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吧,不负春光…(三)

国成亨利

<p class="ql-block">“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我们行走在江南的土地上,春日的阳光明媚,四野青绿,溪水映日,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在和煦的春风吹拂下,激发每个人的溴觉…香!惠风和畅,如痴如醉…蓝天下的燕子、鸟…自由的飞翔,水上的鸳鸯、鸭…轻拨清波,阵阵涟漪…好山、好水、好景,好一幅“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图画。</p><p class="ql-block">在这样的美景中,我们来到了无锡。</p> <p class="ql-block">一、无锡</p><p class="ql-block">无锡,真是个好地方。不说山水景色,不讲经济发展,就谈一点入城感受。道路清洁,花草树木,修剪得体,造型美观。草丛内、路边角,很难见到杂草、树叶、垃圾…城市管理、卫生、环境、文化…让人眼前一亮、清爽…</p><p class="ql-block">(一)、蠡园</p><p class="ql-block">蠡园,据说,是因范蠡与西施一起,泛舟水上的传说。依水而建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鼋头渚</p><p class="ql-block">鼋头渚,因其巨石伸入水中,形与鼋而得名。郭沫若题词“太湖佳绝处,毕竟鼋头”。当地人说,到太湖不游鼋头渚,等于没来太湖。说明鼋头渚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鼋头渚,是当年徐霞客出游的启锚地,遍游考察山山水水,历时三十余年,成就了《徐霞客游记》,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鼋头渚时,恰逢樱花初开,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摄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三)、梅园</p><p class="ql-block">梅园,荣氏梅园是由荣氏兄弟(荣德生、荣宗敬),1912年创建。我们到时,适逢观世音菩萨生日,当地举行庆典活动,热烈、庄重、虔诚…</p> <p class="ql-block">三月,梅园各种花卉应时开效,非常愉悦心情,颜色各异,大大小小,高高低低…令人目不暇接。一会儿低头端详,一会儿仰脸凝视,一会儿抬头观看…走走停停,偶而跨几步,偶而蹲下挪几步,偶而跑几步…全神身在花的世界,花的海洋…陶醉、放松、快乐!</p> <p class="ql-block">二、镇江</p><p class="ql-block">镇江,江苏省辖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春秋时称“朱方”,三国时为“京口”,南朝宋在京口设“南徐州”,隋统一后,改置“润州”,镇江之名,自北宋迄今。民国时期为江苏省会。</p><p class="ql-block">镇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扼南北之要冲,得山水之胜。钟灵毓秀,代不乏才。历代文人墨客纷来在此留下了千古传诵名篇。镇江涌现出刘裕(寄奴)、沈括、米芾、刘勰、葛洪、茅以升等万古流芳的人物。留下众多历史遗存,诗文典籍和传说故事。如《抱朴子》、《世说新语》、《文心雕龙、《梦溪笔谈》等传世巨著。“白娘子水漫金山”、“甘露寺刘备招亲”等故事,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就出自此地。</p> <p class="ql-block">(一)、金山寺</p><p class="ql-block">金山寺,别名江天寺。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四大名寺。金山寺始建于东晋时期,民国三十七年寺内发生火灾,大雄宝殿和藏经楼,被大火烧毁。历经多年整修…1978年,慈舟法师重返金山寺,几番周折,多年经营,寺院重新开放。金山寺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寺,“水漫金山寺”等故事,流传甚广。</p> <p class="ql-block">南宋孝宗皇帝赵昚“萃然天立镇中流,雄跨东南二百州”的诗句,描绘金山寺的雄伟气势,以及在东南地区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二)、西津渡</p><p class="ql-block">西津渡,是一条长约800多米的古街,街区面积约6公顷,是依附于破山栈道而建的一处历史遗迹。被中国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誉为“中国古渡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西津渡,距今己有1400多年的历史,创建于三国时期,时称“蒜山渡”。西津渡保存着大量自唐朝以来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传统民居。2011年被国家评为5A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三)、北固山</p><p class="ql-block">北固山,镇江三山名胜之一。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三国时,“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就发生在此。甘露寺高踞峰巅,形成“寺冠山”的特色。甘露寺,相传始建于三国东吴。来镇江的游客,都喜欢到此,寻访当年刘备招亲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北固山顶,有一祭江亭,传说是孙尚香殉夫刘备的投江处…</p> <p class="ql-block">辛弃疾曾登此亭,写下千古绝唱《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中“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生子当如孙仲谋”。是何等雄心,何等气魄,何等豪气!</p> <p class="ql-block">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一1207年10月3日),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p><p class="ql-block">辛弃疾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并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条陈、创建“飞虎军”等等,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三年,辛弃疾抱撼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后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的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诩,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有《稼轩长短句》等传世。</p> <p class="ql-block">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日二十二点五十五分於济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