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博物馆

雨薇

<p class="ql-block">旬阳文庙,现在是旬阳县博物馆。旬阳文庙创建于明洪武五年,它座北朝南,自前至后共三重院落,随山势跃升为三个台阶。文庙里的主要建筑有照壁、棂星门、月台、大成殿、憩息室等。为中国传统的宫殿式结构,左右对称,雕梁画栋,建筑风格独特,古色古香,馆藏文物3000多件,其中以国宝级象牙算筹和北魏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为最;</p> <p class="ql-block">走进博物馆,领悟中华史,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博物馆导游用她那渊博的历史知识、生动的讲解方式,带我们穿越时空,去感受千年古都的辉煌与沧桑。用她真挚的情感、独到的见解,将一个个历史人物、一段段历史故事娓娓道来,仿佛让我们置身其中,与古人对话,与历史共鸣。</p> <p class="ql-block">  在导游的讲解中,冰冷的文物有了温度,尘封的历史焕发了生机。她满怀家国情怀,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她让我们明白,旅行不仅仅是看风景,更是心灵的洗礼,是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影壁。旬阳文庙的影壁与文庙墙合为一体,庑殿式顶,看墙中心浮雕团花、四角浮雕变形凤纹。在本应修建大门处修建影壁,这是文庙建筑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一般是文庙建筑中第一或第二道大门,是封建帝王陵寝中的建筑,传说是按神话中的天门设计建造的,其作用是为了昭示孔子的地位和表彰孔子的事迹,体现了封建社会对孔子以及孔子学说的无限尊崇和褒扬</p> <p class="ql-block">主楼额垫板突起贴金"棂星门"三字,圆润饱满,上雕凤、鱼、象、龙头,旋子彩绘。次楼额垫板彩画山水、花鸟、博古图案,下额枋彩画人物故事。四柱两侧夹以抱鼓石,鼓面刻龙、凤、团花。</p> <p class="ql-block">中院的西北角,有一千余年的古柏,树干粗可连抱,黛色参天。古柏旁立有一明代碑石,镌刻明万历四十四年旬阳知县陈士龙的《重修儒学碑记》。其碑以石叩击,响声清细如铜,与古柏合称“柏荫铜碑”,为旬阳一大奇观。</p> <p class="ql-block">旬阳文庙始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是古代为祭祀春秋末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者孔子而修建。明清两代相继对其扩建、维修,到清末形成上中下三院。文庙坐北朝南,自前到后三重院落作台阶式上升,以中轴线为基准,左右对称,上院有大成殿、大成门、两庑;中院有棂星门和左右厢房;下院有影壁、门楼。其整体结构规整,左右对称,层次分明,雕梁画栋,保持了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特征,是安康市保存完整的古建群。</p> <p class="ql-block">大成门。一般为文庙的第二道大门,是通往大成殿院落空间的正门。旬阳文庙大成门面阔三间,尖山式硬山顶,正脊及垂脊饰兽,檐部有装饰性斗拱,斗拱及额枋施旋子彩画。外檐明间大板式红漆门,门上装饰门钉。大成门门槛甚高,意在进大成门拜谒孔庙者得小心举措、端正举止,符合圣庙谨严气氛。大成门平日闭户,人只能从两腋月亮门出入,唯举行礼仪祭祀等重要活动时方开此门。</p> <p class="ql-block">旬阳文庙大成殿位于整个古建群的最北端,是放置孔子牌位的建筑,也是祭祀孔子的神圣殿堂,现为旬阳市博物馆《开拓的足迹﹣﹣汉代以前的旬阳》陈列展览室。面阔进深均三间,砖木结构,单檐歇山屋顶,正脊中有阁楼式宝刹,两侧为具有陕南特色的状元夸官陶佣。垂脊、岔脊依次饰垂兽、仙人走兽;正面三间及两山带廊。"状元夸官"反映封建社会士子登第后备受荣宠、春风得意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有幸踏入这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探索文化之旅。这座博物馆不仅收藏着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御道起源于宫中,皇帝进出乘轿,于是将阶梯中央做成斜坡,两侧石阶则让轿夫走,故称御道。后来为孔庙所用。古时状元、榜眼、探花,可从御道走出,插花披红,跨马游街。旬阳文庙的石刻御道由三部分图案组成:从上到下依次高浮雕星云、仙人、三龙戏珠、鲤鱼跳龙门图案,讲述了"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寓意古代读书人如同江河中的鱼虾,只有刻苦努力,不断上进,经过尊孔崇儒的教化,最终才能跃过龙门,由鱼变龙,登上人生巅峰。</p> <p class="ql-block">旬阳县博物馆藏品来源于当地出土、捐赠及征集,藏品类别有陶、瓷、铜、铁、木、纸、玉石骨器等。从用途来分有佛教造像、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度量衡器、兵器、建筑材料、匾牌楹联等。年代自新石器时代到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截至2019年末,旬阳县博物馆藏品有10131件/套,其中珍贵文物308件/套。</p> <p class="ql-block">清“步武宗先绪学诗学礼弗失孝友箕裘 家道履素教不傲不骄克绳忍让衣钵”楹联</p> <p class="ql-block">驻足于历史的长河, 凝视着馆藏的古物,它静默不语, 却诉说千年, 博物馆里, 它们静静陈列, 每件藏品, 都藏着独特时光的故事,一眼穿越千年, 有幸共览岁月</p> <p class="ql-block">西晋龙纹墓砖‌</p><p class="ql-block">这件文物出土于旬阳市城关镇,为陶质制品,尺寸为长34.5厘米、宽16.5厘米、厚6.9厘米。其侧面以模印的方式呈现出龙纹的形象,一面则装饰着粗犷的绳纹。龙纹墓砖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还体现了中华民族对龙的深厚情感。</p> <p class="ql-block">历史在低语, 珍宝在眼前闪耀, 故事在静谧中流淌, 时光的痕迹, 博物馆里寻觅, 文化的碎片, 博物馆中拼凑。</p> <p class="ql-block">北魏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p> <p class="ql-block">单论造型,它就很奇特,我们所见的印章大多 是一面,而它却有二十六面。其中14个正方形印面上一共雕刻了47个字,皆为楷书阴刻印文。每个面上都有不同的印文,如“大都督印”、“大司马印”、“柱国之印”、“令”、“密”等,这个属于公文类印章;还有如“臣信上疏”、“臣信上章”等,这些属于上书用印;如“独孤信白书”、“信启事”等书信用印等。这让身兼数职的独孤信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这枚印章的发现,为专家研究北周时期的官职制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并将楷书入印的历史提早了400多年。再说它的材质是煤精,又叫煤玉、黑琥珀,是一种已经石化了的煤。因为光滑、细密、韧性大,非常适合雕刻,也常常被制作成各种实用品或艺术品,有时还被当作文房四宝的原料。这枚印章的主人独孤信是妥妥的一名“西魏大帅哥”,也有着传奇的经历。</p><p class="ql-block">独孤信,出身鲜卑望族,是西魏的开国元勋,位居府兵制顶端“八柱国”(西魏的八个柱国大将军)之一。</p> <p class="ql-block">走入博物馆,仿佛走进了历史,那庄重而典雅的氛围以及各种古物无不吸引着你。展厅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错落有致地陈列着,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细细观赏着这些历经千年的瑰宝,从青铜器到瓷器,从书画到雕塑,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卓越的智慧和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这是国宝级文物象牙算筹,是我国古代特有的计算器具。在珠算尚未广泛应用之前,我们的祖先就是用它来进行各种运算的。旬阳出土的这组象牙算筹制作规整,保存完好,是研究中国数学史的重要资料,被选入中学历史教科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理解和感受了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重要载体所发挥的积极作用。通过生动的展示和讲解员详细的解说,不仅了解到了文物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更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参观博物馆,不仅可以让人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更让人深刻体会到了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们提醒着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独孤信风度翩翩、才华出众,因从小生活在辽阔的北方草原上,骑马射箭,无所不精,历史上称其“美容仪,善骑射”,享有“独孤郎”的美称。不仅如此,他还与“侧帽风流”这一典故有关,《北史·独孤信传》记载:“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这则典故便是夸赞他外貌风神俊秀的最有力证明。</p> <p class="ql-block">此外,独孤信的7个女儿中,有3个都成为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大女儿嫁给了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宇文毓登基为帝后,便追封独孤氏为皇后,因宇文毓死后谥号为明皇帝,所以独孤氏被谥明敬皇后。四女儿嫁给了李昞,后来李昞被封为柱国大将军和唐国公,他们生了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在李渊当上大唐皇帝后,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便追封母亲独孤氏为元贞皇后。七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杨坚。杨坚后来取代北周,建立了隋朝,独孤伽罗便被封为了文献皇后。独孤信也被称为“中国第一老丈人”。有学者说:“一门出三朝皇后,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只此一家。所以,很多人笑称其为“史上最牛老丈人”“中国第一老丈人”。</p> <p class="ql-block">独一无二的门墩石狮,怒目圆睁,鼻孔朝天,仿佛吼着什么,另一只被花丛遮挡,并且狮身环绕铁丝做保护措施。狮是万兽之王,人们认为狮子有镇煞避邪、讨吉祥的寓意,一般在门口摆放石狮,便是期望能镇煞避邪,并期许在它们的镇守之下能够让邪灵外煞无法进入庭内,保持庙内的清静、祥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狮子摆放要成对,大门两侧各一只。从大门内向外看,雄狮在左,雌狮在右,象征着守护与和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