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负春光好 教研正当时

富宁思源

<p class="ql-block">富宁县思源实验学校教研季--“126”课堂改革教研暨协同学校英语大教研</p> <p class="ql-block">  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学校课堂亦如此,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需要不断地思考、探索、创新,一点点累积教学经验,在原有课堂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最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p> <p class="ql-block">  课改教研工作是富宁县思源实验学校推进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教研是教学的双翼,只有教研的趐膀奋力飞翔,我们的教学才能和谐而充满生机。</p> <p class="ql-block">  3月29日,我校开展了以“126教学改革模式在课堂上的运用”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两部分组成,即“126”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上午)、协同学校英语大教研活动(下午)。 </p> “126”(众参与2.0)教学课堂改革研讨 <p class="ql-block">  “126”参与式课堂模式介绍: “1”是“一个主体”,以学生为主体;“2”是“两翼”,分别是小组参与、技术参与,即学生以小组方式参与学习,教师利用现代技术整合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智能化;“6”是教学六个流程:情趣导入—自主构建—问题驱动—合作探究—质疑表达—反馈练习,让学生全程参与学习,做学习的主人。</p> 示范课 <p class="ql-block">  初中部语文教研员王四丹老师以《寻一抹杜甫本色》为题,进行“126”课堂教学示范课展示,王老师深入钻研教材,紧扣课标,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巧妙进行群文教学,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展现词与诗歌的区别,体悟杜甫的情怀。她既找到了杜甫词作群文教学联结的密码,又引导学生用诵读再现诗词的意境,再现作者的情感,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兴趣十分浓厚。整堂课充分体现了真诗人的大格局、厚底蕴、深钻研和语文味。</p> <p class="ql-block">  小学部语文教研员农晶晶老师,展示小学五年级课题《威尼斯的小艇》,她着重让学生从美文中受到美的熏陶。她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本课的重难点,以生为本、以写促读,以读为主,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在课堂上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融入126课堂核心驱动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课堂上,农老师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中间,努力为课堂营造一种活跃、和谐、民主、欢乐的学习氛围。</p> <p class="ql-block">  每两位老师的语文展示课,教学思路清晰,节奏得当,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去感知知识,体验知识。让学生在“126”参与式合作中学会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和展示,课堂体现了个“活”字,教学方法灵活,课堂游戏和课堂评价使学生热情高涨,将灵活多样的互动方式与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不仅解放了学生的耳,还解放了学生的脑、口和手,学生学得轻松,老师上得自如,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p> 说课评课 <p class="ql-block">  说课评课活动中,分别由王四丹老师和农晶晶对他们的展示课进行说课。她们分别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教法、说教学过程等方面详细阐释了整堂课的教学思路。从说课中,可以看出两位主任胸中有教材,眼里有学生,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紧抓“126”参与式教学改革模式,分层次的制定目标,使新课标核心素养与“126”教学模式相互交融,由浅到深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  说课结束后,教研组成员们针对两位老师的授课,结合着我校“126”教学模式评课标准,分组进行评课。并对《“126”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评课评分标准》进行研讨。各组充分按照标准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评价,并对评分标准发表了不同意见。本次研讨,充分肯定了“126”参与式教学模式在新课标核心素养中的作用,调动了各科教师积极性,提升了教师业务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赋能。</p> 研讨总结 <p class="ql-block">  刘增耿主任对课改模式进行了充分的解读,校长韦应锋同志、副校长杜鹏同志进行评价和总结。</p> <p class="ql-block">  杜副校长对本次“126”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成果汇报教研活动表达了期望。课改组成员要走在课改之路的前沿,更要吃透教材,对新课标的理念、目标和要求有更深入的理解,使我校“126”教学模式和新课标相融合,积极尝试情景教学、跨学科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果,同时杜副校长也希望我校课改组能带领全校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成绩上取得重大突破。</p> <p class="ql-block">  韦应锋校长为本次“126”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成果汇报作出总体要求。韦校长通过对两位的展示课课的观摩,给予了课堂教学效果的肯定,同时也肯定了我校“126”教学模式的改革之路取得的成效。韦校长对课改组成员提出殷切希望,一是我校教师们只有在教学之路上不断的创新,才能走在教育的前沿。</p> 协同学校英语大教研活动 <p class="ql-block">  下午,协同学校英语大教研活动在思源多媒体报告厅拉开帷幕。本次大教研邀请到协同学校(富宁县那能中心学校、富宁县剥隘中心学校、富宁县板仑中学及特邀学校谷拉中心学校)英语骨干教师,共同参加。</p><p class="ql-block"> 全体英语教师肩负教育使命,怀揣学习热情积极参与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主要以报告、研讨、交流总结的形式进行。</p> 汇报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思源实验学校四位英语学科带头人(小学部英语教师梁晓静、初中部英语教师娄忠朝、韦春丽、李爱传、杜成艳)进行英语学科教学经验汇报,几位老师都围绕新课标要求,详细解读了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p> <p class="ql-block">  梁晓静老师提出小学英语要巧妙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了英语听说能力。</p> <p class="ql-block">  初中部几位老师主要提出:初中英语教学要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树立“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并建立以单元为载体,进行大单元教学,促进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意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整合,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p> 研讨 <p class="ql-block">  在研讨交流环节,首先由各分学段分组进行交流,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然后所有教师分享交流心得,交流过程中,记录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老师们还根据教研思路和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并提出宝贵建议。</p> <p class="ql-block">  研讨中,大家分享了各自在教学实践中的成功案例和遇到的困惑,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通过交流,老师们拓宽了教学视野,丰富了教学方法,对读写教学的协同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p> <p class="ql-block">  本次协同学校英语大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活动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与,认真研讨,充分展示了良好的团队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思源将继续加强协同学校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为我校及协同学校的英语教学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  教研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带给每位老师的教学思考是无限的。协同学校及本校的英语老师们踊跃参与,收获颇丰。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始终牢记:“不忘初心,教研先行,敢于课改,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进取不息,学无止境。春光灿烂,我们在时光里赶路,在教研中成长。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一次思想的火花碰撞,激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学无止境”,教研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教研工作永远在路上,莫负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采集:黄爱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字编辑:农艳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文审核:韦应锋</p> 饮水思源  与爱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