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街

王老头

<p class="ql-block">手机摄影:王老头、阿杜、小滿</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王老头</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1日我们参加乐游乐活国际旅行社春韵徽州婺源赏花7日游来到徽州古城。</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p><p class="ql-block">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p><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又名歙(shè)县古城,古称新安郡。徽州古城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千米。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p><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占地面24.7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主要景点</p><p class="ql-block">许国石坊、徽州府衙、陶行之纪念馆。</p><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古城在唐末时期扩建,南宋至元末时期受到频繁修缮。在民国时期古城景观受到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徽州古城历经多次建设。古城内文物众多,全县存地面文物600多处,其中许国石坊、渔梁坝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太白楼、新安碑园等景点。除文物古迹外,歙县还有山水画廊新安江、清凉峰等自然风光。</p> <p class="ql-block">徽州府衙</p><p class="ql-block">徽州府衙位于景区的核心区域,许国石坊附近,是徽州府的标志。徽州府衙建于元末明初,总占地面积24000平方千米,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主要包括南谯楼、仪门、公堂、二堂等建筑,整体建筑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精髓。徽州府衙保持了明弘治年间一轴、五门的格局,采用比较典型的官式做法和廊院式布局,三路数进,巷道纵横,布置整肃,分区明确。府衙坐北向南,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主堂,两侧辅助。各院落之间距离、比例,好比缩小的故宫。此外,府衙三重院落还和东西两路与东、南谯楼及古城墙成为徽州古城有特色性和代表性古建筑群,为学术研究、文化交流、旅游接待提供了综合平台。</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徽州古城的南谯楼,谯楼是古代城门上建造的用以瞭望的楼。徽州古城南谯楼始建于隋末,宋、明等时期有重建或大规模修建。它三重三开间,是砖木结构,悬山顶,重檐高脊,紫墙青瓦。下为门阙,有斜倚墙壁的木柱支撑大梁,是正宗宋代“营造法”。南谯楼曾用于夜间报时,如今是歙县博物馆所在地,馆内展示诸多书画、瓷器、歙砚等文物,让人们在欣赏建筑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当地文化的深厚底蕴。</p> <p class="ql-block">许国石坊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城内阳和门东侧,跨街而立,距东谯楼——阳和门数十步开外,是徽州古城内独一无二的大学士坊。它是为明代大学士许国平息云南叛乱有功而建,故称“许国石坊”;又因石坊有八根柱子,百姓们又称它为“八脚牌坊”。此外,它也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许国石坊是徽州石牌坊中的杰出的代表,综合体现了石坊建造技艺水平。1988年,许国石坊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牌坊平面为口字形,南北长11.56米,东西宽6.77米,总面积为78.13平方米,高为11.4米。南、北二面依二柱三楼式,东、西二面依四柱三楼冲天柱式。同时,石坊还施以仿木构建筑彩绘的雕饰整个牌坊形状似鼎,牌楼四面都是牌坊式样,每一面都是一块牌坊。牌坊为全石质,梁坊、栏坊、栏板等均是重四五吨的大块石料,且全部为质地坚硬的青色茶园石。立柱上共有12只倚柱石狮,前后各四只,左右各两只。体现出徽派石雕独特的表现手法。</p> <p class="ql-block">整个牌坊形状似鼎,牌楼四面都是牌坊式样,每一面都是一块牌坊。牌坊为全石质,梁坊、栏坊、栏板等均是重四五吨的大块石料,且全部为质地坚硬的青色茶园石。立柱上共有12只倚柱石狮,前后各四只,左右各两只。体现出徽派石雕独特的表现手法。</p> <p class="ql-block">牌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内外侧都雕有图案。南面雕的是“巨龙腾飞”,内侧雕“双报(豹)喜(喜鹊)”,边上两只豹,中间两只喜鹊,其中一只喜鹊立于另一只背上;东面雕“三报(豹)喜(喜鹊)”;西面雕“威凤祥麟”,内侧雕“龙庭舞鹰(武英)”;北面外侧雕“瑞鹤翔云”,内侧雕“快乐(鹿)图”。这些图案象征许国的品格以及当时的社会吉祥安乐,国泰民安。另外,牌坊上还有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所题写的“先学后臣”“上台元老”八个楷字和坊上还有许国的全部头衔“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p> <p class="ql-block">陶行知纪念馆</p><p class="ql-block">陶行知纪念馆位于歙县城内中和街,东眺问政山,南瞰长庆塔,西邻许国石坊,北附崇一学堂(陶行知少年就读处)。纪念馆建成于1984年,占地1793平方米,建筑面积3656平方米,由瞻仰厅、放像厅、书画厅和5个大展厅组成,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p><p class="ql-block">纪念馆大门为南向,用青灰色水磨砖砌,大方砖门额镌刻胡耀邦手书的“陶行知纪念馆”六个填金柳体字。纪念馆内设瞻仰厅、学陶厅、思陶厅、师陶厅、资料室等。门厅正中设陶行知全身汉白玉坐像,二楼为展厅,陈列陶行知生平介绍和有关文献、实物,厅后为崇一学堂旧址。</p><p class="ql-block">陶馆陈列文物众多:陶行知所写的《自立歌》,遗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周恩来和邓颖超赠予的毛衣,同乡许士骐先生为陶行知所拓的面模和手模,宋庆龄所题“万世师表”的横匾。</p> <p class="ql-block">宋庆龄所题“万世师表”的横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