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梅子”诗也能止渴

雨潇潇

<p class="ql-block">  “梅子”,即黄梅,也称青梅、酸梅,口感酸甜,是产自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水果,其名声之响亮,妇孺皆知,这得归功于曹操之口的“望梅止渴”。另外就是梅子熟时天气连续多雨,与之相关的“梅雨”季节开始。可是关于“梅子”的几首宋人的古诗,知道的人可能却不多。</p><p class="ql-block"> 近日在指导初三毕业班复习古诗时,发现有这四首“梅子”绝句赫然在列,作者为曾几、范成大和赵师秀,其中范成大就有两首。不读不知“梅子”好,一读竟也能“止渴”。现摘录如下:</p> <p class="ql-block"> 《三衢道中》</p><p class="ql-block"> 宋-曾几</p><p class="ql-block">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p><p class="ql-block">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p><p class="ql-block"> 首句开头直接出现“梅子黄时”,本应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沿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p><p class="ql-block"> 笔者读此诗时,眼前不禁也现出诱人的黄澄澄的梅子,舌下生津,吞咽了好几口口水来。</p> <p class="ql-block">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p><p class="ql-block"> 宋-范成大</p><p class="ql-block">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p><p class="ql-block">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p><p class="ql-block"> 首句出现“梅”“杏”“麦花”“菜花”四样景物,金黄的“梅子”独居头筹,挂满枝头,怎不馋煞人也?可初夏时分,人们都在田间忙碌,篱落边无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成熟的“梅子”不被人采摘,只能寂寞地闪烁着诱人的金黄。</p><p class="ql-block"> 可笔者一睹“梅子金黄”四字,就不禁流出哈喇子了。</p> <p class="ql-block"> 《闲居初夏午睡起》</p><p class="ql-block"> 宋-范成大</p><p class="ql-block">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p><p class="ql-block">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p><p class="ql-block"> 前一首“梅子”泛着金黄的色泽,引诱着诗人不禁上前摘梅一尝。不尝不知道,一尝难忘掉。“梅子”早吞下肚子了,可“梅子”的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一个“软”字,道出“酸”的力道之大,后劲之足。</p><p class="ql-block"> 读着读着,笔者情不自禁地舔舔舌头,仿佛自己的牙齿也被“酸”到了。</p> <p class="ql-block"> 《约客》</p><p class="ql-block"> 宋-赵师秀</p><p class="ql-block">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p><p class="ql-block"> 有客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p><p class="ql-block"> 此诗中的“梅”已由水果演变成时令节次。黄梅时节通常指农历四、五月间,江南地区梅子成熟时,常有连续阴雨天气,故称梅雨季节。诗中描绘出一幅乡村夏夜特有的清新恬静、和谐美妙的景致。诗中后两句虽流露出诗人因梅雨连绵、约客久久不至的烦躁和无奈,以及落寞的心理,但笔者心里却生出一幅另样的画面:诗人放下棋子,从桌上装满梅子的果盘中,取出一枚梅子细细咀嚼着,让梅子“留酸软齿牙”,就不会有这种心绪了。呵呵!</p>