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作为审美对象的患者客体和作为审美主体的护理人,相互契合了,情与景相互交融了,这时,美就会突然创造出来。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永远处于恒新恒变的状态之中,因此,美也处于不断的创造的过程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暖春三月,乍暖时寒,120急救车的鸣笛声穿过夜晚的薄雾,将一位患者接入院,经过一番院前急救及检查,转入神经内三科病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患者是一位中年男性,黝黑的面容,表情痛苦,神志清醒,能言语,但是整个右侧肢体肌力为0,经过颅脑CT检查排除脑出血后,诊断为脑梗塞。患者是一位没有陪护的外地务工人员,由工友送至医院办完入院手续后,工友返回厂子上班了,暂时没有联系上家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患者断续的言语中了解到患者的整个发病过程。由于上班较累,前一天睡前喝了过量的酒,早上醒来后,发现摔倒在床下,并出现了一侧肢体不能活动的情况。醒后卒中,根据患者的病情遵医嘱立即吸氧、心电监护、输液等对症处理。巡视中患者出现了心慌、多汗、全身无力的现象。我立即通知医生,关闭输液泵,为患者测量血压、血糖,发现生命体征一切正常。这时我意识到患者的这些表现是紧张、焦虑导致的,此刻最重要的是先让大叔的情绪恢复平静,顺利完成药物输注。于是我走到患者床旁,询问到:“大叔您感觉怎样了?您现在医院里不用担心,一定为您用最好的药、提供最精准的治疗方案,当然最快的康复还需要您的配合,休息好最重要,现在您试着闭上眼睛休息怎么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叔说:“因为机器(心电监护仪)响,还一直输着液,我睡不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说:“您现在需要好好休息,身体抵抗力强了,才能顺利为您进行治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叔着急的说:“我也想睡,可是怎么也睡不着。”我说:“大叔,我知道您担心自己的病,您要相信我们,自己更要有信心。只要我们自信能够成功,就可以创造奇迹。”由于家属不在,我就索性坐在床旁多陪大叔一会,顺便使用叙事护理和大叔聊一聊,引导他进入患者角色。谈话中,大叔说起自己是家中的顶梁柱,他的老伴有病,孩子都没成家立业,他很“担心”自己的预后和以后家人的生计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聊天中,大叔增强了对我的信任,走出了得病后会瘫痪的“害怕”心理。约10分钟后,我对大叔说:“如果信任我,我现在带您做一下放松训练,舒缓一下心情,可以吗?”大叔高兴的点头同意,很快大叔的全身放松下来,生命征慢慢稳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了防止发生压疮,遵医嘱给患者使用气垫床,充好气,然后把床帘拉上,准备协助他把较厚的外套脱下,患者满脸不好意思;“姑娘,麻烦你了,你看这,你看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轻声安抚患者:“大叔,为了详细查体和后续治疗,衣服厚了不方便,而且你躺着也不舒适。现在你身体活动不便,家人又不在身边,我帮你是应该的。您也不要着急,经过治疗,相信慢慢会好的,只要有信心。” 更换衣物后,发现患者活动障碍侧上肢肿胀较前明显,立即告知主治邱医生,紧急联系放射科进行了床前拍片,确定无骨折,只是挤压伤。刚整理好设备,此时患者有了便意,他满脸通红,不好意思的说出口:“护士,你能叫个男医生来吗?我、我有点事。”再看他的表情,我也猜到了几分,夜间面对一名护士,患者肯定会觉得尴尬和有羞耻感,但是生理需求又是不能避免的,所以才提出这样的要求。我立即找到邱医生,趁他去询问患者时,把备用便盆准备好。果然,在邱医生的帮助下,患者顺利排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深夜,患者家属一直无法接通的电话打通了,邱医生向家属介绍了发病过程、治疗措施等,告知需家属陪护,希望尽早赶到。家属在电话里极力感谢,表示立即动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接下来,协助患者翻身、更换液体、喂水、洁面等工作有序进行,我顺便会和患者聊几句:“现在感觉怎么样?有什么不舒服一定及时告诉我。”得知已经联系上家属,患者的心情也明显的放松了很多:“护士,我没事,谢谢啦。”看患者心情没有了之前紧张和害怕,我就像拉家常,问起他家是哪里的,家中亲人,并趁机指导一下饮食需注意的事项,以及适当的肢体活动,即进行了健康宣教,也转移了患者的注意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凌晨,患者儿子赶到了医院,站在病床前满脸着急:“医生,护士,我爸怎么样了?”邱医生轻声安抚:“先不要着急,目前病情稳定,生命征平稳,我们也给予了积极的对症治疗,情况会慢慢好转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患者儿子感激的点头:“谢谢,谢谢你们,多亏有你们照顾,看到父亲我现在放心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儿子来到后,大叔也眼眶含泪:“我没事,你别着急,多亏医生护士一直照顾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患者儿子点头:“我现在能做什么?”于是我把家属陪护需要注意的事项及需要准备的物品详细告知他,他配合度很高,积极的准备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涉及医保报销问题,患者在病情好转后准备转回当地治疗。出院的时候,患者及家属再三感谢后登上了返乡的路程。</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美在创造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虽然患者住院时间不长,但通过短期的护理及与患者家属的接触经过,使我想到一句话:“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总是让学医的人感同身受,医学不能治愈所有疾病,也不能解除所有苦难,当疾病来临,我们能为患者做些什么呢?医者治病痛,叙事暖心灵。当距离很远的不同生活轨道的相互陌生的人(护士/病人)相遇之后,叙事护理是一种真正能让护士看到患者内心情感的护理模式,让我们直面患者的痛苦,对患者的压力和纠结感同身受。通过讲述每个患者独特的生活故事和经历,如同夜空闪烁的繁星,虽不耀眼,却能照亮患者的心灵,带来无尽的慰籍美好,适度的共情能够温暖人心,让我们成为那个“温暖的人”,通过叙事护理将这份温暖传递给每一位患者。而把叙事护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用心对待,美好就在。只有人,对星星的无目的的仰望能够给他以上天的喜悦;只有人,当看到宝石的光辉、如镜的水面、花朵和蝴蝶的色彩时,沉醉于单纯视觉的欢乐;只有人的耳朵听到鸟儿的啭声、金属的铿锵声、溪流的潺潺声、风的飒飒声,感到狂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供稿:昌邑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 王春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