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贝柳斯公园(Sibelius Park)位于芬兰登贝里奥基欧教堂西北约1.5 公里处,是为了纪念芬兰的大音乐家西贝柳斯而建,公园内鲜花怒放碧草如茵,是市民休憩的好地方。西贝柳斯纪念碑是以铁管组合成超现实意象表现的造型,洋溢着浓厚的现代气息。</p> <p class="ql-block">西贝柳斯的音乐对英国和美国作曲家影响深远,许多作曲家曾模仿他的创作风格。芬兰政府为表彰他的贡献,授予他终生薪俸,并在他生日12月8日设立“芬兰音乐日”。赫尔辛基的西贝柳斯公园也以他的名字命名,园内有象征管风琴的雕塑和他的头像。</p> <p class="ql-block">让·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1865年12月8日—1957年9月20日)是芬兰著名的作曲家和小提琴家,被誉为芬兰民族音乐之魂。他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晚期和民族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之一,其作品以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著称。</p> <p class="ql-block">音乐成就:西贝柳斯的音乐作品体裁多样,包括交响曲、交响诗、小提琴协奏曲等。他的代表作《芬兰颂》被誉为芬兰的“第二国歌”,展现了芬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决心,成为芬兰民族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此外,他的七部交响曲、交响诗《图内拉的天鹅》以及《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品,均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西贝柳斯出生于芬兰海门林纳的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外科医生,母亲热爱音乐。他自幼展现出对音乐的兴趣,9岁开始学习钢琴,15岁学习小提琴,并自学作曲。尽管他曾梦想成为小提琴演奏家,但因技艺未达专业水平,最终转向作曲。</p> <p class="ql-block">1885年,西贝柳斯进入赫尔辛基大学法律系,但很快放弃法律,转入赫尔辛基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小提琴。1889年毕业后,他赴柏林和维也纳深造,进一步提升作曲技巧。</p> <p class="ql-block">西贝柳斯的音乐不仅展现了芬兰的自然风光与民族精神,也为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音乐遗产至今仍被视为芬兰文化的瑰宝,并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据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芬兰西贝柳斯公园</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5.3.19</p><p class="ql-block">文编:潇潇竹</p><p class="ql-block">摄影:潇潇竹 松鹤 高x</p><p class="ql-block">后期:潇潇竹</p><p class="ql-block">出镜:潇潇竹 五洲 松鹤 高x</p><p class="ql-block">谢谢您曾留步关注鼓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