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朋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您好!自1996年起,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b style="color:rgb(237, 35, 8);">2025年3月31日,是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b>在今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我们衷心感谢您对学校工作的持续支持与配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孩子的安全,是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共同牵挂。尽管社会各界对中小学生安全愈发重视,事故却仍偶有发生。为切实提升孩子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希望家长能和孩子一起学习并牢记以下安全要点~~~</p> 一、严防溺水 <p class="ql-block">1、溺水是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 “头号杀手”,请家长务必教育孩子做到 “六不”:</p><p class="ql-block">▪ 不私自下水游泳;</p><p class="ql-block">▪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p><p class="ql-block">▪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p><p class="ql-block">▪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p><p class="ql-block">▪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p><p class="ql-block">▪ 不擅自下水施救。</p><p class="ql-block">2、家长要切实做好监护工作,尤其是双休日和假期,时刻关注孩子的去向,做到“四知道”,即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p><p class="ql-block">3、教育孩子一旦发现有人溺水,应及时呼救,寻求大人相助,切不可盲目下水施救,并及时拨打110、119、120急救电话。</p> 二、交通安全 <ol><li>教育孩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斑马线、天桥或地下通道,不闯红灯、不翻越护栏,尤其注意过马路时不追逐打闹、不横冲直撞、不猛跑、不突然加速或中途折返,保障自身安全。 </li><li>加强监管,严禁未满12周岁的孩子骑自行车上路,严禁未满16周岁的青少年骑电动自行车上路。同时提醒孩子骑行时要保持专注,避免分心,不进入机动车道,不并排骑行。 </li><li>骑行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都务必要正确佩戴安全头盔,确保全员得到妥善防护。 </li><li>提醒孩子不要在小区出入口、停车场、路侧停车区域玩耍;不要在道路上使用平衡车、滑板车、玩具车、轮滑鞋。 </li><li>教育孩子乘坐公共交通时,要遵守秩序,上车后坐稳扶牢,严禁将身体伸出窗外。同时,不在车上吃东西,以防发生意外或影响他人。 </li><li> 提醒孩子乘坐轿车时,务必系好安全带。不乘坐无资质车辆,不搭乘陌生人车辆,也不乘坐超员车辆。</li></ol> 三、校园安全 <ol><li>教导孩子切勿携带如刀具、棍棒等危险物品进入学校,遇到校园内外可疑人员时,应及时向教师或校园安保人员反映,确保校园环境的安全。 </li><li>鼓励孩子在课间进行文明娱乐活动,避免出现奔跑追逐和打闹行为,以防意外伤害到自己或周围同学,共同营造和谐的课间氛围。 </li><li>提醒孩子上下楼梯及通行楼道时,靠右行走,切勿推搡拥挤;在人员密集场所,要遵守秩序,不争先恐后,以防踩踏事故的发生。 </li><li>叮嘱孩子严禁攀爬楼梯、走道等区域的护栏设施,也不要在无护栏的平台上玩耍,以防不慎坠落,确保个人安全。 </li><li>教育孩子要与同学和睦相处,避免发生打架斗殴、欺负他人等不良行为。若遇到学生欺凌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向老师或家长求助,共同维护校园的和谐与安全。 </li><li>提醒孩子在体育课时,切勿随意攀爬运动器材,不做危险动作。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若发现身体不适,及时告知老师,必要时应及时就医。 </li><li>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沟通疏导,帮助孩子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li></ol> 四、消防安全 <ol><li>教育孩子不玩火,不携带火种,不随意摆弄电器设备、灶具,并将火柴、打火机等火源放在孩子触碰不到的地方。 </li><li>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定期检查电器线路、燃气管道、清理易燃可燃物,及时消除家中火灾隐患。严禁电动车进楼入户充电,不要“飞线”充电,不将电池带回家充电。 </li><li>配合学校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严禁学生携带打火机、火柴、鞭炮等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校园。住宿生要遵守寄宿规定,不乱拉电线、不用明火,不留他人住宿,保持寝室干净通风,熟知逃生通道,会用消防器材。 </li><li>教育孩子发现火情后不得擅自扑救,应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时要讲明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被困情况等信息。 </li><li>做好森林防火教育,教育孩子不携带火种进入林区,不在野外点火、燃放烟花爆竹等。</li></ol> 五、居家安全 <ol><li>切勿将年幼的孩子独自留在家中,并教育孩子不要给陌生人开门,遇到紧急情况及时拨打报警电话。 </li><li>及时排查家中电线、燃气管道、电器、刀具及其他器械安全,防止触电、煤气中毒、器械伤害等事故。 </li><li>妥善保管家中的危险物品,如药品、清洁剂等,避免孩子误食。 </li><li>教育孩子正确使用电器,不随意触摸插座、插头,不用湿手或湿布触碰电器。 </li><li>教育孩子不向楼下抛东西,不攀爬阳台、门窗或其他高处,谨防摔伤、坠落;告诉孩子高空坠落的危害,教育孩子不要盲目模仿影视剧、动画片中的飞天勇士。</li></ol> 六、网络安全 <ol><li>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家长应加强督促与引导,减少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次数和时间,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li><li>网络诈骗手法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请各位家长和孩子一起牢记“三不一多”原则,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li><li>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及时掌握孩子注册游戏账号充值缴费等信息,防范孩子打赏主播、游戏充值等行为。 </li><li>教育孩子警惕网络交友,不能随便加陌生人的联系方式,更不能与网友私下见面。 </li><li>加强孩子网络安全素养教育,引导其健康、绿色上网,不浏览黄色、赌博等不良信息;不在网上发表或转发有害、虚假、侮辱、诽谤等不良言论;不在网上欺凌、辱骂、威胁他人;不在网上造谣、传谣、信谣。</li></ol> 七、饮食安全 <ol><li>教育孩子不喝生水,不买无证小摊的食品,不吃过期或变质食品。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li><li>教育孩子合理膳食,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和饮用水卫生,讲卫生、勤洗手。 </li><li>教育孩子不采摘、捡拾不熟悉的野生菌、野菜、野果食用,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li></ol> 八、学习应急避险知识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防踩踏</b></p><ol><li>发生拥挤踩踏时,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顺人流而行。</li><li>不慎倒地时,要尽快站起来,实在站不起来,十指交叉双手扣颈,双臂护头,双膝尽量前屈,蜷成球状,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li><li>靠近摔倒者的人应对后面的人群大声呼救,告知后方不要向前靠近。</li></ol>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火场逃生</b></p><ol><li>初期火灾阶段,火势不大,可以根据情况,用灭火器材扑灭火焰;如遇大火保持镇静,不要跟从人流乱冲乱撞,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li><li>火灾发生时,不要顾及贵重物品,可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的地方大声呼喊、敲击东西或是晃动鲜艳的衣物,发出求救信号。</li><li>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寻找安全通道离开。若无法从宿舍逃出,应关紧大门,用湿毛巾、湿布等塞住门缝,在室内等待救援。</li><li>发生火灾时,不可乘坐电梯逃生,千万不要盲目跳楼。</li></ol>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地震逃生</b></p><ol><li>地震发生时,要遵循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的原则。</li><li>室内要躲在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如牢固的桌下、低矮牢固的家具边;也可快速跑到开间小、有支撑的房间。</li><li>在室外,立即蹲下或趴下,降低重心、护住头部,避开高大建筑物,不要回未倒塌建筑,因为余震随时可能发生。</li><li>正在教室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绝不能乱跑或跳楼逃生,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li></ol> 九、汛期安全 <ol><li>家长和孩子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以及灾害预警信息,沿河居住的居民需关注上游水情变化,关注政府部门的灾害预警通知,保障自身安全。</li><li>外出突遇暴雨,请注意防汛、山体滑坡、塌方等警示标志,避开排水井、沟渠、积水、滑坡地带等危险区域,通行注意观察,注意避险,遇紧急情况需要救援时,及时拨打110、119等电话求助。</li><li>雷雨天气,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山顶,不要在大树下避雨。</li></ol> 十、预防传染性疾病 <ol><li>勤洗手,规范洗,饭前便后、摸公共物品后,用 “七步洗手法+肥皂+流动水“搓洗20秒,病毒细菌不残留!</li><li>咳嗽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遮口鼻,用后纸巾立刻丢 ,别让飞沫乱飞扬。</li><li>去医院、乘公交或身边有人生病时,正确佩戴医用口罩 ,遮住口鼻和下巴。</li><li>有发热、腹泻、出疹子等状况,要立刻告诉老师和家长, 及时就医,居家休息,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li><li>及时接种流感、水痘等疫苗 ,身体自带“防护盾”。</li><li>脏手别碰脸,毛巾水杯自己专用 ,减少病毒“搭便车。</li></ol> 九、增强自我保护 <ol><li>教育孩子牢记家长的联系方式及家庭住址,遇到紧急情况及时求助。</li><li>提醒孩子远离危险区域,如工地、水库、高压线等,避免发生意外。</li><li>教会孩子牢记紧急电话,报警电话110、消防电话119、急救电话120。</li></ol>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长朋友们,孩子的安全无小事,需要我们时刻关注、共同努力。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个细节抓起,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的安全保驾护航。</p> <p class="ql-block">素材来源:安全工作与管理综自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