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晚饭后去观赏布达拉宫夜景,路过十字街头,看到远处山上有"祖国万岁"四个大字,于是趁着红灯站在路口中央拍下了照片!</p> <p class="ql-block">过安检很严格的。走进布达拉宫广场,广场人山人海,拍照留念的,做直播的,跳舞等都在忙乎着,已最迫切的心情在布达拉宫广场前留下靓影美照。</p> <p class="ql-block">从远处眺望,布达拉宫的身姿雄伟而壮丽,它依山而建,与红山浑然一体,红白相间的色调在阳光的映照下鲜明夺目,宛如高原上盛开的圣洁花朵。白宫的纯净洁白,似雪山融水般澄澈,象征着慈悲与智慧;红宫的庄重沉稳,如大地的赤诚,承载着无数信徒的虔诚与祈愿</p> <p class="ql-block">今天终于走进藏传佛教圣地布达拉宫!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之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并集宫殿、寺院和城堡为一体的宫堡式建筑群,是西藏自治区的标志性建筑,代表了藏区建筑的最高成就,是旧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行进在布达拉宫前面便道上的四位藏族喇嘛。</p> <p class="ql-block">沿着蜿蜒的石阶缓缓而上,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脉络上,那是信仰的味道。布达拉宫红白相间的墙体,在阳光照耀下散发着神秘而庄重的气息。白宫的纯净,似是对人间美好与安宁的期许,红宫的深沉,则如岁月沉淀的智慧,默默诉说着千百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就这十一个字,人们争先恐后地拍照留念!有的情不自禁地说,也就来这一次了。</p> <p class="ql-block">走进布达拉宫,如同踏入了一条时光回廊。殿堂内,从佛教的诞生到王朝的兴衰,从山川的壮丽到民俗的多姿,笔触细腻生动,仿若能看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的佛像,神态各异,慈悲的眼眸凝视着每一位到访者,似在给予无声的慰藉与教诲。</p> <p class="ql-block">藏族女导游在详细认真地讲解布达拉宫漫长悠久的历史脉络,讲解的深入细致,丝丝入扣。这期间我们看到了陈毅同志与西藏地方政府谈判的场景实物等好多神奇又神秘的故事(因不许拍照没有照片)</p> <p class="ql-block">导游讲,布达拉宫墙体的四种颜色包括白色、黄色、红色和黑色,每种颜色都具有深刻的寓意。白色象征着纯洁和神圣,黄色代表中央政权的尊贵和威严,红色则体现了庄严和威严,同时象征着主宰宇宙的权力。黑色则象征着永恒和稳固。这些颜色的深刻寓意体现了布达拉宫作为西藏宗教和政治中心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导游指着防风用的黑色门帘,说它是由牦牛毛编织而成。在编织时很是讲究,雨水落在上面雨水会从门帘两侧流下。</p> <p class="ql-block">导游带着我们走进雪监狱,指着照片说这些是剥下的人皮,有成人的也有儿童的,看着瘆人。解放前奴隶制太残酷太残忍了,百万农奴生活在人间地狱。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署和平解放西藏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今年又是百万农奴翻身解放66周年,广大藏族同胞隆重庆祝这个盛大节日,庆祝西藏百万农奴得解放,开启繁荣发展新征程!</p> <p class="ql-block">走出布达拉宫,回首望去,它依旧静静矗立,守护着这片高原,守护着人们的信仰。这次圆梦之旅,不仅仅是满足了一个长久以来的愿望,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这些白色高屋墙面和下面的矮墙面都是用30%的牦牛奶参入细沙石搅拌砌垒而成。</p> <p class="ql-block">走出布达拉宫,跟着导游来到大昭寺参观。大昭寺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八廓街内,由松赞干布所建造,占地面积25100平方米,为西藏境内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名胜古迹之一。大昭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的建筑群体庄严肃穆,红墙白顶,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大昭寺内殿宇精美,壁画雕塑瑰丽,呈现出独特的藏式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是释迦牟尼佛像,据说是由文成公主从唐朝带来的,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此外,大昭寺还收藏了许多唐卡、壁画、佛经和文物等,都是西藏佛教文化的瑰宝(寺内不许拍照)。</p> <p class="ql-block">许多藏民同胞在大昭寺外鼎礼朝拜,虔诚至极。</p> <p class="ql-block">藏族女同胞手摇转经轮走向大昭寺,前去朝拜。</p> <p class="ql-block">除了大昭寺外,还有小昭寺,藏语称为“甲达绕木切”,位于西藏拉萨八廓街以北约500米处,始建于7世纪中叶641年(藏历铁牛年吐蕃松赞干布时期),是文成公主奠基建成的。小昭寺现有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寺内主要供奉了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另有诸多珍贵文物。因此196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小昭寺在建筑的规模和完整性上逊色于大昭寺,另外小昭寺经历了多次火灾,大部分建筑为后来重建。</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八廓街上唐卡绘制工作室。</p> <p class="ql-block">绘制师傅精心绘制唐卡,据师傅说绘制一幅唐卡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价值连城。</p> <p class="ql-block">唐卡也叫唐嘎,藏文音译,指的是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佛教卷轴画。为示其神圣,唐卡所用的颜料,是佛教的信徒们耗费巨资,将珍珠、玛瑙、珊瑚研磨成粉,和藏红花、蓝靛混合而成,绘画完成后,可保百年色泽不褪,是富有藏族文化特色的画种。</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附近的街巷。屋顶上有的树立着经幡,以长辈的属相从上到下更换不同颜色的经幡,每年更换一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