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 文:天真</p><p class="ql-block">美篇号:95660387</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吃过中午饭,雨停了,天色放晴,离颂歌图书馆也就十多分钟的路程,我们来到赫尔辛基红教堂参观。它的正式名称为乌斯彭斯基大教堂,是北欧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也是赫尔辛基最著名的地标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教堂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独特的深红色砖墙和金色的洋葱形圆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显得庄严而华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堂的外观融合了拜占庭风格与俄罗斯传统建筑元素,高耸的钟楼和精致的十字架装饰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堂位于卡塔亚诺卡半岛的最高处,登上三十多级台阶来到教堂的大门前,可以俯瞰赫尔辛基港口,背景是广阔的天空和波光粼粼的海面,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教堂,只见穹顶高耸,装饰着华丽的壁画和金色的圣像,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整个空间,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穹顶上的壁画描绘了圣经中的场景,色彩鲜艳,细节精致,展现了东正教艺术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堂的正前方是一道精美的圣像屏风,上面排列着多幅圣像画,每一幅都描绘了不同的圣徒或宗教场景。圣像屏风是东正教教堂的核心元素,象征着天堂与人间之间的界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堂内点满了蜡烛,柔和的光线映照在金色的装饰和圣像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信徒们在这里点燃蜡烛,默默祈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蜡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教堂的最高处,俯瞰赫尔辛基的城市景观,心中充满了宁静与满足。红教堂不仅是一座宗教建筑,更是一座艺术与历史的丰碑。这次参观让我对东正教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感受到赫尔辛基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点的独特魅力。红教堂的美,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完赫尔辛基的乌斯彭斯基大教堂(红教堂),心中充满了震撼与感动。教堂的外观庄严而华丽,深红色的砖墙与金色的洋葱形圆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令人过目难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红教堂步行约15分钟,我来到了赫尔辛基大教堂(白教堂)的跟前。这座纯白色的建筑巍然矗立在参议院广场上,绿色的圆顶在蓝天下格外醒目,显得庄严而神圣。教堂前的台阶上,游客们或坐或站,享受着午后的阳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堂坐北朝南,正前方就是赫尔辛基参议院广场,它是这座城市的心脏,充满了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广场地面铺着整齐的石砖,四周环绕着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每一座都显得庄严而典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场左侧是赫尔辛基大学的主楼,黄色的外墙与白色的柱子显得典雅而庄重。右侧则是芬兰政府办公大楼,建筑风格简洁而大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议院广场正中央矗立着亚历山大二世的塑像,这座雕像庄严而雄伟,象征着这位沙皇在芬兰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亚历山大二世身披长袍,手持权杖,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仿佛在注视着这座城市的未来。雕像底座上雕刻着精美的浮雕,描绘了他在位期间的重大事件,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雕像周围是一个圆形的花池,花池中种满了各色鲜花,五彩缤纷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为庄重的广场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花池中央是一座喷泉,清澈的水柱从喷泉中涌出,水花四溅,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喷泉的水声与广场上的喧嚣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热闹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完白教堂后,我们站在教堂前的广场上,阳光洒在洁白的建筑上,映衬出它庄严而神圣的氛围。教堂的尖顶直指蓝天,仿佛与天际相连,给人一种宁静而崇高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选择了一个角度,以教堂的全貌为背景,大家站成一排,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摄影师按下快门的瞬间,时间仿佛凝固,将这一刻的美好永远定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合影结束后,我们缓缓离开,心中充满了感慨。白教堂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的纯洁与庄严让人心生敬畏,也让我们对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视觉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开时,我回头望了一眼白教堂,它依旧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和每一位来访者。心中不禁涌起一丝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这次旅程让我明白,有些地方不仅是用眼睛去看的,更是用心去感受的。白教堂的美丽与神圣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成为我生命中一段珍贵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穿过广场,正前方有一条古老的马路,青石板铺就的路面被磨得异常光滑,显出岁月的痕迹。有轨电车缓缓驶过,为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增添了一抹现代的气息。电车轨道沿着马路延伸,与周围的古典建筑和谐共存,仿佛在诉说着赫尔辛基的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踏着石板路,穿梭在古老的街道上。阳光透过彩色的房屋,在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耳边传来叮叮当当的电车声,夹杂着路人低声的芬兰语交谈,仿佛一首悠扬的北欧民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近南港码头集市广场,可以看到几座非常有名的沙俄建筑,市政厅,最高法院,还有沙俄行宫。我站在街头,远远地望见红教堂静立在街道的尽头。这座由红砖砌成的大教堂,巍然矗立在卡塔亚诺卡半岛上,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神圣。</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集市广场最引人瞩目的是一座高大的双头鹰雕像,是为了纪念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而立,他在历史上给予了芬兰自治的地位。这座雕像建于1835年,最初是为了纪念亚历山大一世和尼古拉斯一世的访问,后来在十月革命期间被毁,于1997年修复。双头鹰的胸部还雕有芬兰狮的形象,象征着芬兰与俄罗斯的历史联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双鹰雕像的后方还有一尊裸体少女青铜塑像,名为阿曼达雕像,也被称为波罗的海的女儿。这座雕像位于赫尔辛基市中心的南码头广场,面向大海,左手托腮,静静地凝望着芬兰湾被誉为“大海女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知不觉间,我走到了海边。波罗的海的海风扑面而来,带着咸咸的味道。远处,一艘巨大的游轮停泊在蔚蓝的海面上,海鸥在空中自由翱翔,发出清脆的叫声。我深吸一口气,感受着海风拂过脸庞的清凉,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吹散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着海边漫步,我来到了港口。一个巨大的摩天轮矗立在海滨,游人络绎不绝。巨大的邮轮停靠在岸边,五颜六色的集装箱整齐地排列着,工人们忙碌地装卸货物,一派繁忙的景象。我站在码头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船只,想象着它们即将驶向何方,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开港口,我闻到了一阵香甜的水果气息。顺着香味走去,我来到了海岸边一个热闹的水果市场。摊位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水果,鲜红的草莓、金黄的香蕉、紫红的葡萄……琳琅满目,令人垂涎欲滴。我买了一些新鲜的水果,坐在海边的长椅上,一边品尝着美味,一边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感受着赫尔辛基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在大街小巷里行走,有种穿越历史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街道上人来人往,有匆匆赶路的上班族,也有悠闲漫步的游客。我随着人流慢慢前行,感受着这座城市的脉搏。突然,一阵悠扬的音乐声传来,我循声望去,只见几位艺人正在路边一个不大的舞台上表演北欧风情的舞蹈,动听的音乐和动感的舞蹈为这条街道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街道两旁的建筑风格各异,有古典的巴洛克风格,也有现代的新艺术风格。每一栋建筑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装饰,仿佛一件件艺术品。我驻足在一家橱窗前,里面陈列着精美的芬兰设计品,从玻璃器皿到陶瓷制品,无不彰显着芬兰人的匠心独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沿着Esplanadi林荫大道—— 赫尔辛基的“香榭丽舍”漫步,不知不觉来到了赫尔辛基的海滨公园,这是这座城市最迷人的休闲胜地之一,两侧精品店与咖啡馆林立。中央草坪有人野餐、晒太阳,街头艺人表演频繁,融合了自然、艺术与北欧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赫尔辛基海滨公园(也叫埃斯普拉纳迪公园)的核心区域,矗立着一座纪念芬兰国歌词作者的著名雕塑——约翰·卢德维格·鲁内贝里纪念碑。鲁内贝里身着19世纪绅士服装,手持诗集,目光沉思,立于花岗岩基座上。这座雕塑由芬兰雕塑家瓦尔特·鲁内贝里(诗人之子)于1885年设计,是赫尔辛基最早的公共纪念碑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雕塑不仅纪念一位诗人,更凝固了芬兰从瑞典统治走向文化自觉的历史瞬间——路过时不禁驻足,感受北欧文学与自然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雕塑共同构成了赫尔辛基的"露天美术馆",既有民族浪漫主义的厚重,又充满现代北欧的简约幽默。不妨放慢脚步,触摸这些金属与石头背后的城市记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赫尔辛基的海滨如同一本打开的北欧生活画册——少了几分刻意,多了随性的诗意。如果时间允许,记得带上一条毯子,像芬兰人一样在阳光下发呆,才是融入当地的关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赫尔辛基滨海公园信步前往国家剧院,沿途景致渐次退去,一座承载着艺术与历史的建筑赫然映入眼帘。远远便望见那座宏伟的建筑,以古朴石材筑就,红棕色的屋顶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光泽,尖塔高耸,精致的雕刻装饰于墙面,拱形窗户排列整齐,透着历史的厚重与典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近剧院前的广场,阿列克西斯·基维的雕像静静矗立,青铜色的身躯呈现出沉思的坐姿,仿佛仍在构思着不朽的文学篇章。基座上的名字,在鲜花绿植的簇拥下,更显庄重。凝视着这座雕像,仿佛能感受到他对芬兰文学的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凝视着这座雕像,仿佛能感受到他对芬兰文学的深远影响。国家剧院的外观,是建筑艺术与历史底蕴的完美融合,而那座雕像,则是文化灵魂的具象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置身于此,仿佛被卷入了芬兰艺术与文学交织的长河,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过往的辉煌,让人不禁对这片土地的文化积淀心生敬畏,也沉醉于这艺术氛围之中,不愿离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国家剧院移步至火车站前小广场,隔着马路远眺,赫尔辛基火车站以简洁大气的新古典主义风貌展现在眼前。浅色调石材外墙在光影中流转着古朴光泽,对称布局的建筑结构尽显庄重之美。几根巨大石柱拔地而起,稳稳支撑起上方结构,赋予建筑沉稳威严的气质。屋顶精美的雕塑错落有致,中央钟楼尤为醒目,似在默默丈量时光。整齐排列的窗户间,几处拱形设计灵动点缀,为建筑增添优雅韵味。整体外观融现代感与历史厚重感于一体,每处细节都诉说着建筑艺术的精妙,静静矗立成城市中独特的风景坐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结束一天的行程,晚上入住的酒店外观简朴,这是赫尔辛基的一处会议中心,安静舒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月1日早晨,我们乘坐大巴前往赫尔辛基轮渡码头,结束了赫尔辛基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导游带领我们买好了9点半的船票,坐1个小时游轮前往爱沙尼亚首都——塔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赫尔辛基的独特魅力,不仅在于它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奇观,更在于它将艺术、自然与生活高度融合的理念。在这里,每一座建筑都是对创新与传统的致敬,每一处空间都流淌着对生活的热爱。这次旅行,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领悟到生活原来可以有这般丰富多元的模样。它让我对生活多了一份敏锐的感知,也对世界多了一份深沉的热爱 。相信这段经历,将如同璀璨星辰,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永远闪耀,激励我不断踏上新的探索旅程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要离开赫尔辛基了,回望身后的登船长廊,心中竟有一丝儿不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停留赫尔辛基虽是短暂一日,一天的游览仿若就在历史与现代之间穿梭。蓝天白云下,建筑与自然和谐相融,每一处都似有诗意流淌,让人沉醉,不舍离去,却又期待下次重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