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林徽因先生逝世70周年

黛儿

<p class="ql-block">明天是林徽因先生逝世70周年,前些天刚刚“朝圣”了林、梁两位先生发现的佛光寺回来,这两天又正好读完了一本迄今为止有关林先生的最严肃客观的传记,所以忍不住想为“梁上君子 林下美人”写点什么。</p><p class="ql-block">写林先生,自然绕不过她的追求者,但是很多的书籍、影视、尤其是抖音的直播间,基本对于林先生的理解只停留在民国的花边新闻上,看得我都想吐了。这样一位集才貌智慧于一身的女先生,为什么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她设计了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她是清华建筑系的教授,是抗日牺牲飞行员林恒的姐姐,是中国国际联盟同志会理事林长民的女儿。大多数人对于她的认知停留在才子佳人的多角恋爱,而这些黑料的始作俑者是梁思成第二任妻子林洙。世人只知在林洙笔下,那个四处留情的林徽因,却不知道林徽因曾是林洙的英文老师,一对一私教还免费的那种。我眼中的林徽因先生:</p><p class="ql-block">先说说她的爱情观。林先生出生官宦,天生丽质,又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美术系和建筑系的双学位学士(建筑系学士学位是宾大于2024年追授),被誉为“中国现代建筑之母”,还是诗人、小说与剧作家,是一位正直又富有同情心的女性,作为女性,我是非常倾慕她的,就连与她有些过节的同时期才女,也不得不承认她的美貌与才情,这样的近乎完美的一个女性,有异性的倾慕与追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她理性地选择了梁思成先生,克制地拒绝了徐志摩的追求,向丈夫坦诚了和金岳霖先生之间的好感并终身恪守挚友的底线。有貌有才不是她的错,她能做的只能是守好自己的婚姻和自己的家庭。</p><p class="ql-block">再来说说她的事业观。梁先生选择建筑是在她的影响之下,所以从留学美国到回国就业,她从来都是梁先生身旁的一株木棉,而不是攀缘的凌霄花。就连梁先生的扛鼎之作《中国建筑史》,都有她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在她走后,梁先生的作品再没有了之前的文采。</p><p class="ql-block">不得不说的成就。她在医生预言的生命周期已尽,确实也是病入膏肓之时,拿出了国徽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稿。那才气、那成就,是不言而喻的。那精神,更是让我数度流泪的。</p><p class="ql-block">当然她也不是完人。她急躁,容易得罪人;她有点自我中心,喜欢人围着她。因为,她是人。但是她是一个有民族正义感的人,为了不给伪政府做事舍得放弃北总布胡同3号院优渥的家;她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她不去台湾,也不去美国。</p><p class="ql-block">她是“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