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荣塘村</p><p class="ql-block">荣堂村位于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是一个有着超过800年历史的古老村落。村庄的建筑多就地取材,利用火山石建成,包括墙壁、道路、院墙、墓地等,是一座典型的石头村。 </p><p class="ql-block">这里最有名最有价值的是有火山喷发后形成的七十二洞</p><p class="ql-block">- 形成原因:由于火山爆发引发岩浆运动,表层散热冷却快先固结为玄武岩壳,中下部散热较慢,继续保持较高流动性,当内部熔岩冲出前缘限制,出现流空,便形成了熔岩隧道(洞),“七十二洞”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 景观特色:“七十二洞”其实是指众多的熔岩隧道(洞),并非确切的72个洞。这里洞洞相连,大洞连小洞,洞内曲径通幽。有洞顶局部塌陷形成的“天窗”、“天窗”之间残留部分构成的“天生桥”、洞顶岩块崩落在洞底堆积构成的“岩堆”,还有整段陷落形成的“塌陷谷”。此外,洞内的熔岩钟乳石千姿百态,在国内难得一见。 </p><p class="ql-block">- 科学价值:《海口火山第四纪火山隧道研究》记载,“七十二洞”熔岩隧道天然出露,完整清晰地展示出熔岩隧道的演化过程,能为研究熔岩隧道的形成、演化、消亡提供重要依据。</p><p class="ql-block">-古村里的房子大多从先人那里继承而来,一些石头墙外表平整,但石块呈不规则形状,石头之间不用泥灰粘合,从里面看凹凸不平,石头之间漏进光线,颇具特色。</p><p class="ql-block">- 独特墓葬:荣堂村的石棺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墓葬之一,从南宋时期的钟氏始祖开始,就使用火山石做成石棺,石棺六面全部是厚约10公分的石板,顶盖用整块石板雕成。</p><p class="ql-block">- 生活习俗:历史上,这里的居民吃水困难,需到很远的地方挑水,因此不少屋前摆放着大型水缸蓄水,如今虽已通自来水,但水缸依旧保留,诉说着过去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阴雨天走进了荣堂村,沿着火山岩铺就的石路,手扶着有火山岩罗列而成的墙壁。信步走向72洞,村民们为了避免游客受伤而将许多石洞用竖叉拦了起来。看了一个就等于看了全部,里面黑洞洞,头顶有天窗,有参差不齐的石块,好像随时都会掉下来,为了安全我们退出石洞,走在石洞的顶部查看整个村庄的概况。这是一个原始的古村落完全没有开发许多旧的墙壁还用火山岩修修补补,养鸡的养鸭的也有做生意的。</p> <p class="ql-block">这个洞一看就知道它是贯穿的。</p> <p class="ql-block">每村都有的庙宇。</p> <p class="ql-block">古朴的石头刻就的双喜字。</p> <p class="ql-block">椰壳风铃,让我三姐萌生在自家小院也挂上这样风铃的憧憬,非买不可,浪漫而又可爱。</p> <p class="ql-block">多老都有少年心。</p> <p class="ql-block">您猜猜这是什么?这是小路两旁石头上的青苔。</p> <p class="ql-block">乌鸟风铃小院。这个小院里是用椰子壳做的风铃还有风笛,完全手工制作具有明显的黎族风情。每个风铃售价不菲要88元一个,我们70块钱一个买了几个,喜欢就不算贵。</p> <p class="ql-block">《二》龙吉村</p><p class="ql-block">我们去的第2个古村落也有200多年的历史,这个隆基村位于澄迈老城。这个村之所以非常出名,是因为他们祖祖辈辈都在为皇帝种着贡米。我们没有把这个村子走完,因为我们感觉有许多爬坡的路。天气炎热走不动。</p> <p class="ql-block">这是龙吉村村口的古井井里依然有清澈的水里面还有鱼。</p> <p class="ql-block">这个村子之所以被国家誉为第3批重点非物质遗产的古村落名录。是因为在清朝的时候,这个村子建有学堂,培养了大批有文化的知识分子。</p> <p class="ql-block">古学堂一看就已经很破旧,已经被保护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学堂内部。</p> <p class="ql-block">学堂基本没有房顶了用大玻璃房给罩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古时琉璃窗棱。</p> <p class="ql-block">不知是做什么用的?</p> <p class="ql-block">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保护措施一看就懂。</p> <p class="ql-block">学堂的名字叫通德堂。</p> <p class="ql-block">村口古榕树下村民门闲时休憩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龙鸡贡米的解说词。</p> <p class="ql-block">《三》古银瀑布</p><p class="ql-block">去年曾去过的一次的古银瀑布,那里也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十分壮观。这个瀑布的水落差20米以上。</p><p class="ql-block">再次来到古银瀑布,依然非常喜欢一路上是热带雨林的景观,硕大的无花果在别处从没见过。</p> <p class="ql-block">飞溅的水花如毛毛细雨喷洒在脸上十分舒服,让人着迷。</p> <p class="ql-block">《四》美巢村,</p><p class="ql-block">隶属于海南省临高县皇桐镇美香村,是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p><p class="ql-block">- 历史渊源:美巢村已有千年历史,相传元代时,吴、冯两姓人家从福建迁移至此建村。</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位于临高县皇桐镇西北4公里处,在通往儋耳(儋州)、崖城(三亚)的西线古驿道上,距古银瀑布不到6公里,村庄被翠树绿竹、水渠和稻田环绕。</p><p class="ql-block">- 名称由来:南宋名臣胡铨被贬吉阳军路过此村时,将其误听为“买愁村”并赋诗,使得“买愁村”之名流传开来。后来,村民为讨吉祥,将村名改为“美巢村”。</p><p class="ql-block">- 村落风貌:村道将村庄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聚居吴姓,右边居住冯姓。百余人口,皆元代从福建迁移此地。村中古木参天,有笔直傲然天穹、枝丫铺天盖地的古榕,还有干如弯弓曲触地面反弹向上伸展且枝叶繁茂的古榕。</p><p class="ql-block"> 文化特色:美巢村是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南宋胡铨、明代汤显祖都曾在此留下诗作。村头古驿道旁建有诗词文化长廊。此外,临高第一位举人戴定实之墓位于美巢村正中央空地,该宋代古墓保存完好,是临高县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p> <p class="ql-block">古道犹存,古墓依在。古诗传承,故事永传。</p> <p class="ql-block">戴定实,村里第一位举人古幕。</p> <p class="ql-block">驿道路上古井。</p> <p class="ql-block">还有水</p> <p class="ql-block">胡铨来此村留下诗句。</p> <p class="ql-block">胡铨介绍。</p> <p class="ql-block">汤显祖介绍。</p> <p class="ql-block">《五》红坎岭</p><p class="ql-block"> 位于澄迈县桥头村附近,这里保留着宋代留下的烧陶的砖窑,目前还在用着。仍有陶艺作品生产。</p> <p class="ql-block">烧坏的窑片也可以利用,铺路就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最大的陶炉。</p> <p class="ql-block">精致作品在这里出售。</p> <p class="ql-block">与大王椰和硕大陶作品合影,体现这里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坐在老船板打造的椅子上,时光似乎停留在几百年前,祖先聪明才智给后人留下了无价之宝,后人正在发扬光大,必将世代传承。</p> <p class="ql-block">宣传画讲解做泥塑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红坎岭已经成为一个小众景点让游人免费参观,因为景点就在旅游公路路边,所以客人不多,但也不绝。这里大王椰是主要树种,排列整齐,棵棵昂首挺立,自信满满。</p> <p class="ql-block">《六》保良村,</p><p class="ql-block"> 去年来过一次的古村。村民大多搬离到离镇上更近点的地方。一群年轻人他们看到了这里的利用价值和商机。把这个古村落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并帮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这个村子也有一二百年的历史,这个村子是以种咖啡为第一农作物。这里的咖啡也称为福山咖啡,过去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后因品质极高,味道极好,加上宣传到位,远销国内外。去年我在美篇中曾详细介绍了这个古村落。这里就不一一重复。</p><p class="ql-block">我现在要说的是这棵横倒的大树有百年以上树龄。大树是被去年魔蝎17级台风给刮倒了,这棵大树虽然倒了,但是它依然活着,因为它有一半的根部还在土里,一半的根部暴露在了土地之外,年轻的创业者们把这棵树支了起来并把暴露出来的树根培上了土,让这棵树永久的活着。利用它的外形建立一个拱门,里面正在搭建表演的舞台,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一定能成为年轻人打卡网红地。</p> <p class="ql-block">站在已经搭建好的凉亭内,向远处眺望。可见农田整整齐齐的排列在道路的两旁,美丽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农田里走来两个苗族盛装善良单纯的姑娘,邀请一起合影留念,请原谅我带着口罩,因为脸上受了点小伤,破相了(笑)</p> <p class="ql-block">所有的古村都有古井,保良村也不例外,这口古井很硕大。</p> <p class="ql-block">老村长说,这口古井已经存在300多年了,它承载着村民们的幸福,村民们喝着井里的水看着村里的发展,每个人眼里都散发着希望的光芒。现在大家已经不饮用这口井里的水了,就把这口井叫做愿景。</p> <p class="ql-block">三姐姐夫。</p> <p class="ql-block">张先生。</p> <p class="ql-block">《七》三卿村</p><p class="ql-block">-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p><p class="ql-block">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整个村庄建在一个天然的火山熔岩流台地上。2014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建筑九成以上保留了古石巷和古石屋,村落被火山植被包裹,完美呈现了先人居住的理念和智慧。</p><p class="ql-block">- 安华楼:建于1930年,是三卿村的标志性建筑。楼高三层,全用火山石干垒而成,外墙用石灰批荡,顶层四面设有哨岗、枪眼、小拱门,四个角有葫芦形的雕刻,曾用于抵御外敌。 </p><p class="ql-block"> 豪贤门:位于安华楼右侧,是一道建于光绪十一年的火山石拱门,也是三卿村的内门。由火山石干垒而成,手工雕刻,造型精美,工艺精湛。</p><p class="ql-block">- 崇文传统:三卿村建村以来重视文化教育,办私塾建学校,培育后代,文人辈出。清乾隆年间王必位考中举人,清光绪年间王廷楷考中秀才,民国时期王积耀考上黄埔军校等。</p><p class="ql-block"> 尚武传统:为安华楼题字的王政端在上海读书时加入精武门,回到海南后开武馆教授武术,从此村里有了习武的传统。</p><p class="ql-block"> 三卿村打造了“春风十里非遗小院”,游客可在此沉浸式体验古法手工艺、扎染、蜡染、掐丝珐琅等多种非遗手作项目,还能在乡间咖啡馆品尝咖啡。</p><p class="ql-block">村口有一个方正的池塘。名曰风水塘。</p><p class="ql-block"> 风水塘边赏美景,</p><p class="ql-block">豪贤门内有风光。</p> <p class="ql-block">1930年建成的安华楼,为抵御日寇做出了杰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风水塘,塘底铺着火山石,水清鱼肥。三个有一定历史的石磨坐落塘中,石磨静默似乎在向游人述说村庄的历史,憧憬美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光绪年间留存下来的豪贤门完全由火山石搭建而成,历史沧桑感极强,游人到此都会止步观看,无不佩服祖先的聪明才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在有好几伙年轻人在村里创业。</p> <p class="ql-block">豪贤门侧的大香炉,香炉是铸铁而成,表面长满了青苔,看上去沧桑感很强。</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窗棱。也许是清朝留下,也许是民国时留下来的,我想它的作用是安全第一,美观第二。放在如今不够透亮,并不实用,仔细看工艺精细,结实耐用,色泽鲜艳。许多古村留下最完整的大多是造型好看的窗棱。</p> <p class="ql-block">进入三卿村,所有的建筑都是火山石搭建而成。地面火山石铺就。大多是大块石头搭建,而这个房子是细碎的小的火山石搭建而成,比较少见。</p> <p class="ql-block"> 尽管是阴雨天比较寒凉,但是来到这个村里,看到年轻人所建的咖啡屋我们就走不动道了。喝上一杯陶罐装火山拿铁咖啡☕,真是一种享受,我和姐感慨!我们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真是想开了,也会享受生活了,在里面喝咖啡的大多都是年轻人,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只有我们几位,我们感到很骄傲也很自豪。人过七十已经是老年人了,在尚未糊涂还能去哪里不太打怵且自由的时候,及时行乐才好。</p> <p class="ql-block">陶罐很大,一罐精心制作的咖啡十分香甜,口感极好,价格不高每罐28元。咖啡屋里扫码点餐,制作咖啡的都是年轻人,他们很快就将咖啡送到你的面前。现代与古代在这个村里非常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走在火山石路上,坐在接地气的咖啡屋里品咖啡,唠家常,惬意悠闲,一定惹人羡慕吧。</p> <p class="ql-block">《阿鲁纳》是几个年轻人创业取的名字。他们喜欢静修。我们进去看到的就是在建设中的静修小院。里面清幽雅致,安静祥和。看到他们这些年轻人的兴趣爱好,我其实并不十分了解。但我相信他们一定有自己的人生认知和信条。</p> <p class="ql-block">静修小院花团锦族,奇花异草点缀各个角落。开始我以为是绢花,手摸才证实都是鲜花,好看吧?</p> <p class="ql-block">闭关悟道,暂隐尘世喧嚣。</p><p class="ql-block">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安宁吧?</p><p class="ql-block">这难道是个闭关场所吗?因为大门紧锁没法了解里面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用火山石建造的民房。目前这些房子里的主人都搬到了村子周边,住进了两层或者是三层的小洋楼,这些古旧的房子都保留下来成了旅游景点。年轻人说的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老门墩儿都收集到了一起,这些都是不可复制的古董。</p> <p class="ql-block">火山石搭建的墙壁长出了许多绿植有些看上去就像是多肉植物。</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村里我们还看到了一个酒馆宣传标语说:人逢知己千杯少,没有二两量莫打扰。一进小院风铃声入耳,看到一个可以上去的阁楼,估计上去就可以看到整个三卿村古建筑的全貌。只可惜我们今天去的时候外面下着雨感到有点寒冷。不然的话真想到阁楼上去坐一坐。这份遗憾就留在下次去弥补吧。</p><p class="ql-block">还看到一个蜡染工坊。掐丝珐琅工坊,我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来这里创业。</p> <p class="ql-block">几天的功夫我们畅游了7个古村,我知道在海口周边这样的古村落还有很多很多,或者可以说每个村子都是古村,有的被开发成为旅游景点,有的还是原始状态存留着。</p><p class="ql-block">参观古村落以后我们想了很多,古老的村庄向人们传递着古老的故事,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这些古老的村庄越来越少,其实都是国宝,一定要保存下去,永久的保存下去才是王道。</p><p class="ql-block"> 我是谁?这句问话似乎是多余的。每个人都能讲出自己是谁,但是生活在古村的村民们的一些后代,他们对祖先崇拜热爱和尊重,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是这片热土的传承者。他们不愿离开这片故土,不愿离开火山岩石搭建的小院儿和房屋,他们愿意在这里创业,在这里迎接八方来客,向大家诉说祖先的智慧和祖先的希望。他们是祖国这方土地上的子民,是传承古村落特有文化的传承人。现代文化在这里吸引八方来客,把古村保留下来加以利用要靠他们。</p><p class="ql-block"> 每年来到海南我都想去古村落看一看,余下没看过的古村落,就让我有空每年抽时间一个一个去光顾了解吧。给自己定个计划,激励自己努力去完成计划,也许这正是奔向健康又可以长寿的秘诀之一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