001年,中国宣布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文盲率降至7%以下,标志着扫盲运动的阶段性胜利。</p> <p class="ql-block"> ⬆️1958年涉县扫除文盲文化证⬇️</p> <p class="ql-block"> ⬆️1958年涉县扫除文盲文化证⬇️</p> <p class="ql-block"> ⬆️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邯郸朋友提供图片⬇️</p> <p class="ql-block"> 参考《邯郸市志》等资料</p> 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