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三面坡的枪声</b></p><p class="ql-block"> 站崗那些事3</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哒哒哒,一个点射,打破了寂静小山村的夜空,一名小战士端着冲锋抢发疯似得冲进连部:连长… 话音未落,又有一个点射穿过房顶。</p><p class="ql-block"> 这是,1970年5月份发生在内蒙古高原乌兰察布盟一个叫三面坡的地方的事。</p><p class="ql-block"> 井口的冰还没有化尽,部队就开了进来。小山村位于商都、华德一线,刚刚离开张北坝上草原就进入了内蒙高原。这里山不过楼高,高原连绵起伏不断,一派高原景色。由于长期干旱少雨,山坡上长满青草,偶然看到土层厚的地方生长着莜麦,这种麦子不像我们关里的一穗一穗长,而是一粒一粒的长。这里生活环境恶劣,人烟稀少,连绵几十里不见村庄。只有在坡地低凹处有雨水集中的地方才偶见村庄。走进村庄到处都是黑色的,街道上是马牛羊踩出的黑泥路,房子是黑泥抹的,院墙也是黑泥坨垒的,有的垒的高,有的垒的矮,这里多一块那里少一块。直到有一天房东大嫂烧火做饭,一边煮面条一边从院墙上拿一块放火里,才知道那是一坨用来做燃料的牛粪干。</p><p class="ql-block"> 村里,人员结构复杂,几乎都是外来人口,什么灾荒年走西口留下的,土改及历次运动从内地逃来的,也有躲债逃荒来的…虽然这里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地方,必定是山高皇帝远,鞭长莫及。</p><p class="ql-block"> 在那动荡的年代,少不了坏人的捣乱,破坏。夜间经常有信号弹升空,当地民兵也组织过围剿,总是无获而归,后来才知道那是定时的。究竟是什么人按的,是外来的特务还村里坏人,一概不知。</p><p class="ql-block"> 一阵枪声打破了寂静的山村,枪声就是命令,我们一骨碌爬起来,摸黑穿上衣服,那个年代,紧急集合是不许开灯的,因为谁开灯谁就会暴露目标,谁就会先挨打。幸好睡觉前早就有准备,衣服放在哪儿,鞋口冲那边都是明确的。枪响不到5分钟,全连已集合完毕。</p><p class="ql-block"> 小战士枪一响,还是通讯员手疾眼快,一把就把他连人带枪按在地上,差一点,连长的小命就归天了。</p><p class="ql-block"> 这一个突然打穿房顶的点射着实把连长吓得够呛,不过很快他就恢复了镇定自如:你他妈慌什么?战争还没有打响!</p><p class="ql-block"> 战争!就在眼前,谁不恐慌,谁不紧张!1969年,那个危险的年代,祖国在危难之中,战争随时就可能打响。随着苏修在珍宝岛的失败,恼羞成怒,在中蒙边境沉兵百万,并放出风要对我国实行外科手术发动核战争。</p><p class="ql-block"> 1969年10月,林彪发布1号令,全国进入战争紧急状态。按着散、山、洞原则进行,散,就是疏散,山,就是进山,洞,就是打山洞。大城市,国家机关,军事指挥所是首先被瞄准打击的目标。毛主席去了武汉,林彪去了苏州,总理,黄永胜吴法宪坐阵北京。铁路沿线部队都连夜开赴野外,防止被首先吃掉。那时,家家打山洞,户户挖地道,就连长安街地底下的铁道都挖到西郊的大山里。那一年十一,天安门广场的夜空是繁忙的,几十束探照灯光不停得搜索的天空,那不是灯光秀的表演,也不是烟花彩绣,那是防空部队在保卫着首都的夜空。</p><p class="ql-block"> 珍宝岛事件不过是敌人声东击西,真正的要害是内蒙高原,边境线距离北京只有几百公里,这里不用修路,坦克可以开到60迈,敌人只要突破张家口防线,我们就无险可守,首都北京就会兵临城下。</p><p class="ql-block">战争,一触即发。部队天天都在准备打仗,战前动员。 转年开春,我们遵照中央军委命令开赴内蒙前线,与当地部队相互配合,构筑工事。我们的任务是挖单兵战壕,挖反坦克战壕阻止苏军的进功。单兵战壕1米宽,1.5米深;反坦克战壕4.5米宽,3米深。当地驻防的是守备一师的战友,他们早就在这里修工事,打坑道,屯集粮食弹药。他们的任务是人在阵地在,与阵地共存亡。</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天起早贪黑,打眼放炮,挥镐挖土累得要死晚上还要站崗放哨。岗位在村后一块平地上,一遛排开六门大炮,六辆嘎斯69牵引车。</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这一天轮上小战士站岗。他是江苏溧水人,去年冬天才入伍,个子不高,细皮嫩肉,长着一张娃娃脸,说话办事总是一股奶子味儿,让人觉得他好像昨天还在妈妈怀里数星星。大家都很喜欢他。</p><p class="ql-block"> 他找了个好位置—-站在嘎斯车后面。连里有规定,一人站岗要选择背后有高大建筑物的地方,俩人站岗要背靠背,三人要成品字型。这里什么建筑物也没有,就站在汽车后面吧!之所以这样要求是为了哨兵的自身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把后背暴露给敌人。站岗可是个最危险的工作,因为,当兵最忌讳脱离集体单独行动,战争年代最先死的往往就是哨兵。</p><p class="ql-block">天漆黑一团,周围静悄悄的。他打眼放炮,轮了一天20磅的大锤,现在上下眼皮直打架,真想眯一会儿,想想自己心爱的女朋友,可是不行啊。</p><p class="ql-block">突然身后飞起一颗信号弹,紧接着,前方好像有响声,顿时睡意全无。都说怒发冲冠,这一紧张,头发也把帽子顶了起来!他正了正军帽,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p> <p class="ql-block">咔嚓,咔嚓,好像是踩着草地的声音,怎么回事,今天晚上敌人有行动?要来摸崗?信号弹是什么意思?不像是大部队,如果是部队行动不可能这么齐,咔嚓,咔嚓,由远而近,嗯,是单个人。会不会是连长来查崗?哪家伙查崗,从来不按常理出牌,没有声音,没有动静,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你想动手,他的一只手已经按在你的枪身上,你想叫喊,另一只手已经捂到你嘴边。声音越来越近,天太黑了,还是什么也看不见,往前走走,不行。不能离开汽车,万一敌人声东击西,你走前,后背亮给敌人,那不前后夹击了?莫非是苏修老毛子来了,部队里净是东北来的老兵,经常听他们说老毛子?高高的个子,混身长得毛绒绒的,嗯,看出点模样来了,是,不是踩地的声音,是嘴里嚼着什么?口香糖!大喊一声,站住!这家伙不听,还在往前走,也难怪,听不懂中国话,</p> <p class="ql-block">咔嚓,打开了冲锋枪保险,子弹上了膛,这时,必须得鸣枪警告了!这时看清了,是一匹马,低着头边走边吃草,我说呢,这个老毛子,高高的个子,毛绒绒的,嚼着口香糖。紧张的气氛顿时消停了,“去”把它哄走,一转身,突然碰了枪机,“哒哒哒”一个点射,那只马蹭得蹦起三尺高,这会看清了,马头拴在一只脚上。原来,关外的马夜里不进棚,不上槽,就这样自己找饭吃。拴着头可能怕它走远了。那一枪也不知打着没打着,反正后来也没人找后账,谁让它夜闯军事重地的。</p> <p class="ql-block">反坦克战壕</p> <p class="ql-block">由于过分的紧张,枪走火了。大家不要过多的责备他。因为他只是个新兵,去年才入伍,尽管这样他也向连部递交了“请战书”。他早已把自己的生命与祖国的安危紧紧绑在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过去,我经常想起站岗哪些事,因为我在祖国危难时期,曾经在内蒙前线打眼放炮,构筑工事为祖国排忧解难,在那“提高警惕,准备打仗”的日子里,在北疆前线为伟大祖国站岗放哨,我的身后是千万家庭的安宁。</p><p class="ql-block">我经常抚摸着复退军人“光荣之家”的牌子,我把它看得重千斤,因为,这是祖国和人民给我的认可,祖国和人民给我的荣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