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张考核表没有时间,没有批准人,没有审核人签字,日常工作完成情况,和副总打分新增加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加的。</p><p class="ql-block"> 针对此表的考核,作为感应器制作人张玉好有以下几条不能接受。</p> <p class="ql-block">第二条,维修不超过八个,和考核标准大于等于八相互矛盾,现在感应器使用我们提前检查,维修次数再减少,有时候维修不到八个。</p><p class="ql-block"> 这条需要重新制订。</p> <p class="ql-block">第三条,感应器一次维修和新做合格率,上机调试产品一次合格率百分之百,考核标准大于等于百分之百。</p><p class="ql-block"> 这个做不到,也很难。</p><p class="ql-block"> 从下可以看出:</p><p class="ql-block">买韩国的感应器,他们自己来调试一周,拆下来很多次,最后也没有百分之百合格。</p><p class="ql-block">易孚迪感应器设备带的验收感应器返修</p><p class="ql-block">恒精设备带的感应器返修</p><p class="ql-block">买刘江波的长杆他自己来调试两天,都没有百分百合格</p><p class="ql-block"> 再从一个感应器的合格于以下有关,第一设备,第二工艺参数匹配,第三工装,第四顶尖,第五来料材料,热前处理。</p><p class="ql-block"> 为此一次合格是多方面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工艺科科长房总认为,一次性合格就是感应器装上不能拆下来,不能张和,不能打磨。</p><p class="ql-block"> 我不接受这项考核理由大家看一下公司感兴器管理控制程序。</p> <p class="ql-block">这两张,是以前热处理工程师王庆贺在这里制订的文件,也是前天从工艺科打印出来的。</p><p class="ql-block">内容如下:</p> <p class="ql-block">历经三年的管理热处理管理控制文件,都是有王庆贺修改,</p><p class="ql-block">4.3.1文中有一句话:</p><p class="ql-block">新制作感应器原则上在加工时不做太大调整。</p><p class="ql-block">6.2条有文:使用单位在感应器首次使用时,要观察是否漏水和淬火形状异常现象,新感应器验收合格后,再次使用不允许做太大调整。</p><p class="ql-block">6.5文中感应器制作完成后有使用生产线技术员或工段长以及以上主管进行淬火,试淬火结果若果不合格有热处理工程师确认感应器问题,交还感应器制造单位改造并修改设计,直至试淬火结果完全符合产品技术要求。</p><p class="ql-block">文件文字在下</p> <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感应器一次合格率百分百是不符合文件规定的。</p><p class="ql-block"> 再说韩国的感应器买来的,他们自己的调试人员来调试好多天,感应器拆下来多次,最终也没有完全合格。</p><p class="ql-block"> 再就是易孚迪,恒精设备带的感应器也有带回去返修的,SK的杆部返修三次,也没有合格。</p><p class="ql-block"> 买盐城的长杆返修回来仍旧不合格</p><p class="ql-block"> 买刘江波的长杆。他自己来调试一天为没有合格</p> <p class="ql-block">综上,这条感应器一次合格率百分百合格大于百分百合格这条考核不合理,我也不接受。</p> <p class="ql-block">考核第五项目,完成领导交代的其它事项</p><p class="ql-block"> 房总口头上的附加任务如下</p><p class="ql-block">第一,感应器借出来的归我们管理,出库入库检查</p><p class="ql-block">第二跟踪样品调试,参与首件参数</p><p class="ql-block">第一条可以接受,第二条,调试对许工来说这么小的事,他一个人可以办了。若果调试过程中感应器有需要改善的我可以做到随叫随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天购买感应器验收,来货后接到采购通知,有我和许工去验收,并签名。这条接受。</p> <p class="ql-block">考核第六项目,副总安排事物</p> <p class="ql-block">针对副总以上九条,张玉好对以下几条不接受:</p><p class="ql-block">一:内球笼内腔感应器形状与外购统一性。</p><p class="ql-block">这条不接受</p><p class="ql-block">理由如下:现库存感应器有日本的,有易孚迪的,有盐城的,有恒精的,有上海浩宇的,有韩国的,不同的样式。</p><p class="ql-block">再就是设备是不同的电源,目前水路也不完全相同。</p><p class="ql-block"> 具体按买来的一模一样不现实,感应器随着设备的增加,新产品的开发,时间的变更会有不同的款式出现。</p><p class="ql-block"> 我的目标是与易孚迪的统一。</p><p class="ql-block"> 关键在核心部分。</p> <p class="ql-block">二外购感应器到位调试对比,目前跟踪不上,新来的那些用了那些没用,不清楚。</p> <p class="ql-block">第三工作指责的分配,我不接受。</p><p class="ql-block">理由是近三年海洋来负责的外球笼短杆,内球笼短杆,轴。做了什么产品的,对应什么型号的,他掌握的比较好。</p><p class="ql-block"> 我外内腔,内球笼内腔,新开发的内腔,长杆已经很多了。我不接受所有短杆的感应器,包括维修。</p><p class="ql-block"> 新感应器跟踪调试我不接受,任何公司做感应器的都不会跟踪调试。买来的感应器还要他们来跟踪调试,不现实,也没有。</p> <p class="ql-block">第七项:感应器的标准化,我做不到。</p><p class="ql-block">文件3权责</p><p class="ql-block">3.6规定:工艺设计科负责新感应器的编号,设计与制作申请。</p><p class="ql-block"> 这个标准有工艺负责。当时我在生产精益科。</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文件表明设计有工艺科负责。</p><p class="ql-block"> 文件4.2.1规定:热处理工程师根据新产品图纸要求及设备状况与感应器工程师共同设计合理的感应器。</p><p class="ql-block"> 那么标准化还是以热处理工程师为主,我们只是制作维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对新感应器的设计提出如下要求,请热处理工程师许工根据图纸给出</p><p class="ql-block">新产品感兴器长杆的,高度,每个检测点的间隙。</p><p class="ql-block"> 外球笼内腔,许工给出上口,下口,高度即可。</p><p class="ql-block"> 内球笼内腔单边间隙,导磁体高度,内喷尺寸,水孔大小。</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对我的考核具体情况。我不接受项,我暂时不服务。我需要抽出时间去完善内腔感应器。</p><p class="ql-block"> 做到老板要求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