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先辈,睹物思親人!

臧建

家中老物件 <p class="ql-block">  父母先后逝去,家中留下一些老物件。这些老物件曾经陪伴父母南征北战,经历过南麻战役,莱芜战役,两淮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p><p class="ql-block"> 物虽年久尽显破旧,但它是革命历史的证物,是不忘初心传承红色记忆的载体,是父辈留给我们的传世之宝。</p> <p class="ql-block">公文箱:</p><p class="ql-block"> 公文箱长65公分、宽35公分、高16公分。1947年时任华野六纵政治部组织科长和六纵十八师组织科长兼师党委委员的父亲的所属部队奉命参加鲁中南麻战役,由于天气恶劣,下雨连绵,为了保管文件不受雨淋,不损坏文件档案资料,从而配发了这个公文箱。公文箱一直跟随父亲身边,被很好的保存下来。通过这个公文箱可以感知到战争年代环境的艰苦,革命胜利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马背套:</p><p class="ql-block"> 马背套长130公分、宽65公分、厚6公分。1947年孟良崮战役前,父亲所在的华野六纵奉命出击鲁南。在行军途中父亲遇到了时任六纵队副政委兼纵队政治部主任的陈时夫同志,陈时夫看到父亲的马背套损坏严重无法正常使用,从而影响到行军打仗,于是就叫警卫员从他那里拿了一条送给父亲。这一平凡的举动深深的感动了父亲。"陈政委的平易近人,关心爱护干部,好似慈母一般”。一个平常的马背套,突显出革命大家庭里官兵一致,上下级平等友爱的阶级情怀。这个马背套后被父亲一直使用到南京解放,並把它很好的保存下来。</p> <p class="ql-block">军毯:</p><p class="ql-block"> 军毯长200公分、宽155公分。1948年父亲随部队行军,路遇西华时期的老战友范迪波同志,当时因大哥刚出生,父母的生活物资用品不是很富裕,略显炯境。战友范迪波见状毫不犹豫把自已使用的军毯送给父母。一条普通的军毯充分彰显了生死战友的情深意长。</p> <p class="ql-block">铁皮箱:</p><p class="ql-block"> 铁皮箱长75公分、宽44公分、高26公分,(不能确定准确的年代,望指教。)。</p> <p class="ql-block">帆布口袋:</p><p class="ql-block"> 帆布袋展开长30公分、宽29公分、高62公分、一面隐约有两字,其中一个是龙字的繁体。(不知准确的年代,望指教。)</p> <p class="ql-block">纪念章:</p><p class="ql-block"> 一枚是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一枚是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  父母亲的任命书八份。</p> <p class="ql-block">  家中的这些老物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年代的变迁,渐渐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退去的是原本的色泽,染上的是历史的印记。斯人己去物还在,初心仍留照征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家中曾经还保存过一把日本军刀,一把勃郎宁手枪和150发子弹,一本中国地图集。手枪是莱芜战役缴获的战利品分配给父亲的,中国地图集是孟良崮战役中消灭国民党74师的战利品。文革动乱初期军刀被父亲处理了不知去向,手枪和子弹父亲交给当时南空的老战友送南空保密室保管后不知下落,地图集八十年代末父亲捐给了省党史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