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圆明新园</p><p class="ql-block">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的“横店影视城景区”的子景区之一</p><p class="ql-block">圆明新园,又名万花园,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镇。圆明新园按1:1的比例恢复了北京圆明园95%的建筑群,占地6200多亩,总投资预计300亿元。2012年5月,圆明新园工程动工,总投资预计300亿元人民币。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组织100多位圆明园专家和史学家成立顾问委员会,多方收集散落民间的文物和艺术品,以仿制、购买、受捐等方式还原圆明园的内部设施。“圆明新园”分为100个园区,内有100个花园,由新圆明园(春苑)、新长春园(夏苑)、新绮春园(秋苑)、新畅春园(冬苑)四个板块组成。它汲取北京皇家御园圆明园盛时精华并进行了创新,是一座集中西方优秀造园艺术,融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于一体的辉煌壮丽的文化乐园。圆明新园仿建“圆明园”不仅重现圆明园这一园林艺术经典,更向年青一代普及了圆明园的相关知识和过往历史</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始建于1709年,历经五朝营建,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现为国家级遗址公园。该园林原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统称圆明三园),占地面积350公顷,融合中式园林艺术与西洋楼等欧式建筑,曾被誉为“万园之园”。康熙帝赐名后,经雍正、乾隆大规模扩建,成为清朝政治中枢与皇家文化宝库,收藏大量典籍与文物。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焚毁主要建筑,1900年八国联军二次破坏,现存大水法、西洋楼遗址等残迹。</p> <p class="ql-block">目前开放的是春苑和夏苑。春苑主要是清代的中式建筑,而夏苑则有各个国家的分馆,主要是欧式建筑。当我们来到夏苑,看到新园明园都非常感叹。如果园明园还再那是多么的壮观啊</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春苑</p> <p class="ql-block">翻牌子</p> <p class="ql-block">看到了吗?床边有个小隔间是卫生间,放了一个马桶在那</p> <p class="ql-block">登到亭楼上可以观看到圆明园春园的全景,真的很美,很美</p> <p class="ql-block">春苑:以中式古建筑为主,复刻了皇家园林的经典布局,包括金碧辉煌的宫殿、亭台楼阁以及江南园林的元素,如“武陵春色”和“同乐园”。</p><p class="ql-block">夏苑: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以西洋楼和八国建筑为特色,包括英式城堡、俄罗斯教堂、日式园林等,展现了多元文化的碰撞。</p><p class="ql-block">春苑:以“春”为主题,注重自然景观与中式园林的结合,适合欣赏传统皇家园林的恢弘与雅致。</p><p class="ql-block">夏苑:以“夏”为主题,突出异域风情,标志性景点包括十二生肖水力钟、大水法喷泉等,展现了中西合璧的设计。</p> <p class="ql-block">螺蛳牌楼</p> <p class="ql-block">十二兽首:圆明园中的12兽首是西洋楼前大水法的遗物,属于圆明园文物中的极品。这些兽首铜像是由清朝宫廷画师郎世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监制,并由清宫廷匠师制作。它们将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文化与西方的喷泉建筑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些兽首铜像不仅是艺术品,也是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它们记录了圆明园的辉煌与悲剧,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与复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这些兽首被掠走,销声匿迹近140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陆续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出现。</p><p class="ql-block">目前,已经有七尊兽首回归祖国,分别是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和马首。其中,马首于2020年12月2日正式回归圆明园,成为第一件回归的流失文物。然而,龙首在宝岛台湾,还有四尊兽首下落不明,分别是蛇首、羊首、鸡首和狗首</p> <p class="ql-block">海晏堂</p> <p class="ql-block">大水法</p> <p class="ql-block">最早的蒸汽火车</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教堂</p> <p class="ql-block">有八个国家的异国风情街</p> <p class="ql-block">鼎湖峰,是整个浙江省缙云县仙都风景名胜区的核心。鼎湖峰,状如春笋,直刺云天,高 170.8 米,顶部面积为 710 平方米,底部面积为2787 平方米,堪称“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笋”。峰巅苍松翠柏间蓄水成池,四时不竭。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用“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的诗句来描绘这个天下奇观。据说轩辕黄帝在峰顶用鼎炼丹,鼎重达千斤,把峰压成了凹形,下雨积水成了一片湖——鼎湖。轩辕黄帝升天后,这个地方就被人们称为——鼎湖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说当年皇帝用这水炼仙丹</p> <p class="ql-block">轩辕黄帝殿</p> <p class="ql-block">岩宕书屋坐落于仙都景区的8号岩宕内,这里曾是人工采石场,净高38米,深度约50米,顶部完全开放,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露天阅读空间。</p> <p class="ql-block">缙云仙都老汉牵牛的场景不仅成为了摄影爱好者的打卡地,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仙都景区特意安排了一头牛作为模特,老汉牵牛的表演在每个周末的固定时间段进行,这头牛也因此成为了国家5A级景区风光摄影的“标配</p> <p class="ql-block">一位老农牵着牛缓缓走过矴步桥的场景,云雾缭绕、山水田园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大肚岩</p> <p class="ql-block">合掌岩</p> <p class="ql-block">小赤壁</p> <p class="ql-block">倪翁洞:到达倪翁洞入口顺着洞口往里面走,里面别有洞天,先要往下走许多台阶到洞中。相传春秋战国时期范蠡老师倪姓老翁在此读书刻下的石刻,洞因此而得名。再顺着台阶往上爬,就到了初阳谷。</p><p class="ql-block">大小三个洞穴连在一起,古代一些名人雅士也在此留下足迹,洞穴壁上留下了记载当时情况的日志。石刻上初字那笔是少了一个点的,只有清晨阳光照射进去,能在瞬间看到完整的初字。</p><p class="ql-block">然后顺原路返回,上下台阶坡度很大,小心慢行,走到入口处,会有倪翁洞的介绍。倪翁洞出来往景区出口一路走去,路上山岩壁上这些石刻很多。另一边是静静流淌的大溪。名为练溪,两岸郁郁葱葱,溪水川流不</p><p class="ql-block">息。</p> <p class="ql-block">古堰画乡特色小镇主要包括古堰和画乡两部分,古堰指的是碧湖镇的通济堰,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拥有与四川都江堰差不多的历史属性;另一部分是“画乡”,因一条瓯江贯穿全境,使其拥有了丰富的水生态资源;瓯江还孕育了古堰画乡小镇独具地域特色的船帮文化,独特的瓯江帆船、竹排、船帮会馆、造船技艺、唱船戏、闹荷船、走河灯、拜夫人等在此仍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碧湖平原,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505年),自宋元至清,历代多次续建整修。通济堰大坝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的拱形拦水大坝以及进水闸、石函、淘沙门、渠道、大小概闸、湖塘等部分组成。初为木条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通济堰的堰史、堰规、筑堰有功者,均刻碑立于世。整个水利工程,连同碑刻,是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贵资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